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顶盖及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809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6
本技术涉及电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芯顶盖及电芯。电芯顶盖包括光铝片、极柱以及上塑胶,且上塑胶设置于光铝片的顶侧;光铝片上设置有第一极柱通孔,上塑胶上设置有第二极柱通孔,极柱依次穿过第一极柱通孔和第二极柱通孔、且与上塑胶固定连接;参见图3,第一极柱通孔的边缘包括第一弧形段和第一直线段,第一弧形段和第一直线段首尾相接,形成第一极柱通孔,极柱的形状与第一极柱通孔的形状适配,以限制极柱相对于光铝片产生转动。光铝片利用自身的第一极柱通孔的形状即可实现对极柱的限制作用,无需在光铝片上设置额外的防扭转结构,故能够降低光铝片的结构复杂度,进而降低电芯顶盖的结构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芯,特别涉及一种电芯顶盖及电芯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的储能电芯顶盖包括极柱、上塑胶、光铝片等结构,其中,光铝片开设有极柱通孔,上塑胶位于光铝片的极柱通孔的上方,极柱穿过光铝片的极柱通孔且与上塑胶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极柱和上塑胶相对于光铝片产生相互转动进而引起储能电芯的使用安全问题,通常会在光铝片上设置额外的防扭转结构来防止转动,然而在光铝片上设置额外的防扭转结构,会增加光铝片的结构复杂度,进而增加电芯顶盖的结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顶盖,以降低其结构的复杂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芯顶盖,包括光铝片、极柱以及上塑胶,且所述上塑胶设置于所述光铝片的顶侧;所述光铝片上设置有第一极柱通孔,所述上塑胶上设置有第二极柱通孔,所述极柱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极柱通孔和所述第二极柱通孔、且与所述上塑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极柱通孔的边缘包括第一弧形段和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一直线段首尾相接,形成所述第一极柱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光铝片、极柱以及上塑胶,且所述上塑胶设置于所述光铝片的顶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通孔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弧形段和多个所述第一直线段,且各所述第一弧形段和各所述第一直线段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通孔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直线段的数量为偶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通孔上的各所述第一直线段两两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一直线段的数量相同,且各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光铝片、极柱以及上塑胶,且所述上塑胶设置于所述光铝片的顶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通孔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弧形段和多个所述第一直线段,且各所述第一弧形段和各所述第一直线段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通孔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直线段的数量为偶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通孔上的各所述第一直线段两两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一直线段的数量相同,且各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弧长相同,各所述第一直线段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过流部和沿其轴向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