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件精准自动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446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件精准自动上料机构,属于自动上料技术领域,其包括:后侧板,后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的顶部开设有传送口,后侧板的前侧开设有滑动槽,后侧板的后侧滑动连接有镂空矩形板,镂空矩形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后弧板,后弧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圆柱体,圆柱体的前侧转动连接有半齿轮,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第一电机和两侧带轮与传送带的配合实现了连续传送塑胶件的功能,通过第二电机、镂空矩形板、后弧板、齿板和半齿轮的配合实现了吸盘对传送带上的塑胶件的吸附,并通过转动最终传送至传送口的底部,提高了塑胶件自动送料的准确性与连续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上料,尤其涉及一种塑胶件精准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1、现有塑胶件上料机构在自动线设备上大部分依然停留在手工上料或三轴机械手上为设备给料,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设备生产效率低。

2、公开号为cn21097299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塑胶件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底板和立柱,所述立柱竖直安装在底板上,立柱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基板,基板的外壁从上至下分别安装气缸和托板。本新型塑胶件自动上料机构,通过左驱动板和右驱动板中心对分的摆动分离结构,配合振动盘来料及撞针驱动快速高效的完成上料,配合对射光纤识别振动盘给料是否到位实现防错。

3、上述技术方案中其只能完成水平方向上的上料,降低了上料机构的工作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塑胶件精准自动上料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件精准自动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塑胶件精准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后侧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件精准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侧板(9),所述后侧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所述顶板(1)的顶部开设有传送口(2),所述后侧板(9)的前侧开设有滑动槽(13),所述后侧板(9)的后侧滑动连接有镂空矩形板(12),所述镂空矩形板(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后弧板(25),所述后弧板(2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圆柱体(24),所述圆柱体(24)的前侧转动连接有半齿轮(14),所述半齿轮(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长方体(15),所述长方体(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盘(16),所述后侧板(9)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齿板(18),所述半齿轮(14)啮合在所述齿板(18)的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件精准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侧板(9),所述后侧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所述顶板(1)的顶部开设有传送口(2),所述后侧板(9)的前侧开设有滑动槽(13),所述后侧板(9)的后侧滑动连接有镂空矩形板(12),所述镂空矩形板(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后弧板(25),所述后弧板(2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圆柱体(24),所述圆柱体(24)的前侧转动连接有半齿轮(14),所述半齿轮(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长方体(15),所述长方体(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盘(16),所述后侧板(9)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齿板(18),所述半齿轮(14)啮合在所述齿板(18)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件精准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弧板(6),两个所述圆弧板(6)的后侧均转动连接有带轮(7),两个所述带轮(7)的外部均传动连接有同一个传送带(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件精准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9)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柱(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恩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威盈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