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性双组份环氧鳞片状锌粉底漆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水性双组份环氧鳞片状锌粉底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058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双组份环氧鳞片状锌粉底漆。包括A、B组分,A组分含改性多元胺固化剂10.5~11.5%,聚合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0.8~1.2%,有机硅流平剂0.2~0.3%,助溶剂12.4~12.7%,成膜助剂2.4~2.6%,鳞片状锌粉47.5~48.5%,体质颜料22.0~24.0%,二氧化硅气凝胶1.5~1.9%;B组分含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87.8~96.2%,有机硅消泡剂0.8~1.2%,抗闪锈剂1.7~1.9%,缔合型聚氨酯流变剂0.2~0.3%,去离子水0.7~9.1%。解决了传统锌粉底漆贮存时锌粉易产生沉淀、耐水及抗腐蚀性能不理想、使用球型锌粉时锌粉消耗大及锌污染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重防腐底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双组份环氧鳞片状锌粉底漆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大基建不断加大,大气环境及施工环境越来越苛刻,对基建钢铁结构腐蚀及沿海桥梁的腐蚀控制技术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领导的重视,其中沿海及海上常年湿度在95%,且内部含有氯化钠、氯化钾、二氧化氮等腐蚀性气体,且含有碱性物质,在95%常年恒湿恒温环境下对沿海钢结构腐蚀特别严重,严重影响生产和给安全带来隐患,经现场测量分析,当地海洋环境均为c5及c5m环境,一般用重度防腐涂料进行保护设计,底漆首选富含锌粉类底漆,以涂覆在钢材表面与钢材形成电池反应,消耗锌粉来保护钢材免受腐蚀,目前常规方案大多选用富含80%球锌、70%球锌防腐底漆,对c5环境选择80%球锌最为多,随着锌粉片状化得推进,片状锌粉的应用防腐效果更为突出。涂膜中采用这类鳞片状锌粉,呈片片错缝叠加状态,加大了水汽渗透阻力,其优异的物理阻隔性可以有效的保护基材,鳞片状锌粉有较大的表面积与基材接触,更好的发挥电池反应,更有效的发挥鳞片状锌粉的应用。

2、鳞片状锌粉的优良物理阻隔作用,40%金属锌含量的鳞片状环氧锌粉底漆的耐盐雾腐蚀能力远高于80%金属锌含量的传统球形环氧锌粉底漆的耐盐雾腐蚀能力,因此,在满足同等防腐蚀性能前提下,使用鳞片状锌粉底漆漆膜的漆膜薄、消耗锌粉更少,可大大降低金属锌的消耗,节约资源,且有效降低锌污染。

3、由于锌粉比重大,在制作环氧锌粉底漆时,需解决锌粉易沉淀所带来的产品贮存及使用问题,这是锌粉底漆需要着重解决的难题。传统方法通常使用有机膨润土或无机凝胶作为防沉剂,但该类物质亲水,在成膜后存在于漆膜内,影响产品的耐水性及防腐蚀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采用具有优良触变悬浮作用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替代传统有机膨润土或无机凝胶作为防沉剂,提供一种耐盐雾性能优异、防沉效果好、贮存性能稳定的水性双组份环氧鳞片型锌粉底漆,解决传统传统锌粉底漆贮存时锌粉易产生沉淀、耐水及抗腐蚀性能不理想、使用球型锌粉时锌粉消耗大及锌污染严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性双组份环氧鳞片状锌粉底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各重量组分:

3、a组分:改性多元胺固化剂10.5~11.5%,聚合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0.8~1.2%,有机硅流平剂0.2~0.3%,助溶剂12.4~12.7%,成膜助剂2.4~2.6%,鳞片状锌粉47.5~48.5%,体质颜料22.0~24.0%,二氧化硅气凝胶1.5~1.9%。

4、b组分: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87.8~96.2%,有机硅消泡剂0.8~1.2%,抗闪锈剂1.7~1.9%,缔合型聚氨酯流变剂0.2~0.3%,去离子水0.7~9.1%。

5、使用时按a组分:b组分=2:1的重量比例调配并搅拌均匀。

6、进一步,所述所述改性多元胺固化剂密度为1.01g/ml,固体份≥68%,活泼氢当量300eq/g;

7、任选的,所述聚合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外观为黄褐色液体,活性物质约60%,密度1.03g/cm3;

8、任选的,所述有机硅流平剂的主要成分为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不挥发成份为52%;

9、任选的,所述助溶剂选用乙二醇单丁醚;

10、任选的,所述成膜助剂选用二丙二醇丁醚;

11、任选的,所述鳞片状锌粉的松散密度为0.9~1.3g/cm3,d90<45μm,锌含量>95%,金属锌含量>90%;

12、任选的,所述体质颜料为沉淀硫酸钡,粒径d50为3.5±0.7μm,吸油量为14~18g/100g;

13、任选的,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粒度1~5mm,密度为70~120kg/m3,比表面积为6000~1000m2。

14、进一步,所述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为改性固体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非离子型水性分散液,固含量55~59%,环氧当量480~600g/eq;

15、任选的,所述有机硅消泡剂的比重0.9~1.04g/ml;

16、任选的,所述抗闪锈剂的固体含量21.7~22.3%,ph值10~11;

17、任选的,所述缔合型聚氨酯流变剂的固含量>25%,密度1.0~1.1g/cm3,ph值5~8。

18、进一步,制备方法为,分别制备a组分和b组分,再将a组分和b组分按照2:1的质量比混合即可;其中a组分的制备为:

19、先加入改性多元胺固化剂,在搅拌条件下,优选500转/min下;依次加入聚合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有机硅流平剂、助溶剂和成膜助剂,搅拌混合至均匀后提高转速,优选提高至800转/min,再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鳞片状锌粉、体质颜料和二氧化硅气凝胶,加完后继续提高转速进行分散,优选1000转/min分散20~30min,完成后包装待用;

20、b组分的制备为:先加入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在搅拌条件下,优选500转/min下;依次加入有机硅消泡剂、抗闪锈剂、缔合型聚氨酯流变剂和去离子水,加完后在搅拌条件下,优选500转/分转速下搅拌15min至均匀,包装待用。

21、与传统产品相比,本专利技术使用鳞片状锌粉替代传统球型锌粉制作水性环氧富锌底漆,鳞片状锌粉呈片片错缝叠加状态,加大了水汽渗透阻力,其优异的物理阻隔性作用既大幅提升了产品的耐腐蚀性能,同时可大幅降低金属锌资源的消耗,并减少整个作业链条中的锌污染。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优良触变悬浮作用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替代传统有机膨润土或无机凝胶作为防沉剂,既提升了产品抗锌粉沉降性,使产品贮存稳定性得到提高,同时规避了传统有机膨润土或无机凝胶作为防沉剂对产品漆膜耐水性耐盐雾性的影响,确保产品防腐性能得到充分体现。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优良触变悬浮作用的二氧化硅气凝胶,二氧化硅气凝胶密度低、悬浮性好、不溶于水,替代传统有机膨润土或无机凝胶作为防沉剂,研制出耐盐雾性能优异、不易产生沉淀的水性双组份环氧鳞片型锌粉底漆。有机膨润土或无机凝胶,是以膨润土作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其主要成分是一种无机硅酸盐矿物质,该种物质使用时需要活化,使用后残留在漆膜内部,会导致产品耐水性下降,从而影响产品最终的防腐蚀性能。而且有机膨润土或无机凝胶的触变防沉效果较弱,且极易受产品配方体系中其他材料的影响,需要添加量较大,更加剧了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双组份环氧鳞片状锌粉底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各重量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双组份环氧鳞片状锌粉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改性多元胺固化剂密度为1.01g/ml,固体份≥68%,活泼氢当量300eq/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性双组份环氧鳞片状锌粉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为改性固体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非离子型水性分散液,固含量55~59%,环氧当量480~600g/eq;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双组份环氧鳞片状锌粉底漆,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分别制备A组分和B组分,再将A组分和B组分按照2:1的质量比混合即可;其中A组分的制备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双组份环氧鳞片状锌粉底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各重量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性双组份环氧鳞片状锌粉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改性多元胺固化剂密度为1.01g/ml,固体份≥68%,活泼氢当量300eq/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性双组份环氧鳞片状锌粉底漆,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祥胡基如何文明王红梅王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广田环保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