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086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利用调头工装完成盾构机的接收,盾构机拆解,然后通过调头工装和推移机构配合实现盾体在井内转体,调头工装带动盾体多次平移配合一号台车、盾尾、拼装机、洞门和反力架按照一定顺序安装,最后剩余台车经吊装孔下井,完成盾构机和台车的配合安装,准备二次始发。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够高效完成整个盾构装置的掉头、组装,缩短工期,快速进行组装,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盾构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地铁的快速建设,很多地铁线路需要下穿或侧穿建筑物区,导致越来越多的的线路选择使用盾构机施工,在防止软基开挖面崩塌或保持开挖面稳定的同时,在机内安全地进行隧洞的开挖和衬砌作业。

2、现代盾构大都为双线施工,如同时施工需要两台大型盾构机成本太高。如果采用单台盾构机施工,在单层双线盾构隧道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需要二次始发的盾构机的平移和转体,这也是盾构法施工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难度系数高、施工风险大的环节。

3、传统的盾构机平移和转体是通过竖井将盾构机解体后吊出工作井,再吊入工作井内另一侧隧道始发位置的操作,大直径盾构机因自重大,解体、吊运等工程难度大、费用高,现有技术中的盾构机平移和转体方法存在施工效率低,未考虑转体时盾构机与台车配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利用调头工装在工作井内完成盾构机的接收和转体平移,同时考虑到盾构机和台车的配合安装问题,使一号台车吊出后仍从工作井下井,其余台车从吊装孔下井,完成二次始发。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应用于盾构装置和调头工装的组合结构,所述盾构装置包括盾构机和配套台车,所述调头工装包括上托架、下托架、走行装置、回转支撑机构和回转驱动机构,所述上托架、回转支撑机构和下托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下托架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回转驱动机构,上托架在回转驱动机构的顶推作用下能够与下托架以相对回转运动;

4、下托架分前、后两部分,各分成三段,分别下井拼装,前半部分与上托架组装,后半部分做调坡托架用;下托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各设置有一排顶升油缸,顶升油缸;所述调头工装任一侧设有用于进行横向或竖向移动的推移机构。

5、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进行接收准备工作,在工作井中铺设底板,安装调头工装;

7、s2、调头工装接收盾构机,接收完成后断开盾构机和后配套台车的连接,并进行重载调平;

8、s3、拆除下托架后半段、盾尾及拼装机并吊出接收井;

9、s4、盾体进行第一次平移,推移机构将盾体及调头工装平移至始发井,回转驱动机构使盾体转体调头,同时吊出一号台车、连接桥及剩余台车;

10、s5、盾体进行第二次平移,盾体及调头工装向接收井平移,为一号台车下井吊装预留安全距离,车架段轨道铺设,一号台车下井;

11、s6、盾体进行第三次平移,盾体及调头工装向始发井平移,直至调头工装中心线、盾体中心线和隧道中心线重合;

12、s7、盾体进行第四次平移,盾体及调头工装向掘进方向平移,拼装机下井安装;

13、s8、盾体进行第五次平移,盾体及调头工装向掘进方向的反方向平移,洞门下井并进行安装;

14、s9、盾体进行第六次平移,盾体及调头工装向洞门方向平移并与洞门保持间隙,下托架后半段、盾尾、反力架下井安装;

15、s10、根据所述盾构机始发的平面和高度位置,调整水平方向轴线及垂直方向进行重载调坡;

16、s11、剩余台车经吊装孔下井,连接完成后全部下井完成;

17、s12、进行调试后,进行二次始发。

18、进一步地,顶升油缸根据所述盾构装置到达接收井时的平面和高度位置对调头工装的高度和倾斜度进行调节,并在下托架下安装辅助支撑座以使调头工装保持倾斜状态。

19、进一步地,所述s2中盾构机移动至上托架的导轨上,盾构机到位后取出辅助支撑座顶升油缸调整高度,使盾构机由倾斜状态降成水平状态,走行装置与底板接触。

20、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托架上设有定位缺口,前端设有中心线标记,当符合以下情况判定为盾构机到位:

21、a、盾尾与盾体联结位置与定位缺口位置中线重合;

22、b、盾体和刀盘重心位置与中心线标记对齐。

23、进一步地,所述s3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4、s31、解除下托架的固定;

25、s32、推移机构将调头工装与盾构机向远离台车一端移动,为盾尾及拼装机顺利拆除和吊出预留足够空间;

26、s33、下托架后半部分、盾尾及拼装机拆除,依次吊出工作井;

27、s34、推移机构将调头工装与盾构机向靠近台车一端移动,直至盾构机与通道的横向中轴线重合。

28、更进一步地,所述s4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9、s41、走行装置调整到横向位置并锁定;

30、s42、推移机构将调头工装与盾体逐步横移至始发井,并在接收井内安装台车支撑架;

31、s43、固定下托架,在回转驱动机构的顶推作用下上托架携带盾体与下托架进行相对回转运动,完成盾体掉头;

32、s44、吊出一号台车、连接桥及剩余台车。

33、更进一步地,所述s5中一号台车下井包括以下步骤:

34、s51、接收井的台车支撑架拆卸安装至始发井,盾体平移完成后一号台车下井;

35、s55、通过卷扬机将一号台车向远离始发井一侧牵引移动;

36、s53、台车支撑架拆除,安装在一号台车掘进方向后方。

37、具体地,所述s9中,间隙不小于200mm,以确保盾体调坡和调整水平轴线时有足够空间。

3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9、1、本专利技术盾构机接收后,采用盾构机定轴转体、平移等施工工艺,使盾构机在工作井内实现平移和转体,降低了工程难度和资源投入,还节省了工期,同时为长度较长的一号台车下井组装提供条件,一号车不需要从吊装孔下井,降低了因吊装吊拆超危作业的风险;

40、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盾尾、拼装机、洞门、反力架按照一定顺序安装,在满足盾体掉头的需求同时能够缩短工期,快速进行组装,节省了从第一次接收到第二次始发的工期,实现了有限空间内超大直径盾构机接收、平移、调头及二次始发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应用于盾构装置和调头工装的组合结构,盾构装置包括盾构机和配套台车,所述调头工装包括上托架、下托架、走行装置、回转支撑机构和回转驱动机构,所述上托架、回转支撑机构和下托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下托架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回转驱动机构,上托架在回转驱动机构的顶推作用下能够与下托架以相对回转运动,下托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各设置有一排顶升油缸;所述调头工装任一侧设有用于进行横向或竖向移动的推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其特征在于,顶升油缸根据所述盾构装置到达接收井时的平面和高度位置对调头工装的高度和倾斜度进行调节,并在下托架下安装辅助支撑座以使调头工装保持倾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盾构机移动至上托架的导轨上,盾构机到位后取出辅助支撑座顶升油缸调整高度,使盾构机由倾斜状态降成水平状态,走行装置与底板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架上设有定位缺口,前端设有中心线标记,当符合以下情况判定为盾构机到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一号台车下井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9中,间隙不小于200mm,以确保盾体调坡时有足够空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应用于盾构装置和调头工装的组合结构,盾构装置包括盾构机和配套台车,所述调头工装包括上托架、下托架、走行装置、回转支撑机构和回转驱动机构,所述上托架、回转支撑机构和下托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下托架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回转驱动机构,上托架在回转驱动机构的顶推作用下能够与下托架以相对回转运动,下托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各设置有一排顶升油缸;所述调头工装任一侧设有用于进行横向或竖向移动的推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其特征在于,顶升油缸根据所述盾构装置到达接收井时的平面和高度位置对调头工装的高度和倾斜度进行调节,并在下托架下安装辅助支撑座以使调头工装保持倾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盾构装置接收和回转调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盾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昌富李少华王鹏陈湘生李文兵李建旺姚铁军苏栋刘中欣彭元栋栾焕强白桠楠刘富强童彦劼赵璐王浩田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