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无锡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230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质测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包括测控船本体;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测控船本体上的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与测控船本体之间的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内的缓冲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上的检测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在测控船本体将要靠岸时,驱动移动组件上下移动,以通过移动组件与地面接触将船体撑起,随后自动驱动测控船本体上岸,可以有效避免搁浅或是监测仪器探头碰撞石头导致损坏的情况发生,在将要进行测控工作时也可通过驱动组件自动将装置移动至水中,无需人力抬起移动装置,省时省力,方便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质测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


技术介绍

1、水环境的管理中,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防止水污染等,需要对河道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和控制,通过使用无人测控船进行测控工作,从而及时了解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确保河道和河流水质的稳定和安全;

2、然而,现有的无人测控船重量较重,需要多人人力抬起投入水中进行测控工作,费时费力,在船停靠岸边时,底下的检测仪器探头容易因碰到石头而损坏,并且在测控船巡航完成回程时容易搁浅,需要人员利用绳子挂钩去水中拖拽,不方便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包括测控船本体;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测控船本体上的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与测控船本体之间的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内的缓冲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上的检测组件。

4、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测控船本体上的侧板,设置于所述侧板上的两个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输出端与侧板之间的传动轮,以及设置于所述传动轮之间的履带。

5、优选的,所述电机外围的侧板上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外径与传动轮内径相适配,所述履带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

6、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移动组件分别位于测控船本体两侧。

7、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测控船本体上的两个电动推杆,设置于所述侧板上的导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的两个活动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架与测控船本体之间的连杆。

8、优选的,所述连杆与测控船本体和活动架之间均设置有旋转件二,所述电动推杆与测控船本体和连杆之间均安装有旋转件一。

9、优选的,所述测控船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座,所述弧形座与连杆的运动轨迹相适配,所述活动架与导轨的运动轨迹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活动架上的测距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的限位块。

11、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之间的若干摆臂,设置于所述摆臂输入端的密封块,设置于所述侧板内侧的若干密封筒,设置于所述密封筒与密封块之间的扭簧,设置于所述摆臂前端的张紧轮,设置于所述张紧轮上的滑块,以及设置于所述侧板内侧面的滑槽。

12、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滑块的运动轨迹相适配,所述密封筒位于密封块与扭簧外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在测控船本体将要靠岸时,驱动移动组件上下移动,以通过移动组件与地面接触将船体撑起,随后自动驱动测控船本体上岸,可以有效避免搁浅或是监测仪器探头碰撞石头导致损坏的情况发生,在需要测控工作时也可通过驱动组件自动移动至水中,无需人力抬起移动装置,省时省力,方便人员使用。

15、(2)本专利技术通过缓冲组件可以始终对履带进行张紧,并在经过小型石头时自动凹陷缓冲,在越过石头后会恢复原状,有效避免装置因碰撞导致大幅颠簸振动,进而导致测控船本体测控结构损坏的情况发生,通过检测组件使得调节组件与测控船本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活动空间,当测控船本体无法移动时会自动检测到,有效避免在测控船本体碰到障碍物时继续驱动装置移动导致船体挤压损坏的情况发生,方便人员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01),包括设置于所述测控船本体(1)上的侧板(2014),设置于所述侧板(2014)上的两个电机(2012),设置于所述电机(2012)输出端与侧板(2014)之间的传动轮(2013),以及设置于所述传动轮(2013)之间的履带(20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012)外围的侧板(2014)上设置有密封环(2011),所述密封环(2011)的外径与传动轮(2013)内径相适配,所述履带(2015)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20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0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移动组件(201)分别位于测控船本体(1)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02),包括设置于所述测控船本体(1)上的两个电动推杆(2021),设置于所述侧板(2014)上的导轨(2027),设置于所述导轨(2027)上的两个活动架(2026),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架(2026)与测控船本体(1)之间的连杆(20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023)与测控船本体(1)和活动架(2026)之间均设置有旋转件二(2025),所述电动推杆(2021)与测控船本体(1)和连杆(2023)之间均安装有旋转件一(20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船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座(2024),所述弧形座(2024)与连杆(2023)的运动轨迹相适配,所述活动架(2026)与导轨(2027)的运动轨迹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03),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活动架(2026)上的测距传感器(2032),以及设置于所述导轨(2027)上的限位块(20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04),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2014)之间的若干摆臂(2044),设置于所述摆臂(2044)输入端的密封块(2045),设置于所述侧板(2014)内侧的若干密封筒(2047),设置于所述密封筒(2047)与密封块(2045)之间的扭簧(2046),设置于所述摆臂(2044)前端的张紧轮(2042),设置于所述张紧轮(2042)上的滑块(2043),以及设置于所述侧板(2014)内侧面的滑槽(204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041)与滑块(2043)的运动轨迹相适配,所述密封筒(2047)位于密封块(2045)与扭簧(2046)外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01),包括设置于所述测控船本体(1)上的侧板(2014),设置于所述侧板(2014)上的两个电机(2012),设置于所述电机(2012)输出端与侧板(2014)之间的传动轮(2013),以及设置于所述传动轮(2013)之间的履带(20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012)外围的侧板(2014)上设置有密封环(2011),所述密封环(2011)的外径与传动轮(2013)内径相适配,所述履带(2015)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20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0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移动组件(201)分别位于测控船本体(1)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02),包括设置于所述测控船本体(1)上的两个电动推杆(2021),设置于所述侧板(2014)上的导轨(2027),设置于所述导轨(2027)上的两个活动架(2026),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架(2026)与测控船本体(1)之间的连杆(20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水的无人测控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023)与测控船本体(1)和活动架(2026)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霞蒋俊靳苗苗庞俊峰胡海祥孔祥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