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多通道微流控混合设备制造纳米药物的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1、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指使用微管道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现有技术专利技术的微流控混合设备的核心结构一般采用两个进样通道管线,将两种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输送到微流控混合部位核心结构处进行混合,微流控混合部位核心结构可设计成不同的流道结构,使流经的液体以湍流、层流或者对撞的方式实现混合,实现化学微反应或制备得到纳米制剂,如脂质体、脂质纳米粒、核壳纳米粒、plga纳米粒、胶束、纳米乳剂等粒径在纳米和微米级别的制剂。
2、现有技术中,微流控混合部位核心结构内不同流体的混合一般通过液体流经截面变化或多角度曲折的流道时发生的自由扩散或湍流混合来实现。自由扩散或湍流混合的效率均与混合溶液间的接触比表面积成正相关。由于微流控的微混合结构尺寸较小,混合结构的长度有限,采用微流控进行混合时,两相甚至是多相液体需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均匀混合,以获得粒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多通道微流控混合设备制造纳米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混合溶液A采用多通道方式向待混合溶液B中通入进行混合,然后经二次混合得到纳米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为2~100条通道;所述多通道,通道的内径为0.0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混合溶液A、待混合溶液B分别选自脂质溶液、水相溶液;其中,所述脂质溶液为包括可离子脂质化合物和/或带正电荷的脂质化合物;所述水相溶液为包括水溶性活性药物成分的PH值为3.0~7.0的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多通道微流控混合设备制造纳米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混合溶液a采用多通道方式向待混合溶液b中通入进行混合,然后经二次混合得到纳米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为2~100条通道;所述多通道,通道的内径为0.0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混合溶液a、待混合溶液b分别选自脂质溶液、水相溶液;其中,所述脂质溶液为包括可离子脂质化合物和/或带正电荷的脂质化合物;所述水相溶液为包括水溶性活性药物成分的ph值为3.0~7.0的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待混合溶液a流速与步骤2的待混合溶液b流速的流速比(ml/min)为0.1:1~1: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待混合溶液a流速与步骤2的待混合溶液b流速的流速总和为20~2000ml/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微流控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威斯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