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180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左安装座,且底座本体的内部右侧固定安装右安装座,同时右安装座与左安装座之间设置中安装座,中安装座的一侧设置左侧散热空间,且中安装座的另一侧设置右侧散热空间,右侧散热空间与左侧散热空间的内部均安装液冷散热组件;液冷散热组件上的导热座内部镶嵌安装散热液冷管,且散热液冷管的一端固定设置进液管,同时散热液冷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排液管。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导热座的表面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进行支撑,同时散热液冷管置于导热座的内部,避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与散热液冷管之间发生摩擦,导致散热液冷管发生漏液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产业方兴未艾,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2、现有电池托盘底板为了避免中间区域下沉,一般采用较厚的单层铝板或者采用双层铝板在双层铝板之间增加龙骨结构,安装在底板上的液冷管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会与动力电池碰撞,导致液冷管的管体破损出现漏液。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左安装座,且底座本体的内部右侧固定安装右安装座,同时右安装座与左安装座之间设置中安装座,中安装座的一侧设置左侧散热空间,且中安装座的另一侧设置右侧散热空间,右侧散热空间与左侧散热空间的内部均安装液冷散热组件;

3、液冷散热组件上的导热座内部镶嵌安装散热液冷管,且散热液冷管的一端固定设置进液管,同时散热液冷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排液管。

4、优选的,所述底座本体的两端均焊接安装固定座,且固定座上开设圆形穿孔,同时底座本体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底盘上。

5、优选的,所述底座本体上的中安装座、右安装座和左安装座表面均开设四组螺接孔,且中安装座、右安装座和左安装座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进行螺接支撑。

6、优选的,所述液冷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且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关于中安装座为对称结构,同时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对固定在底座本体上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进行散热。

7、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导热座和散热液冷管,且底座本体的底板上开设定位口,同时导热座通过倾斜设置的固定螺栓螺接在定位口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导热座对的表面均匀开设多组条形槽,且条形槽的剖面为半圆形设置,同时相邻两组条形槽之间的距离一致,并且导热座表面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进行接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散热液冷管内部的冷却液大队导热座进行散热工作,导热座用于对将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通过对导热座进行散热工作,来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对进行散热工作。

11、导热座的表面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进行支撑,同时散热液冷管置于导热座的内部,避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与散热液冷管之间发生摩擦,导致散热液冷管发生漏液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左安装座(6),且底座本体(1)的内部右侧固定安装右安装座(5),同时右安装座(5)与左安装座(6)之间设置中安装座(4),中安装座(4)的一侧设置左侧散热空间(2),且中安装座(4)的另一侧设置右侧散热空间(3),右侧散热空间(3)与左侧散热空间(2)的内部均安装液冷散热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的两端均焊接安装固定座(8),且固定座(8)上开设圆形穿孔,同时底座本体(1)通过固定座(8)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底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上的中安装座(4)、右安装座(5)和左安装座(6)表面均开设四组螺接孔,且中安装座(4)、右安装座(5)和左安装座(6)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进行螺接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组件(7)包括第一散热组件(71)和第二散热组件(72),且第一散热组件(71)和第二散热组件(72)关于中安装座(4)为对称结构,同时第一散热组件(71)和第二散热组件(72)对固定在底座本体(1)上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进行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71)包括导热座(712)和散热液冷管(713),且底座本体(1)的底板上开设定位口(711),同时导热座(712)通过倾斜设置的固定螺栓(716)螺接在定位口(71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座(712)对的表面均匀开设多组条形槽(717),且条形槽(717)的剖面为半圆形设置,同时相邻两组条形槽(717)之间的距离一致,并且导热座(712)表面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进行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左安装座(6),且底座本体(1)的内部右侧固定安装右安装座(5),同时右安装座(5)与左安装座(6)之间设置中安装座(4),中安装座(4)的一侧设置左侧散热空间(2),且中安装座(4)的另一侧设置右侧散热空间(3),右侧散热空间(3)与左侧散热空间(2)的内部均安装液冷散热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的两端均焊接安装固定座(8),且固定座(8)上开设圆形穿孔,同时底座本体(1)通过固定座(8)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底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上的中安装座(4)、右安装座(5)和左安装座(6)表面均开设四组螺接孔,且中安装座(4)、右安装座(5)和左安装座(6)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进行螺接支撑。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宏伟李文鹏韦文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