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049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包括获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提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三维裂缝空间,调整三维裂缝空间的裂缝参数,获取不同裂缝参数的裂缝三维数字岩心,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参数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参数变化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基于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灰度图像,获取其三维数字岩心模型;基于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提取三维裂缝空间,通过调整不同的裂缝宽度、裂缝长度、裂缝条数、裂缝开度和裂缝倾角,对比分析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孔渗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致密储层物性影响因素研究,尤其是涉及一种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


技术介绍

1、致密储层物性表征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也是评价储层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之一。致密砂岩储层广泛发育微裂缝和基质孔隙,微裂缝的存在改善了储层的储渗能力,但裂缝参数是如何影响储层的储渗特征还缺乏系统和量化的研究。

2、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x射线ct扫描,综合研究微孔在几何、拓扑、分形和渗流特征(单相和两相渗流)的影响。总的来说,现有技术中对同时包含基质孔隙和裂缝多尺度储集空间的研究手段较少,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楚。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手段难以研究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包括:

3、分别获取研究区的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灰度图像,基于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灰度图像,获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

4、通过布尔叠加算法对物理尺寸相同的基质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和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进行叠加操作,构建基岩-裂缝双重数字岩心模型,计算所述基岩-裂缝双重数字岩心模型的物性参数;

5、提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三维裂缝空间,调整三维裂缝空间的裂缝参数,获取不同裂缝参数的裂缝三维数字岩心;然后,基于叠加算法将基质样品数字岩心的孔喉系统和调整裂缝参数后的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裂缝系统进行叠加,构建出不同裂缝参数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参数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参数变化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

6、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灰度图像,获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的具体方法包括:

7、通过分水岭算法对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分割,得到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灰度图像在每一像素点的赋值;

8、根据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在每一像素点的赋值,得到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对应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

9、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基岩-裂缝双重数字岩心模型,可通过下式计算总孔隙度:

10、

11、其中,n为数字岩心中体素r的数目,z(r)为孔隙相函数:

12、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裂缝系统对致密储层的孔隙度贡献率α定义为:

14、

15、其中,φf为裂缝数字岩心的孔隙度;φd为叠加后双重数字岩心的孔隙度。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提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三维裂缝空间,调整三维裂缝空间的裂缝参数,获取不同裂缝参数的裂缝三维数字岩心;然后,基于叠加算法将基质样品数字岩心的孔喉系统和调整裂缝参数后的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裂缝系统进行叠加,构建出不同裂缝参数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参数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参数变化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具体包括:

17、提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三维裂缝空间,调整三维裂缝空间的裂缝宽度的比例因子,获取不同裂缝宽度的裂缝三维数字岩心;然后,基于叠加算法将基质样品数字岩心的孔喉系统和调整裂缝宽度后的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裂缝系统进行叠加,构建出不同裂缝宽度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宽度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宽度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

18、提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三维裂缝空间,调整三维裂缝空间的裂缝长度的比例因子,获取不同裂缝长度的裂缝三维数字岩心;然后,基于叠加算法将基质样品数字岩心的孔喉系统和调整裂缝长度后的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裂缝系统进行叠加,构建出不同裂缝长度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对比分析不同裂缝长度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长度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

19、提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三维裂缝空间,通过添加不同条数的裂缝获取不同裂缝条数的裂缝三维数字岩心;然后,基于叠加算法将基质样品数字岩心的孔喉系统和调整裂缝条数后的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裂缝系统进行叠加,构建出不同裂缝条数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对比分析不同裂缝条数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条数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

20、提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三维裂缝空间,通过侵蚀/膨胀算法调整裂缝的开度,获取不同裂缝开度的裂缝三维数字岩心;然后,基于叠加算法将基质样品数字岩心的孔喉系统和调整裂缝开度后的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裂缝系统进行叠加,构建出不同裂缝开度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开度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开度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

21、提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三维裂缝空间,通过旋转裂缝面获取不同裂缝倾角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然后,基于叠加算法将基质样品数字岩心的孔喉系统和调整裂缝倾角后的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裂缝系统进行叠加,构建出不同裂缝倾角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倾角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倾角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宽度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宽度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具体为:

23、基于不同裂缝宽度的裂缝三维数字岩心和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计算相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宽度下致密储层的孔渗参数和裂缝系统对致密储层孔渗的贡献程度。

24、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比分析不同裂缝长度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长度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具体为:

25、基于不同裂缝长度的裂缝三维数字岩心和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计算相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比分析不同裂缝长度下致密储层的孔渗参数和裂缝系统对致密储层孔渗的贡献程度。

26、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比分析不同裂缝条数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条数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具体为:

27、基于不同裂缝条数的裂缝三维数字岩心和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计算相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比分析不同裂缝条数下致密储层的孔渗参数和裂缝系统对致密储层孔渗的贡献程度。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开度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开度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具体为:

29、基于不同裂缝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灰度图像,获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的具体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基岩-裂缝双重数字岩心模型,可通过下式计算总孔隙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裂缝系统对致密储层的孔隙度贡献率α定义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三维裂缝空间,调整三维裂缝空间的裂缝参数,获取不同裂缝参数的裂缝三维数字岩心;然后,基于叠加算法将基质样品数字岩心的孔喉系统和调整裂缝参数后的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裂缝系统进行叠加,构建出不同裂缝参数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参数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参数变化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宽度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宽度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具体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比分析不同裂缝长度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长度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具体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比分析不同裂缝条数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条数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具体为: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开度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开度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具体为: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倾角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倾角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具体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灰度图像,获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和基质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的具体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基岩-裂缝双重数字岩心模型,可通过下式计算总孔隙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裂缝系统对致密储层的孔隙度贡献率α定义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参数变化对致密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三维裂缝空间,调整三维裂缝空间的裂缝参数,获取不同裂缝参数的裂缝三维数字岩心;然后,基于叠加算法将基质样品数字岩心的孔喉系统和调整裂缝参数后的双重介质裂缝样品的三维数字岩心的裂缝系统进行叠加,构建出不同裂缝参数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参数的基质孔喉-裂缝双重数字岩心物性参数,分析裂缝参数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蓉蓉王晨晨韩登林杜皓张娟苏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