一种镭雕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630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技术涉及一种治具,尤其是一种镭雕治具,包括下模具以及工件,所述下模具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下模具上还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的支撑槽,所述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工件的外壁与所述支撑槽连接;所述工件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所述支撑槽内固定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下模具上设有与支撑槽相配合的收取槽,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与工件上的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相配合,第一支撑部和第一凹槽配合起到定位作用,以防止在加工时工件转动而导致镭雕位置与预设位置偏离,更加精准,第二支撑部与第二凹槽配合,对工件起到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治具,尤其涉及一种镭雕治具


技术介绍

1、镭雕也叫激光镭雕或者激光打标,是以数控技术为基础,激光为加工媒介,由于产品需求逐步向多样化、相异化,使得相同的产品亦需要镭雕不同的图案或文字,以适应不同的客户人群,在进行镭雕时,通常会采用设置治具对工件进行固定,以防止在镭雕过程中工件受到外力而偏离位置。

2、现有的镭雕治具在对工件进行固定时,通常采用槽体或凹陷部对工件进行固定,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移动偏离预设位置;

3、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4322197u公开了“可互换的ccd镭雕治具”,其通过将工件安放于互换板的第二缺口内,且将互换板与工件整体更换,减少治具更换的时间,减少治具组装时产生的偏位,减少调机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实际使用中,当工件为圆形结构时,仅通过缺口对工件进行固定,工件在缺口内容易转动,从而使得镭雕位置偏离预设位置,降低镭雕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镭雕治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镭雕治具,包括下模具以及工件,所述下模具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下模具上还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的支撑槽,所述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工件的外壁与所述支撑槽连接;

4、所述工件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所述支撑槽内固定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下模具上设有与支撑槽相配合的收取槽。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开设有引导安装工件的斜面。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支撑槽相配合。

7、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相接触,且所述凸起部为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8、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上设有安装槽,所述下模具上设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上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的插接部,所述上模具上开设有与工件相配合的弧形槽。

9、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上还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槽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以使得上模具可以转轴为圆心翻转打开。

10、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与所述安装槽阻尼转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玻珠。

1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镭雕治具,有益效果在于:

13、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与工件上的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相配合,第一支撑部和第一凹槽配合起到定位作用,以防止在加工时工件转动而导致镭雕位置与预设位置偏离,更加精准,第二支撑部与第二凹槽配合,对工件起到支撑作用,通过设置收取槽方便工人收取加工完成的工件;

14、其次,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上模具进一步对工件进行固定,防止工件与支撑槽分离,上模具通过连接部与安装槽转动连接,方便打开上模具安装和取出工件,防止上模具与下模具错位,安装工件更加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镭雕治具,包括下模具(1)以及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上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下模具(1)上还设有与所述安装孔(3)相配合的支撑槽(4),所述工件(2)设置于所述安装孔(3)内、且所述工件(2)的外壁与所述支撑槽(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镭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42)的上端开设有引导安装工件(2)的斜面(4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镭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22)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凸起部(221),所述凸起部(221)与所述支撑槽(4)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镭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2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42)的上端相接触,且所述凸起部(221)为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镭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上设有安装槽(6),所述下模具(1)上设有上模具(7),所述上模具(7)上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槽(6)相配合的插接部(71),所述上模具上开设有与工件(2)相配合的弧形槽。</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镭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7)上还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接部(72),两个所述连接部(72)与所述安装槽(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以使得上模具(7)可以转轴为圆心翻转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镭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7)与所述安装槽(6)阻尼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镭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72)上开设有定位孔(73),所述安装槽(6)内设有与所述定位孔(73)相配合的定位玻珠(7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镭雕治具,包括下模具(1)以及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上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下模具(1)上还设有与所述安装孔(3)相配合的支撑槽(4),所述工件(2)设置于所述安装孔(3)内、且所述工件(2)的外壁与所述支撑槽(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镭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42)的上端开设有引导安装工件(2)的斜面(4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镭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22)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凸起部(221),所述凸起部(221)与所述支撑槽(4)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镭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2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42)的上端相接触,且所述凸起部(221)为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刚曾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安泰普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