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红外光穿透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红外光穿透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121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光穿透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包括以下组分:60%~70%树脂、0.63%‑0.72%黑色染料、0.12%‑0.21%红色染料、0.2%~0.7%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2.0%固化剂、28%~40%水。优选地,所述黑色染料为炭黑;所述红色染料为1,2‑二羟基‑9,10‑蒽醌。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各种原料进行混合的步骤。该红外光穿透油墨可用于玻璃或硅片的污染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黑色染料和红色染料的质量百分比,可以实现在可见光区具有稳定的低反射率和透光率,而在红外光区具有高的透光率,且对玻璃等基材的附着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红外光穿透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红外光穿透油墨在红外光区具有高的透过率,而对于可见光区的光,具有低的透过率(t%)和低的反射率(r%),即对于可见光具有较高的遮蔽性和黑度。通常这类油墨对玻璃等基材还具有较好的附着力,可在基材上形成较为牢固的涂膜。

2、玻璃或者硅片等产品的表面具有较少或者较为特殊的污染物时,通常在可见光区下难以通过常规的显微技术检测到,而将红外光穿透油墨涂覆在产品表面,再采用红外光源对其进行照射,由于油墨部分对红外光穿透性强,而污染物对红外光通常难以穿透,因此可以据此来判断和检测玻璃等产品表面是否存在污染。

3、然而,现有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对于可见光的低透光率和低反射率还不够稳定,会发生对可见光透光率或者反射率较高的情况,导致用于污染检测时灵敏度不高,准确度不高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红外光穿透油墨,该油墨对于400-700nm波长的可见光,具有稳定的低透光率和低反射率,而对红外光具有很高的透光率,用于污染检测时灵敏度和准确度明显提高。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红外光穿透油墨,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包括以下组分:60%~70%树脂、0.63%-0.72%黑色染料、0.12%-0.21%红色染料、0.2%~0.7%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2.0%固化剂、28%~40%水。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包括以下组分:60%~68%树脂、0.63%-0.72%黑色染料、0.15%-0.21%红色染料、0.3%~0.6%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1.8%固化剂、30%~38%水。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包括以下组分:65%~67%树脂、0.63%-0.72%黑色染料、0.18%-0.21%红色染料、0.4%~0.5%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1.5%固化剂、30%~35%水。

6、现有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对于可见光的低透光率和低反射率还不够稳定,会发生对可见光透光率或者反射率较高的情况,导致用于污染检测时灵敏度不高,准确度不高的问题出现。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在红外光穿透油墨中加入黑色染料和红色染料,并控制二者在红外光穿透油墨中特定的质量百分比,可以实现在保证油墨层附着力的前提下,红外光穿透油墨在可见光区具有稳定的低的透光率和反射率,而在红外光区可以实现稳定的较高的透光率。该红外光穿透油墨用于检测污染时,灵敏度和准确度会提高。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黑色染料为炭黑,所述炭黑为初次颗粒聚集而成的聚集体,所述初次颗粒由炭黑的原生粒子形成;所述原生粒子的粒径为10~50nm;所述初次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150nm,且最大粒径为500nm,最小粒径为85nm;所述聚集体的平均粒径为10~100μm,以碳黑为基础调制成的黑色染料具有良好稳定度,运用在滤光片上可维持长久而不褪色,有助于提升检测滤光片的效率以及降低检测上产生的误差。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色染料为1,2-二羟基-9,10-蒽醌,蒽醌型染料调制成的红色染料同样具有良好的稳定度和和鲜艳度,运用在滤光片上可维持长久而不褪色,且有助于提升检测滤光片的效率以及降低检测上产生的误差。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化剂为胺类固化剂。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包括芳香族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咪唑树脂,所述芳香族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咪唑树脂的质量比为4~5:1.1~1.5:1。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芳香族聚酯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环氧树脂为联苯型酚醛环氧树脂;所述咪唑树脂为聚苯并咪唑树脂。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还包括消泡剂和流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固含量为50%~65%。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泡剂选自聚醚型消泡剂或矿物油消泡剂。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平剂为有机硅流平剂。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包括以下组分:43%~4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1.19%~11.25%联苯型酚醛环氧树脂、5.81%~12.75%聚苯并咪唑树脂10%、0.63%-0.72%黑色染料、0.12%-0.21%红色染料、0.2%~0.7%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2.0%固化剂、0.3%~0.7%消泡剂、0.3%~0.7%流平剂和28%~40%水。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对400-700nm波长的光的平均透光率为1.6%以下,对400-700nm波长的光的平均反射率为1.2%以下,对800-1200nm波长的光的平均透光率为72%以上。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对400-700nm波长的光的平均透光率为1.0%以下,对400-700nm波长的光的平均反射率为0.9%以下,对800-1200nm波长的光的平均透光率为73%以上。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对400-700nm波长的光的平均透光率为0.4%以下,对400-700nm波长的光的平均反射率为0.3%以下,对800-1200nm波长的光的平均透光率为75%以上。

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前述红外光穿透油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的步骤。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黑色染料、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和水进行混合,得到黑色油墨;2)将红色染料、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和水进行混合,得到红色油墨;3)将芳香族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咪唑树脂、所述黑色油墨、所述红色油墨、固化剂和水进行混合,得到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还加入了消泡剂和流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前述红外光穿透油墨用于玻璃、硅片或滤光片的污染检测的用途。在该检测用途中,通常先在待检测玻璃、硅片或滤光片的表面涂覆前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并使其干燥成膜,再将待检测对象置于使用红外光波长的光学检测仪器设备中,该设备对待检测对象发出红外光,设备还包括可接收穿透过所述待检测对象的红外光的感光耦合元件,由穿透过待检测对象的红外光的程度判断待检测对象是否存在污染。如果红外光透光率很低,则说明待检测对象存在明显的污染,如果红外光透光率较高,几乎与油墨的透光率相同,则说明待检测对象不存在污染。

24、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如下优势:

2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红外光穿透油墨中加入黑色染料和红色染料,并控制二者在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包括以下组分:60%~70%树脂、0.63%-0.72%黑色染料、0.12%-0.21%红色染料、0.2%~0.7%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2.0%固化剂、28%~40%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包括以下组分:60%~68%树脂、0.63%-0.72%黑色染料、0.15%-0.21%红色染料、0.3%~0.6%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1.8%固化剂、30%~38%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包括以下组分:65%~67%树脂、0.63%-0.72%黑色染料、0.18%-0.21%红色染料、0.4%~0.5%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1.5%固化剂、30%~35%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染料为炭黑,所述炭黑为初次颗粒聚集而成的聚集体,所述初次颗粒由炭黑的原生粒子形成;所述原生粒子的粒径为10~50nm;所述初次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150nm,且最大粒径为500nm,最小粒径为85nm;所述聚集体的平均粒径为10~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染料为1,2-二羟基-9,10-蒽醌;和/或,所述固化剂为胺类固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包括芳香族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咪唑树脂,所述芳香族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咪唑树脂的质量比为4~5:1.1~1.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聚酯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环氧树脂为联苯型酚醛环氧树脂;所述咪唑树脂为聚苯并咪唑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还包括消泡剂和流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和/或,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固含量为50%~6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选自聚醚型消泡剂或矿物油消泡剂;和/或,所述流平剂为有机硅流平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包括以下组分:43%~4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1.19%~11.25%联苯型酚醛环氧树脂、5.81%~12.75%聚苯并咪唑树脂10%、0.63%-0.72%黑色染料、0.12%-0.21%红色染料、0.2%~0.7%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2.0%固化剂、0.3%~0.7%消泡剂、0.3%~0.7%流平剂和28%~40%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对400-700nm波长的光的平均透光率为1.6%以下,对400-700nm波长的光的平均反射率为1.2%以下,对800-1200nm波长的光的平均透光率为72%以上。

12.一种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的步骤。

13.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用于玻璃、硅片或滤光片的污染检测的用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包括以下组分:60%~70%树脂、0.63%-0.72%黑色染料、0.12%-0.21%红色染料、0.2%~0.7%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2.0%固化剂、28%~40%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包括以下组分:60%~68%树脂、0.63%-0.72%黑色染料、0.15%-0.21%红色染料、0.3%~0.6%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1.8%固化剂、30%~38%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红外光穿透油墨包括以下组分:65%~67%树脂、0.63%-0.72%黑色染料、0.18%-0.21%红色染料、0.4%~0.5%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0%~1.5%固化剂、30%~35%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染料为炭黑,所述炭黑为初次颗粒聚集而成的聚集体,所述初次颗粒由炭黑的原生粒子形成;所述原生粒子的粒径为10~50nm;所述初次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150nm,且最大粒径为500nm,最小粒径为85nm;所述聚集体的平均粒径为10~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染料为1,2-二羟基-9,10-蒽醌;和/或,所述固化剂为胺类固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穿透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包括芳香族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咪唑树脂,所述芳香族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咪唑树脂的质量比为4~5:1.1~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仁黄嘉宏彭新淼
申请(专利权)人:衣金光学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