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顶盖组件和圆柱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电池成为发展趋势,当前由于圆柱电池制造工序减少,结构件减少,可以显著降低成本而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增加圆柱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成为目前各主流电池厂关注的重点。
2、圆柱钢壳电池有同侧出极耳和两侧出极耳两种方案,钢壳通常只出一个端子,为正极端,壳体一般带负电,该设计通常需要将正极端子与正极汇流盘通过激光焊接连接,焊接过程中会存在汇流盘与极柱贴合不紧密从而造成间隙过大导致熔池塌陷、炸孔、气孔等缺陷。
3、因此,目前为保证极柱和汇流盘贴合紧密,通常需设备辅助实现,例如利用顶针穿过卷芯,顶针接触汇流盘,通过压紧力将汇流盘和极柱压紧贴合,从而保证焊接效果,但顶针穿过卷芯会引出另一个问题,即顶针易干涉隔膜,导致隔膜坍塌,造成电芯不良,成本增加且制造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电池顶盖组件和圆柱电池,其能够通过自身结构实现汇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110)的一侧开设有镂空槽(111),所述汇流盘(130)卡接于所述极柱组件(110),并遮挡所述镂空槽(111),所述弹性件(15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汇流盘(130)上与所述镂空槽(111)对应的区域,另一端对应伸入所述镂空槽(111),所述汇流片(170)焊接在所述镂空槽(111)的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盘(130)上设置有第一卡持结构,所述第一卡持结构围设在所述弹性件(150)周围,所述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110)的一侧开设有镂空槽(111),所述汇流盘(130)卡接于所述极柱组件(110),并遮挡所述镂空槽(111),所述弹性件(15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汇流盘(130)上与所述镂空槽(111)对应的区域,另一端对应伸入所述镂空槽(111),所述汇流片(170)焊接在所述镂空槽(111)的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盘(130)上设置有第一卡持结构,所述第一卡持结构围设在所述弹性件(150)周围,所述极柱组件(110)上设置有第二卡持结构,所述第二卡持结构围设在所述镂空槽(111)的周围,且所述第一卡持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持结构相互扣合,以使所述汇流盘(130)卡接于所述极柱组件(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结构包括多个卡持凸台(131),多个所述卡持凸台(131)沿同一圆周方向围设在所述弹性件(150)的周围,所述第二卡持结构包括多个卡持凹槽(113),多个所述卡持凹槽(113)沿同一圆周方向围设在所述镂空槽(111)的周围,多个所述卡持凸台(131)一一对应地装配在多个所述卡持凹槽(113)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持凸台(131)的外周壁设置有第一定位环(1311),每个所述卡持凹槽(113)的内周壁设置有第二定位环(1131),所述第一定位环(1311)装配在所述第二定位环(1131)上,以使所述卡持凸台(131)定位装配在所述卡持凹槽(113)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盘(130)的中心设置有定位片(171),所述弹性件(1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片(171)和所述汇流片(170)连接,并压合在所述定位片(171)和所述汇流片(17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50)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童明,许航,严正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