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灌装装药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992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炮孔装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灌装装药施工方法;通过在输药胶管靠近出药口处的外圆周面沿出药方向依次布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当输药胶管伸入炮孔底部进行输药时,药面会依次没过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当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差减小至设定的阈值时,说明药面没过了第一温度传感器,以此作为提升输药胶管的触发信号,当提升至药面仅没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时,使得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差大于预设的阈值,能够准确地获取炮孔内药面的实际高度,根据实际高度控制输药胶管的提升,使输药胶管的出药口端始终埋入药面适宜的深度范围,确保装药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炮孔装药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灌装装药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爆破工程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装药主要是将输药胶管放入炮孔,泵送乳化炸药,采用流量计计量装药速度,通过人工设置参数控制拉提输药胶管速度来匹配装药速度,为保证装药质量,一般应使输药胶管口埋入现场混装乳化炸药0.4~0.6m范围内,由于炮孔为盲孔,无法通过视觉直接观测输药胶管口埋入炮孔的深度;若匀速提拉输药胶管,当炮孔孔壁存在破碎、裂隙和溶洞等情况,炮孔内的装药位置不会匀速上升,致使炮孔内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装药面上升速度实际值与计算值不一致,难以保证输药胶管在装药过程中保持一个较为合适、精确的埋入深度,导致装药过程中出现断药、装药高度控制不当及填塞长度不够等不良情况,导致孔口大块过多,及盲炮、飞石失控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灌装装药施工方法,使得在乳化炸药在灌装装药施工时,保证输药胶管管口始终埋入装药面特定的深度,确保装药质量。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灌装装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输药胶管,所述输药胶管靠近出药口处的外圆周面沿出药方向依次布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灌装装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装药施工方法还包括:根据炮孔深度、炮孔孔径和装药速度,计算炮孔内的预计药面高度H1,根据输药胶管的实际提升高度以及ΔT计算炮孔内的实际药面高度H2,计算实际药面高度H2与预计药面高度H1的高度差ΔH;若ΔH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判断炮孔孔壁破碎、裂隙、孔内孔径异常或溶洞的异常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灌装装药施工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灌装装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输药胶管,所述输药胶管靠近出药口处的外圆周面沿出药方向依次布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灌装装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装药施工方法还包括:根据炮孔深度、炮孔孔径和装药速度,计算炮孔内的预计药面高度h1,根据输药胶管的实际提升高度以及δt计算炮孔内的实际药面高度h2,计算实际药面高度h2与预计药面高度h1的高度差δh;若δh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判断炮孔孔壁破碎、裂隙、孔内孔径异常或溶洞的异常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灌装装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为圆环形,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嵌设于输药胶管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保国王南焰刘瑶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民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