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164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包括器皿本体,器皿本体内壁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防糊底,弧形防糊底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导液柱,导液柱的上方设有顶盖,顶盖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组装盖,器皿本体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底盘盖,本技术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通过设置弧形防糊底和导液柱,导液孔和过滤孔依次对不同体积的植物中药进行拦截过滤,避免植物中药在煎熬的过程中吸收水分自身重力增加,向下沉淀的过程中与器皿本体底部接触发生糊底的现象,顶盖从器皿本体的顶部密封,从器皿本体的顶部对熬制中药产生的气体进行疏导,并防止中药液体煮沸迸溅误伤使用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具体为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


技术介绍

1、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疗效,很多人都怕自己煎中药掌握不好技巧,又担心购买医院煎好的中药药效不够强,确实,中药熬制有很多讲究,历代医学家不仅诊病和方药审慎而精,还非常重视植物中药熬取方法,李时珍就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无功。”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影响煎煮质量的诸多因素,汉代医家张仲景甚至将煎煮技术细化到用水,根据不同疾病分别用雨水、千扬水等熬药而达到更好的疗效;而煎煮质量的好坏更是直接影响中药药效的发挥,中药在煎煮过程中会发生两种变化:一是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二是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分进行化合反应,无论何种煎熬方式,煎药器具的选择十分重要。

2、但是,传统的煎药器具存在以下缺点:

3、植物中药在煎熬的过程中,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植物中药吸水后下沉至煎药器具底部,植物中药与器具底部锅贴合,如果此时火候不恰当且植物中药没有被捞出,长时间贴合在器具底部时,容易发生植物中药糊在器具底部的情况,这样不仅影响熬制出植物中药的疗效同时影响熬取植物中药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植物中药在煎熬的过程中,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植物中药吸水后下沉至煎药器具底部,植物中药与器具底部锅贴合,如果此时火候不恰当且植物中药没有被捞出,长时间贴合在器具底部时,容易发生植物中药糊在器具底部的情况,这样不仅影响熬制出植物中药的疗效同时影响熬取植物中药的口感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包括器皿本体,所述器皿本体内壁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防糊底,所述弧形防糊底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导液柱,所述导液柱的上方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组装盖,所述器皿本体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底盘盖,所述底盘盖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受热盘,所述顶盖的表面开设有防溢流导气孔,所述导液柱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导液孔,所弧形防糊底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使用者将中药放置于导液柱内,使用者向器皿本体内投放需要熬制植物中药的水分,水分浸没植物中药,使用者通过组装盖将顶盖盖在导液柱上。

3、优选的,所述组装盖的底端与导液柱的顶端卡合连接,顶盖通过组装盖安装在导液柱上。

4、优选的,所述底盘盖与器皿本体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安装,增加了器皿本体支撑的稳定性。

5、优选的,所述底盘盖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位于受热盘一侧的防风杆,防风杆的安装,避免植物中药煎熬的过程中火苗受到外接风力的影响发生晃动,影响植物中药的煎熬效果。

6、优选的,所述底盘盖的表面开设有排液孔,煎熬的中药可以通过底部的排液孔排至外接容器内。

7、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导液孔的孔径均大于若干个过滤孔的孔径,煎熬的植物中药分别经过导液孔和过滤孔拦截,避免植物中药在煎熬的过程中吸收水分自身重力增加与器皿本体底部接触。

8、优选的,所述器皿本体由陶瓷材料制成,陶瓷耐热度高,便于该器皿本体进行文火和武火对植物中药熬取。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通过设置弧形防糊底和导液柱,导液孔和过滤孔依次对不同体积的植物中药进行拦截过滤,避免植物中药在煎熬的过程中吸收水分自身重力增加,向下沉淀的过程中与器皿本体底部接触发生糊底的现象,顶盖从器皿本体的顶部密封,从器皿本体的顶部对熬制中药产生的气体进行疏导,并防止中药液体煮沸迸溅误伤使用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包括器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本体(1)内壁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防糊底(5),所述弧形防糊底(5)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导液柱(4),所述导液柱(4)的上方设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组装盖(9),所述器皿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底盘盖(2),所述底盘盖(2)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受热盘(8),所述顶盖(3)的表面开设有防溢流导气孔(10),所述导液柱(4)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导液孔(11),所弧形防糊底(5)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盖(9)的内部与导液柱(4)的顶端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盖(2)与器皿本体(1)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支撑座(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盖(2)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位于受热盘(8)一侧的防风杆(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盖(2)的表面开设有排液孔(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导液孔(11)的孔径均大于若干个过滤孔(12)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本体(1)由陶瓷材料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包括器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本体(1)内壁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防糊底(5),所述弧形防糊底(5)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导液柱(4),所述导液柱(4)的上方设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组装盖(9),所述器皿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底盘盖(2),所述底盘盖(2)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受热盘(8),所述顶盖(3)的表面开设有防溢流导气孔(10),所述导液柱(4)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导液孔(11),所弧形防糊底(5)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熬取植物中药防糊底防溢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盖(9)的内部与导液柱(4)的顶端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博轩王钥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全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