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96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7
本技术公开了自旋搅拌装置,应用在气体过滤装置技术领域,本技术通过设置进风管将气体通入外壳内腔中,由于进风管的安装位置相互错开,当气流通过进风管进入外壳后,会吹向扇叶,扇叶转动的同时会将外壳内腔中的气流进行搅拌混合,两侧的进风口同时进风也能够提高扇叶的旋转效率,且该步骤并不需要电动机进行主动的驱动,降低了装置的耗能,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大量的样气与空气进入外壳内腔后受到混合,气流会通过阀体进入出气仓中,直至外壳内腔中的气压逐渐降低,无法达到推开阀芯的阈值,此过程可以大大提高空气与样气在外壳内腔中的混合时间,保证了出气仓中样气与空气的混合质量,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气体过滤,特别涉及自旋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气体过滤实验过程中,主要需要测试实验滤芯对有害气体的过滤效果,通常是通过按照添加一定比例浓度的样气与空气混合后通过实验滤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样气是通过细小管道由钢瓶输送而来,样气由于密度、温度、流速等因数与空气存在不同,导致样气输送到管道不能及时分散开与空气混合,其结果导致实验滤芯过滤气体存在不均匀,从而影响过滤效果,使其得出的实验结果存在偏差。

2、目前,公告号为:cn217041904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组件和固定组件,过滤组件的下端连接固定组件,过滤组件的上端设置有进气空气滤清器、负压表和排气单向阀;过滤组件包括外筒、内筒和内管,内筒设置在外筒的内部,内管设置在内筒的内部。本技术提供一种气体过滤装置,本装置通过设置过滤组件通过连通器原理有效的阻绝了空气中杂质进入到设备当中,大幅度地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更换率。

3、但是上述装置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现有的两种或多种气体混合时,一般是将气体输送至同一管道内部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旋搅拌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腔顶部的中心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的表面环形排列连接有扇叶(3),所述外壳(1)左侧的前部和右侧的后部均连通有进风管(4),所述外壳(1)内腔的中部栓接有第一分隔板(5),所述第一分隔板(5)底部的外侧栓接有第二分隔板(6),且第二分隔板(6)的外侧与外壳(1)的内侧栓接,所述第二分隔板(6)和第一分隔板(5)之间开设有出气仓(7),所述第二分隔板(6)的表面排列栓接有阀体(8),所述阀体(8)内侧的下部卡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中心栓接有限位环(10),所述限位环(1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自旋搅拌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腔顶部的中心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的表面环形排列连接有扇叶(3),所述外壳(1)左侧的前部和右侧的后部均连通有进风管(4),所述外壳(1)内腔的中部栓接有第一分隔板(5),所述第一分隔板(5)底部的外侧栓接有第二分隔板(6),且第二分隔板(6)的外侧与外壳(1)的内侧栓接,所述第二分隔板(6)和第一分隔板(5)之间开设有出气仓(7),所述第二分隔板(6)的表面排列栓接有阀体(8),所述阀体(8)内侧的下部卡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中心栓接有限位环(10),所述限位环(1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顶部栓接有阀芯(12),且阀芯(12)的底部与阀体(8)的顶部插接,所述固定杆(9)的顶部栓接有拉簧(13),且拉簧(13)的顶部与阀芯(12)的底部栓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左侧的中部连通有出风管(14),且出风管(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倍卡福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