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封网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83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线封网防护装置,主要包括固定架、封网绳和溜索滑轮;固定架呈一字形,固定架上均匀设置多个大力夹,固定架两端具有封网绳固定环;封网绳的两端具有匹配连接固定架两端封网绳固定环的安全扣;溜索滑轮安装在固定架下表面。据此,发明专利技术人还建立了该装置的相应使用方法。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轻型小巧、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等特点,适合在更换导线施工封网中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输变电工程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导线封网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年限的增长,线路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及其他输电线路更换老化导线的情况越来越多。在跨越更换导线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导线在张力放线牵拉施工过程中因发生破断等意外事故而损坏下方被跨越物,需要在被跨越物上方搭设可靠的防护网,保护被跨越物安全。

2、目前,南方电网辖区内超高压及以上线路超过13000公里,东西跨度约2000公里,线路经过地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气象也相当复杂。多条超高压线路建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已有三四十年,导线已经出现不同程度老化,需要更换。随着线路下方各种交叉穿越物增多,交叉穿越档内有导线接头,不符合运行要求,也需要及时更换导线。超高压线路导线一般采用四分裂、六分裂等形式。

3、如何确保高速铁路运行安全及跨越施工安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我国实行高速铁路“运行不施工、施工不运行”的安全运营原则,跨越高速铁路夜间张力架线施工须在夜间列车停运的“天窗”时间进行,夜间张力架线跨越施工时间紧、夜间视线不清等问题对传统张力架线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提出了新挑战。

4、目前常见的封网技术包括:

5、(1)采用封闭滑车封网。即采用多个封闭滑车固定在原线路的各相(极)的子导线上实现导线更换施工的防护。其缺点有:跨越滑车整体金属制成,单重较大,不利于安装和拆除;如滑车为全封闭式,则放线阻力增大,如非封闭式则有可能发生导线跳槽。

6、(2)相(极)间封网。即在原线路的两侧最外层子导线之间拉网绳搭设防护网。其缺点有:导线在张力架线过程中会产生晃动,相间封网是一种敞开式结构,封网绳无法为即将更换的导线提供足够的网外侧安全防护宽度距离,对导线下方被跨越物形成安全威胁;网绳需要在两相最外层边导线之间牢固绑扎,安装和拆除过程费时费力,需要多名高空人员在两相导线上互相配合,施工效率低;为确保被更换导线在张力放线牵拉施工过程中避免摩擦封网绳,导线需要保持较大张力,增加了老旧导线被拉断的可能性,对被跨越物形成较大安全隐患,难以保证施工安全。

7、(3)在跨越档内相邻两根导线上使用360°限位器,实现互保。其缺点有:(两根导线共进一个360°限位器环内,其中一根牵引,另一根不动做为承重保护线,放线过程中难以避免相互摩擦,即伤线又增大放线的摩擦力;每处重要跨越点至少需要6-8个360°限位器,各个限位器之间需要绳索串联防止滑动,无形中增加了安全措施的安装时间;每次换完一根导线都需要高空作业人员上去调整一次360°限位器环内的导线,以便更换下一根子导线,工序繁琐且耗费时间。

8、此外,还有一些相关报道的专利技术,如下:

9、中国专利申请“张力架线跨越防护装置及电力线路防坠的施工方法”(专利申请号202111039947,公开日2021.11.30)通过张力架线跨越防护装置使得待修的电力线路的活动限制在一定半径范围内,保证待修的电力线路与跨越区域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有效承载待修的电力线路的垂直载荷,以防止电力线路下坠。电力线路防坠的施工方法通过在需要保护的跨越区域上方待修的电力线路间隔设置多个张力架线跨越防护装置防鞭击和防切割效果好。

10、中国专利申请“一种线路改造跨越施工防护滑车系统”(专利申请号202221035310,公开日2022.09.16)中,该系统包括复数个串联在一起的防护滑车。该系统能够有效的防护好被跨越物,具有施工方便且效率高,对环境影响小,施工费用低等优点,所以适于在电力线路改造工程换线施工中的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轻型小巧、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导线封网防护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导线封网防护装置,主要包括固定架、封网绳和溜索滑轮;固定架呈一字形,固定架上均匀设置多个大力夹,固定架两端具有封网绳固定环;封网绳的两端具有匹配连接固定架两端封网绳固定环的安全扣;溜索滑轮安装在固定架下表面。

4、封网绳采用高强度迪尼玛绳。

5、溜索滑轮主要由转轴、尼龙滑轮、防坠索和厚螺母组成;转轴的固定端和厚螺母沿固定架轴线方向一前一后分别固定在固定架下表面,尼龙滑轮经垫片通过转轴的活动端安装在转轴上;防坠索为两头分别具有固定环的钢丝绳,一头固定环经薄螺母安装在转轴的活动端尼龙滑轮外侧,另一头固定环经薄螺母并通过螺栓安装在厚螺母上。

6、大力夹具有调节开口大小的调节螺杆,大力夹的夹爪内侧设有缓冲胶。

7、固定架上表面设置手提环,手提环采用铝合金型材加工而成。

8、固定架由截面为矩形的高强度轻质型材加工而成。

9、固定架上均匀设置四对大力夹,每对两个大力夹分别设置在固定架前后两侧面的相对位置;

10、四对大力夹沿固定架从左往右分别为1#大力夹、2#大力夹、3#大力夹和4#大力夹。

11、上述导线封网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1)工作前施工人员采用飞车或走线方式沿导线到达被跨越物水平距离10米外的安全位置上方,在导线上安装一个滑车,穿好吊绳后把吊绳两头缓降到地面;

13、(2)地面工作人员把导线封网防护装置有序打包、绑扎牢固后挂在吊绳一头,通过人工牵拉吊绳另一头将导线封网防护装置起吊至导线上的施工人员处;

14、(3)施工人员收到导线封网防护装置后逐一解开包裹,将溜索滑轮挂在最外边子导线上,让固定架处于悬吊状态,通过溜索滑轮将导线封网防护装置轻松推到导线上的指定位置;

15、(4)高空施工人员根据地面人员的指示,从指定位置开始每隔2-3米布置安装一套导线封网防护装置;

16、(5)先通过2#和4#大力夹将固定架紧紧夹在对应的旧的2#和4#子导线上,再将封网绳一头安全扣扣在固定架一端的封网绳固定环上,另一头绕过所有子导线底部扣在固定架另一端的封网绳固定环上,完成安装,高空施工人员退回到铁塔处;

17、(6)放松旧的1#子导线,开始牵引更换,完成后将新导线拉紧使之提升至与旧的2#和4#子导线同高位置,然后以同样方法更换旧的3#子导线;

18、(7)高空施工人员再次走出导线,通过1#和3#大力夹将固定架紧紧夹在对应的新的1#和3#子导线上,然后松开旧的2#和4#子导线上的大力夹,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导线封网防护装置完成调整,高空施工人员退回到铁塔处;

19、(8)放松旧的2#子导线,开始牵引更换,完成后将新导线拉紧使之提升至与新的1#和3#子导线同高位置,然后以同样方法更换旧的4#子导线,直至所有子导线完成更换施工;

20、(9)高空施工人员再次走出导线,逐一松开每一处导线封网防护装置的大力夹,解开封网绳,将导线封网防护装置缓降至地面,结束施工。

21、针对目前更换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线封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固定架、封网绳和溜索滑轮;所述固定架呈一字形,固定架上均匀设置多个大力夹,固定架两端具有封网绳固定环;所述封网绳的两端具有匹配连接固定架两端封网绳固定环的安全扣;所述溜索滑轮安装在固定架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封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网绳采用高强度迪尼玛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封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索滑轮主要由转轴、尼龙滑轮、防坠索和厚螺母组成;所述转轴的固定端和厚螺母沿固定架轴线方向一前一后分别固定在固定架下表面,尼龙滑轮经垫片通过转轴的活动端安装在转轴上;所述防坠索为两头分别具有固定环的钢丝绳,一头固定环经薄螺母安装在转轴的活动端尼龙滑轮外侧,另一头固定环经薄螺母并通过螺栓安装在厚螺母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封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力夹具有调节开口大小的调节螺杆,大力夹的夹爪内侧设有缓冲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封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表面设置手提环,手提环采用铝合金型材加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封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由截面为矩形的高强度轻质型材加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线封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均匀设置四对大力夹,每对两个大力夹分别设置在固定架前后两侧面的相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封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对大力夹沿固定架从左往右分别为1#大力夹、2#大力夹、3#大力夹和4#大力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封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固定架、封网绳和溜索滑轮;所述固定架呈一字形,固定架上均匀设置多个大力夹,固定架两端具有封网绳固定环;所述封网绳的两端具有匹配连接固定架两端封网绳固定环的安全扣;所述溜索滑轮安装在固定架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封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网绳采用高强度迪尼玛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封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索滑轮主要由转轴、尼龙滑轮、防坠索和厚螺母组成;所述转轴的固定端和厚螺母沿固定架轴线方向一前一后分别固定在固定架下表面,尼龙滑轮经垫片通过转轴的活动端安装在转轴上;所述防坠索为两头分别具有固定环的钢丝绳,一头固定环经薄螺母安装在转轴的活动端尼龙滑轮外侧,另一头固定环经薄螺母并通过螺栓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泽峰梁秀冬邓新文唐词梁文敏廖钟阳邓宗秋许荣益梁家洪庞家兴邓志荣石景吉覃科锦钟少伟余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