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组合物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基于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组合物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162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包括将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W69‑2的真菌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利用正向硅胶柱色谱和反向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得到的多种单体化合物;所述抗菌药物中的抗菌活性成分包括将所述多种单体化合物中的至少两种联合使用;其中,至少一种为结构通式为(I)所示的化合物,结构通式(I)为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W69‑2的次生代谢产物中的单体化合物联合使用,通过化合物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对白色念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组合物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微生物感染作为易造成严重后果的多发性感染,其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诊断治疗中的棘手难题。及时使用有效的抗微生物药物进行早期针对性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有限可选的药物,较大的药物毒性,以及较缓慢的测试时间等原因,微生物感染的早期应对及治疗是一项比较严峻的挑战。

2、基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过采用微生物代谢产物作为抗菌药物的活性成分,筛选出可增加药效的成分,例如桑续燕在penicillium sp.w1-1和epicoccum sorghinumw69-2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2021年)中公开了附球菌w69-2的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作用,通过将附球菌w69-2的次生代谢产物中的10个单体化合物在一定程度能够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但是抑菌作用并不显著,并不能满足抗菌需要。

3、基于现有技术的研究现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组合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通过将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w69-2的次生代谢产物联合使用,通过单体化合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抗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组合物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通过将epicoccum sorghinum w69-2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纯化分离后,提供了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化合物组合。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包括将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w69-2进行发酵、提取、分离和纯化后得到的真菌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利用正向硅胶柱色谱和反向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得到的多种单体化合物;所述抗菌药物中的抗菌活性成分包括将所述多种单体化合物中的至少两种联合使用;其中,至少一种为如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结构通式为其中,r为ch3、oh、cooh或cho;r1为h、ch3、ch2oh、cooh或ch2och3;r2为h、oh或ch2oh;r3为h或oh;r4为h或ch3。

3、优选地,结构通式(i)中,当r为ch3,r1为cooh,r2为oh,r3和r4为h,即为化合物5。

4、当r为oh,r1为ch3,r2为oh,r3和r4为h,计为化合物6。

5、当r为oh,r1为ch2oh,r3为oh,r2和r4为h,计为化合物7。

6、当r为oh,r1为ch2och3,r3为oh,r2和r4为h,计为化合物8。

7、当r为cooh,r2为oh,r1、r3和r4为h,计为化合物9。

8、当r为oh,r2为ch2oh,r1、r3和r4为h,计为化合物10。

9、当r为cho,r2和r3为oh,r1和r4为h,计为化合物11。

10、当r为cooh,r2为oh,r1和r3为h,r4为ch3,计为化合物12。

11、所述抗菌活性成分选自所述化合物5~化合物12中的至少两种。

12、优选地,所述抗菌活性成分包括将所述化合物5和化合物6联合使用作用于白色念球菌的抗菌活性。

13、优选地,所述化合物5和所述化合物6的质量比为1∶1。

14、优选地,所述抗菌活性成分包含两种以上的所述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时,一种为所述如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另一种选自化合物1~化合物4中的至少一种。

15、优选地,所述化合物1~所述化合物4的结构式分别为:

16、

17、优选地,所述抗菌活性成分包含两种所述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时,一种为所述如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另一种为化合物1或化合物4。

18、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抗菌活性成分中,当所述如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中r为oh,r1为ch2och3,r3为oh,r2和r4为h,即为化合物8,另一种化合物为所述化合物1。

19、优选地,所述化合物1和所述化合物8的质量比为1∶1。

20、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抗菌活性成分中,当所述如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中r为cooh,r2为oh,r1、r3和r4为h,即为化合物9,另一种化合物为所述化合物4。

21、优选地,所述化合物4和所述化合物9的质量比为1∶1。

22、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抗菌活性成分包含三种所述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时,包括将化合物7、化合物10和化合物12联合使用。

23、优选地,所述化合物7、所述化合物10和所述化合物12的质量比为1∶1∶1。

24、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上述抗菌活性成分包含三种所述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时,包括将化合物11、化合物2和化合物3联合使用。

25、所述化合物2、所述化合物3和所述化合物11的质量比为1∶1∶1。

26、优选地,所述抗菌包括抑制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活性。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种或三种次生代谢产物进行联合使用,比单独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产生的抑菌效果显著。尤其地,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活性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抗菌性能。

28、优选地,包括将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w69-2进行发酵、提取、分离和纯化后得到的所述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利用正向硅胶柱色谱和反向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得到。

29、将上述技术方案应用于抗菌药物中,将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w69-2的次生代谢产物中的多种单体化合物联合使用,得到具有优异抗菌活性的微生物药物。

30、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有益技术效果:

31、1.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w69-2的次生代谢产物中的多种单体化合物联合使用,通过化合物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对白色念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等)和/或革兰氏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均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效果。

32、2.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w69-2的次生代谢产物采用不同的色谱柱得到不同的流分,且能够得到包含不同单体化合物的组分,根据实际需要直接进行抗菌试剂的制备,无需对各个单体化合物进行逐一分离,减少操作工序,降低成本。

33、3.本专利技术只需按照微生物培养方案对菌种传代培养,即可无限放大发酵,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目标化合物,操作简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组合物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W69-2进行发酵、提取、分离和纯化后得到的真菌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利用正向硅胶柱色谱和反向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得到的多种单体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I)中,当R为CH3,R1为COOH,R2为OH,R3和R4为H,即为化合物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成分包括所述化合物5和所述化合物6联合使用抑制白色念球菌的生物活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成分包含三种所述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时,包括将化合物7、化合物10和化合物12联合使用抑制白色念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活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成分包含两种以上的所述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时,一种为所述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另一种选自化合物1~化合物4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成分包含两种所述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时,一种为如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另一种为所述化合物1或所述化合物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成分中,当所述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中R为OH,R1为CH2OCH3,R3为OH,R2和R4为H,即为化合物8,另一种化合物为所述化合物1;所述化合物1和所述化合物8联合使用抑制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活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成分包含两种所述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时,所述如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中R为COOH,R2为OH,R1、R3和R4为H,即为化合物9,另一种化合物为所述化合物4;所述化合物4和所述化合物9联合使用抑制白色念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活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成分包含三种所述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时,所述如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中R为CHO,R2和R3为OH,R1和R4为H,即为化合物11,另外两种单体化合物包括化合物2和化合物3;所述化合物2、所述化合物3和所述化合物11联合使用抑制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活性;

10.一种抗菌药物,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包括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W69-2的次生代谢产物中的两种或以上的单体化合物组合;其中至少包括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所述如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以及化合物1~4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菌活性包括抑制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细菌的生物活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组合物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w69-2进行发酵、提取、分离和纯化后得到的真菌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利用正向硅胶柱色谱和反向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得到的多种单体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i)中,当r为ch3,r1为cooh,r2为oh,r3和r4为h,即为化合物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成分包括所述化合物5和所述化合物6联合使用抑制白色念球菌的生物活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成分包含三种所述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时,包括将化合物7、化合物10和化合物12联合使用抑制白色念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活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成分包含两种以上的所述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时,一种为所述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另一种选自化合物1~化合物4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成分包含两种所述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时,一种为如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另一种为所述化合物1或所述化合物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活性成分中,当所述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中r为oh,r1为ch2och3,r3为oh,r2和r4为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张勇朱潇桑续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万维生命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