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接触的轮毂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072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角接触的轮毂单元,包括芯轴,芯轴的一端固套内圈,芯轴与内圈的外周套接外圈,外圈与芯轴、内圈之间形成滚道环隙,滚道环隙采用局部表面淬火的方式,将其硬度提高,提高其耐磨性。滚道环隙内设置保持架,保持架上装设若干滚动体,芯轴、内圈、外圈与滚动体形成至少两段弧面接触,相邻弧面之间隔离避位凹弧,避位凹弧与滚动体之间余留间隙。通过滚道设置不同半径的弧面衔接,与滚动体形成接触和间隙的配合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改变各部件沟道与滚珠的接触角大小,增加产品额定载荷,使产品在加载状态下两列滚动体受力均匀,从而调整各滚道的疲劳值,进而提高轮毂单元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涉及一种转动轴承,特别是一种角接触的轮毂单元


技术介绍

1、汽车轮毂单元的作用是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汽车中非常关键的零部件之一。轴承的寿命是衡量产品质量的直接数据,提升轴承寿命是目前主要的技术难点。

2、轮毂单元轴承的设计对轴承寿命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比如适当增加滚动体直径,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大滚动体载荷,增加滚动体直径可以增强滚动体承受载荷能力提高轴承寿命,合理设置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参数对轮毂单元轴承的寿命有明显的作用。

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一段圆弧与滚珠的球面完全贴合,由此在轮毂单元承受重载或轻载时,接触面积、位置均不发生变化,长久承载损耗滚动体,进而影响轮毂单元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多段不同半径的圆弧与滚动体球面形成接触与间隙,使产品在加载状态下两列滚动体受力均匀的角接触的轮毂单元。

2、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接触的轮毂单元,包括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一端固套内圈,所述芯轴与所述内圈的外周套接外圈,所述外圈与所述芯轴、所述内圈之间形成滚道环隙,所述滚道环隙内设置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装设若干滚动体,所述芯轴、所述内圈、所述外圈与所述滚动体形成至少两段弧面接触,相邻所述弧面之间隔离避位凹弧,所述避位凹弧与所述滚动体之间余留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的轮毂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外周凹设滚槽一,所述滚槽一的槽底依次由所述弧面、所述避位凹弧、所述弧面衔接组成;所述内圈外周凹设滚槽二,所述滚槽二的槽底依次由所述弧面、所述避位凹弧、所述弧面衔接组成;所述外圈内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接触的轮毂单元,包括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一端固套内圈,所述芯轴与所述内圈的外周套接外圈,所述外圈与所述芯轴、所述内圈之间形成滚道环隙,所述滚道环隙内设置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装设若干滚动体,所述芯轴、所述内圈、所述外圈与所述滚动体形成至少两段弧面接触,相邻所述弧面之间隔离避位凹弧,所述避位凹弧与所述滚动体之间余留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的轮毂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外周凹设滚槽一,所述滚槽一的槽底依次由所述弧面、所述避位凹弧、所述弧面衔接组成;所述内圈外周凹设滚槽二,所述滚槽二的槽底依次由所述弧面、所述避位凹弧、所述弧面衔接组成;所述外圈内周设置滚槽三和滚槽四,所述滚槽三/所述滚槽四依次由所述弧面、所述避位凹弧、所述弧面衔接组成;所述弧面与所述滚动体表面形成滚滑连接,所述避位凹弧与所述滚动体表面形成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的轮毂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新杰孙力行邹凌飞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佳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