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联储能系统、级联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24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级联储能系统、级联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电池存储技术领域,级联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电池簇支路、均衡电池包和直流母线,多个电池簇支路并联于直流母线上;每个电池簇支路中包括:级联投切单元、电池包和簇控单元;级联投切单元包括多个投切单元,电池包的数量与投切单元的数量相同且电池包与投切单元一一对应;投切单元的输入侧与电池包的输出侧相连,多个投切单元的输出侧依次连接,级联投切单元的输出侧经簇控单元与直流母线连接,均衡电池包的输出侧与簇控单元的输入侧连接。实现了电池簇支路间的荷电状态均衡和环流抑制,提高了电池包的容量可利用率,保证了电池包的充放电一致性,延长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存储,尤其是涉及一种级联储能系统、级联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储能行业的大力发展和应用,储能系统存在严重的问题,传统储能系统由多个电池簇支路并联组成,每个电池簇支路由多个电池包串联,电池的串并联组合对电池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当某个电池包出现故障时,所在电池簇支路都要停机,从而影响系统的容量和安全稳定运行。

2、同时,随着电池包的长期运行,电池簇支路间以及电池包间不可避免出现性能的差异,从而导致电池簇支路间环流以及荷电状态不均衡,簇间环流会使电池簇支路温差加大,加剧电池包的不一致性,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荷电状态不均衡会使容量最小的电池包提前失效,从而使整个电池簇支路失效,大大降低电池簇支路的容量可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级联储能系统、级联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以实现电池簇支路间的荷电状态均衡和环流抑制,提高了电池包的容量可利用率,保证了电池包的充放电一致性,延长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2、第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级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电池簇支路、均衡电池包和直流母线,多个所述电池簇支路并联于所述直流母线上;每个所述电池簇支路中包括:级联投切单元、电池包和簇控单元;所述级联投切单元包括多个投切单元,所述电池包的数量与所述投切单元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电池包与所述投切单元一一对应;所述投切单元的输入侧与所述电池包的输出侧相连,多个所述投切单元的输出侧依次连接,所述级联投切单元的输出侧经所述簇控单元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所述均衡电池包的输出侧与所述簇控单元的输入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切单元包括:电池包管理单元和投切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级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电池簇支路、均衡电池包和直流母线,多个所述电池簇支路并联于所述直流母线上;每个所述电池簇支路中包括:级联投切单元、电池包和簇控单元;所述级联投切单元包括多个投切单元,所述电池包的数量与所述投切单元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电池包与所述投切单元一一对应;所述投切单元的输入侧与所述电池包的输出侧相连,多个所述投切单元的输出侧依次连接,所述级联投切单元的输出侧经所述簇控单元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所述均衡电池包的输出侧与所述簇控单元的输入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切单元包括:电池包管理单元和投切电路;所述投切电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电池包管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簇控单元,以及接收所述簇控单元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下发的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开合以对所述电池包的工作状态进行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级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簇控单元包括:均衡变换单元和保护单元,所述均衡变换单元与所述保护单元连接,所述均衡变换单元的输入侧与所述均衡电池包的输出侧连接,所述均衡变换单元的输出侧与所述级联投切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级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变换单元包括: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第一投切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投切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投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鹏陆文文刘亮唐瑭
申请(专利权)人:科大国创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