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管机保护结构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075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技术提供一种风管机保护结构及空调系统,包括蒸发器、壳体和主控模块,所述蒸发器和主控模块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设置在所述蒸发器一端且靠近所述主控模块的位置,所述水泵组件包括水泵和固定所述水泵的水泵支架,在所述水泵支架的下方设置冷媒检测仪,用于检测风管机内部是否存在冷媒泄漏。将冷媒检测仪安装在水泵支架下部可有效节约风管机内部空间,减少风管机体积,减轻重量,降低成本,能够准确快速的检测到R32冷媒是否发生泄漏;该位置距离主控模块距离较近,便于冷媒检测仪走线,使得冷媒检测仪走线简捷而不凌乱,降低了工人的组装难度和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管机保护结构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空调领域内,r32是一种常用有效的制冷剂,r32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如发生制冷剂泄漏,有可能发生爆炸,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风管机空调来说,内部空间小,如何安装冷媒检测仪能够有效检测冷媒浓度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风管机内部的冷媒检测仪多安装在蒸发器侧板上,如图7所示的第二安装位置,由于冷媒检测仪处于风管机出风口,此处风压很大,且只能检测到通过蒸发器的空气,此时的空气r32浓度较实际浓度差异大,此处的r32冷媒检测仪精度较差,且此处距离主控板较远,走线困难,导致风管机内部走线凌乱难以梳理,甚至出现了走线错误、漏走线等问题,使产品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返工,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组装难度和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风管机保护结构及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媒检测仪精度差、走线困难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风管机保护结构,包括蒸发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管机保护结构,包括蒸发器(200)、壳体(300)和主控模块(400),所述蒸发器(200)和主控模块(400)均位于所述壳体(300)内部,所述壳体(300)内还设置有水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组件设置在所述蒸发器(200)一端且靠近所述主控模块(400)的位置,所述水泵组件包括水泵(33)和固定所述水泵(33)的水泵支架(32),在所述水泵支架(32)的下方设置冷媒检测仪(100),用于检测风管机内部是否存在冷媒泄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检测仪(100)包括固定座(1)和传感器(13),所述传感器(13)位于所述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机保护结构,包括蒸发器(200)、壳体(300)和主控模块(400),所述蒸发器(200)和主控模块(400)均位于所述壳体(300)内部,所述壳体(300)内还设置有水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组件设置在所述蒸发器(200)一端且靠近所述主控模块(400)的位置,所述水泵组件包括水泵(33)和固定所述水泵(33)的水泵支架(32),在所述水泵支架(32)的下方设置冷媒检测仪(100),用于检测风管机内部是否存在冷媒泄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检测仪(100)包括固定座(1)和传感器(13),所述传感器(13)位于所述固定座(1)内部,在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有第一开孔(14),所述固定座(1)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开孔(14)进入所述固定座(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边缘设置固定脚(17),所述固定座(1)通过所述固定脚(17)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支架(32)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还设置有通孔(21),与所述传感器(13)连接的信号线(20)通过所述通孔(21)向外伸出且与所述主控模块(40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包括下盖(11)和上盖(12),所述下盖(11)和上盖(12)之间通过卡扣(15)连接,在所述下盖(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晨张永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