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0260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Micro‑LED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半导体发光器件技术领域,包括衬底、反射层、电极、GaN结构层、像素间隔网格、光提取层、光防护层和增透层,通过在衬底上设置反射层,可对GaN结构层在电极的作用下发出的大角度的光束进行较高效的反射,在出光面设置了由周期排列微型透镜阵列构成的光提取层,以达到较优的汇聚光线的作用,且每个透镜对应一个像素,透镜间设置有像素间隔网格,从而可有效减少光串扰影响,提高出射光束的颜色纯度;并在光提取层上涂敷一层纳米ZnO结构作为光防护层,防止外来光线对像素的损伤,同时增透层位于光防护层表面,可以减少提取光线时透过光提取层的光损耗,解决了现有的Micro‑LED显示效果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显示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发光器件,特别是micro-led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micro-led是自发光的微米量级的高密度led阵列的显示设备,具有自发光、高分辨率、高稳定性、小体积等特点,但是micro-led在发光时会因其较大的光分布角度,使得一部分光束散射到反射层上造成光能量的损失,同时还因存在像素间串扰,严重影响显示效果;此外,外来紫外线和近红外线也会对micro-led像素元件产生损害从而影响光能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micro-led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micro-led显示效果低。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micro-led,包括衬底、反射层、电极、gan结构层、像素间隔网格、光提取层、光防护层和增透层;所述衬底、反射层、电极、gan结构层、光提取层、光防护层和增透层依次排列,所述光提取层包括透镜阵列,每个透镜对应一个像素点,所述像素间隔网络用于隔离相邻透镜,所述gan结构层包括n-gan层、量子阱和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Micro-LED,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11)、反射层(120)、电极(112)、GaN结构层(113)、像素间隔网格(130)、光提取层(140)、光防护层(150)和增透层(160);所述衬底(111)、反射层(120)、电极(112)、GaN结构层(113)、光提取层(140)、光防护层(150)和增透层(160)依次排列,所述光提取层(140)包括透镜阵列,每个透镜对应一个像素点,所述像素间隔网络(130)用于隔离相邻透镜,所述GaN结构层(113)包括N-GaN层、量子阱和P-GaN层,用于在电极的作用下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其...

【技术特征摘要】

1.micro-led,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11)、反射层(120)、电极(112)、gan结构层(113)、像素间隔网格(130)、光提取层(140)、光防护层(150)和增透层(160);所述衬底(111)、反射层(120)、电极(112)、gan结构层(113)、光提取层(140)、光防护层(150)和增透层(160)依次排列,所述光提取层(140)包括透镜阵列,每个透镜对应一个像素点,所述像素间隔网络(130)用于隔离相邻透镜,所述gan结构层(113)包括n-gan层、量子阱和p-gan层,用于在电极的作用下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120)包括sio2纳米管层(121)和涂敷在sio2纳米管层(121)上方的ag层(122)。

3.micro-led制备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micro-led,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icro-led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sio2纳米管悬浮液的制备方法为:将20mol/l的碳酸钙和无水乙醇充分混合,得到碱式碳酸钙模板溶液,在模版溶液中加入10ml-15ml的氨水和80ml-100ml的去离子水,均匀混合后再在溶液中逐滴滴加teos,并在离心机中使用500r/min的转速充分反应,经静置、洗涤、过滤、干燥后制得sio2/caco3包覆体;之后使用3mol/l的hc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龙黎垚曾超张寅瑞陈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