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419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包括伺服液压缸、加载齿条、加载回转支撑齿圈和风电机组转接盘,所述伺服液压缸与所述加载齿条连接,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安装于齿圈安装座上,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与所述加载齿条啮合,所述风电机组转接盘固定连接于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上,所述风电机组转接盘与风电机组的偏航齿圈连接;伺服液压缸驱动加载齿条直线移动,带动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转动,以对风电机组加载冲击负荷。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液压对液压缸进行加载,能实现各种各样的冲击载荷的加载波形,对风电机组的偏航冲击有很好的模拟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系统试验,具体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1、风力发电系统由叶片、轮毂、动力系统、偏航系统等组成,其中,为了减小偏航误差(风向与风轮转轴之间的角度偏差)和风轮载荷,提高风电机组获得风能的效率,通过偏航系统驱动机舱沿着塔架的垂直轴转动,使得风轮轮轴保持与风向一致。随着风力发电机组的发展,冲击载荷越来越大,偏航系统的齿轮、制动器,以及驱动电机越来越容易失效,对偏航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控制策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风机安装前,对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的力载荷测试尤为重要。

2、但现在建设的偏航系统实验台,要么是一般的出厂功能性实验台,要么只有mz的额定加载能力,只能做准稳态的加载实验,对偏航系统的冲击加载能力的模拟比较弱;要么是六自由度的偏航系统加载实验台,但投资巨大,投入产出比不高,没有抓住偏航系统的主要故障矛盾,建设此类实验台寥寥无几。

3、公开号为cn106762455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运行的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其基于风电机组本身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一般的功能验证实验,不具备外部对偏航系统加载的能力。公告号为cn2186289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大型轴承齿圈试验台,其主要是对偏航系统的一个部件偏航齿圈进行实验,没有对偏航系统进行实验。公告号为cn2154090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风电偏航制动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其是一种制动器实验台,主要关注的是一种偏航制动器的实验,不具备外部加载的能力。公告号为cn202274984u的中国专利中,风机偏航系统的试验加载系统只能模拟偏航的系统的mz方向的载荷,其他方向模拟不了,并且是通过电机形成能量闭环,加载能力有限,不能达到冲击模拟的状态。公开号为cn11322757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偏航系统的方法和设备,其是一种应用液压马达来驱动偏航系统的偏航驱动的实验装置,没有成系统的实验偏航系统。公告号为cn2103757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偏航与变桨系统六自由度加载试验台,其描述了一种6自由度的偏航系统加载装置,通过液压加载其他自由度方向的载荷,通过电机控制来加载mz方向的载荷,但其加载结构庞大,不好加工,加工设备巨大,并且没有mz方向的冲击载荷加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利用液压对液压缸进行加载,能实现各种各样的冲击载荷的加载波形,对风电机组的偏航冲击有很好的模拟作用。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包括伺服液压缸、加载齿条、加载回转支撑齿圈和风电机组转接盘,所述伺服液压缸与所述加载齿条连接,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安装于齿圈安装座上,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与所述加载齿条啮合,所述风电机组转接盘固定连接于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上,所述风电机组转接盘与风电机组的偏航齿圈连接;伺服液压缸驱动加载齿条直线移动,带动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转动,以对风电机组加载冲击负荷。

4、进一步的,所述伺服液压缸固定于液压缸安装座上。

5、进一步的,所述伺服液压缸通过伺服液压系统驱动。

6、进一步的,所述伺服液压系统包括电动油泵、单向阀、第一两位两通阀和第二两位两通阀;电动油泵与油箱连接,电动油泵与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连接,且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并联设置;第一油路上设有第一两位两通阀,第二油路上设有第二两位两通阀;第一两位两通阀和第二两位两通阀均与所述伺服液压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油路上还设有减压阀。

8、进一步的,所述伺服液压系统还包括溢流阀。

9、进一步的,风电机组的主框架与机架反力臂固定连接。

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专利技术将液压的脉冲加载方式应用于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扭矩加载模拟中,能规避通过电机伺服控制不能控制加载速率的问题。

12、本专利技术利用液压对液压缸进行加载,能实现各种各样的冲击载荷的加载波形,对风电机组的偏航冲击有很好的模拟作用,

13、本专利技术在进行冲击载荷的加载过程中,液压加载的控制与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电机控制各自分开控制,实现了偏航系统扭矩加载系统外部载荷的真正模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液压缸、加载齿条、加载回转支撑齿圈和风电机组转接盘,所述伺服液压缸与所述加载齿条连接,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安装于齿圈安装座上,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与所述加载齿条啮合,所述风电机组转接盘固定连接于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上,所述风电机组转接盘与风电机组的偏航齿圈连接;伺服液压缸驱动加载齿条直线移动,带动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转动,以对风电机组加载冲击负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液压缸固定于液压缸安装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液压缸通过伺服液压系统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液压系统包括电动油泵、单向阀、第一两位两通阀和第二两位两通阀;电动油泵与油箱连接,电动油泵与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连接,且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并联设置;第一油路上设有第一两位两通阀,第二油路上设有第二两位两通阀;第一两位两通阀和第二两位两通阀均与所述伺服液压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路上还设有减压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液压系统还包括溢流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风电机组的主框架与机架反力臂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液压缸、加载齿条、加载回转支撑齿圈和风电机组转接盘,所述伺服液压缸与所述加载齿条连接,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安装于齿圈安装座上,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与所述加载齿条啮合,所述风电机组转接盘固定连接于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上,所述风电机组转接盘与风电机组的偏航齿圈连接;伺服液压缸驱动加载齿条直线移动,带动所述加载回转支撑齿圈转动,以对风电机组加载冲击负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液压缸固定于液压缸安装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冲击载荷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液压缸通过伺服液压系统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瑾邵林芳汪臻张开开邓巍王超许步锋刘跃刘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