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347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3
本技术涉及冷凝器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包括换热壳体,换热壳体的两端安装有管板和封头,换热壳体内安装有多根平行的换热管,其中一侧的封头上安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换热管包括上层换热管和下层换热管,在上层换热管与下层换热管之间设置有多块引流板,并将凝液导向换热壳体的底部,避免凝液在换热管的表面形成液膜而影响换热的效率;换热壳体内的底部设有过冷盒,制冷剂的凝液自盒体的两端进入盒体内,下层换热管中的下方的部分换热管穿过过冷盒,充分利用与进水管连接的换热管的冷量,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凝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1、壳管式冷凝器一般由壳体和换热管两部分组成,壳体是一个密闭的容器,内部装有换热管,换热管两端通过管板与壳体相连。高温的气体进入壳体,经过换热管表面,与换热管内部的流动冷却介质进行换热,在换热管外表面发生液化,凝结成液体后由筒体下部的出液管流出。

2、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壳体时,由于压力高流速快,会对入口的换热管形成一定的冲击,造成管束震荡,影响入口处冷凝管的使用寿命。高温气体在进入冷凝器后会迅速与换热管内部载冷剂进行换热,气体在换热管表面发生液化,凝结成液滴往下落,上部的冷凝液体滴到下部的换热管上会在其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液膜。这会导致高温气体与换热管表面接触不充分,从而影响换热的效果。液体在冷凝器底部汇集之后经出口排出冷凝器。由于冷却水进水口温度最低,所以最好的换热区域在进水端,即冷凝器壳体的底部,若凝液由离进水端较远的出口直接流出,会影响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壳管式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冷凝液在换热管表面形成液膜以及凝液排出过快等因素对换热效率的影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包括换热壳体,换热壳体的两端安装有管板和封头,换热壳体内安装有多根平行的换热管,其中一侧的封头上安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各所述的封头内安装有隔板,在封头内形成冷却水换向腔室,所述换热管的两端穿过对应的管板并于对应的换向腔室联通,冷却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封头和换热管内,经过两侧封头内的隔板换向依次流经所有换热管后自出水管流出,完成冷却水循环;所述换热壳体的顶部设有制冷剂进气口,换热壳体的底部设有制冷剂出液口,高温的制冷剂蒸汽进入壳体后与换热管换热后冷凝,冷凝的制冷剂自制冷剂出液口排出,完成制冷剂换热循环;所述换热管包括上层换热管和下层换热管,在上层换热管与下层换热管之间设置有多块引流板,所述引流板沿换热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引流板包括导向坡面以及导向垂面,所述导向坡面承接上层换热管冷凝后的凝液,并将凝液向导向垂面引导,所述导向垂面位于下层换热管的间隙间,并将凝液导向换热壳体的底部。

4、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壳体内安装有进气挡板,所述进气挡板设置于制冷剂进气口与换热管之间,进气挡板水平设置并与换热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壳体内的底部设有过冷盒,所述过冷盒包括盒体以及盒体内部的多块折流板,所述盒体的两端开口,盒体沿换热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盒体的前、后侧面的底面与换热壳体的内壁焊接固定,制冷剂的凝液自盒体的两端进入盒体内,下层换热管中的下方的部分换热管穿过过冷盒。

6、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竖直设置,多块所述的折流板在盒体间隔上下错位,在盒体内形成折线通道。

7、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板的导向垂面的底部焊接与盒体的顶面。

8、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剂出液口位于换热壳体内侧。

9、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剂出液口靠近进水管一侧。

10、再进一步地,所述封头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封头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11、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2、通过设置进气挡板,将高压高温的气体向两侧分布后再向下与换热管换热,避免气体对换热管的冲击而影响其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引流板,将凝液导引后自换热管的竖直间隙内直接向换热器的底部汇集,避免凝液在换热管的表面形成液膜而影响换热的效率;通过在换热壳体内的底部设置过冷盒,凝液强制经过过冷盒并于穿过过冷盒的底部换热管换热,充分利用与进水管连接的换热管的冷量,提高换热效率,在相同的制冷剂出液温度下,利用过冷盒可以减少换热管的使用数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包括换热壳体,换热壳体的两端安装有管板和封头,换热壳体内安装有多根平行的换热管,其中一侧的封头上安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各所述的封头内安装有隔板,在封头内形成冷却水换向腔室,所述换热管的两端穿过对应的管板并于对应的换向腔室联通,冷却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封头和换热管内,经过两侧封头内的隔板换向依次流经所有换热管后自出水管流出,完成冷却水循环;所述换热壳体的顶部设有制冷剂进气口,换热壳体的底部设有制冷剂出液口,高温的制冷剂蒸汽进入壳体后与换热管换热后冷凝,冷凝的制冷剂自制冷剂出液口排出,完成制冷剂换热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上层换热管和下层换热管,在上层换热管与下层换热管之间设置有多块引流板,所述引流板沿换热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引流板包括导向坡面以及导向垂面,所述导向坡面承接上层换热管冷凝后的凝液,并将凝液向导向垂面引导,所述导向垂面位于下层换热管的间隙间,并将凝液导向换热壳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体内安装有进气挡板,所述进气挡板设置于制冷剂进气口与换热管之间,进气挡板水平设置并与换热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体内的底部设有过冷盒,所述过冷盒包括盒体以及盒体内部的多块折流板,所述盒体的两端开口,盒体沿换热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盒体的前、后侧面的底面与换热壳体的内壁焊接固定,制冷剂的凝液自盒体的两端进入盒体内,下层换热管中的下方的部分换热管穿过过冷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竖直设置,多块所述的折流板在盒体间隔上下错位,在盒体内形成折线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的导向垂面的底部焊接与盒体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出液口位于换热壳体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出液口靠近进水管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封头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包括换热壳体,换热壳体的两端安装有管板和封头,换热壳体内安装有多根平行的换热管,其中一侧的封头上安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各所述的封头内安装有隔板,在封头内形成冷却水换向腔室,所述换热管的两端穿过对应的管板并于对应的换向腔室联通,冷却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封头和换热管内,经过两侧封头内的隔板换向依次流经所有换热管后自出水管流出,完成冷却水循环;所述换热壳体的顶部设有制冷剂进气口,换热壳体的底部设有制冷剂出液口,高温的制冷剂蒸汽进入壳体后与换热管换热后冷凝,冷凝的制冷剂自制冷剂出液口排出,完成制冷剂换热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上层换热管和下层换热管,在上层换热管与下层换热管之间设置有多块引流板,所述引流板沿换热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引流板包括导向坡面以及导向垂面,所述导向坡面承接上层换热管冷凝后的凝液,并将凝液向导向垂面引导,所述导向垂面位于下层换热管的间隙间,并将凝液导向换热壳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体内安装有进气挡板,所述进气挡板设置于制冷剂进气口与换热管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风雷叶剑波洪建军王秋兰谈青松吴海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世林博尔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