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333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涉及重型车辆变速器领域,包括:单排式汇流行星排,输入轴,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四个离合器,两个制动器。利用模块化的双态逻辑变速单元以及串联组合式的结构高效实现挡位模式的增减,以实现传动比大范围的变化;选用单排汇流机构以减少变速系统结构的复杂度,并通过换挡元件以及变量泵排量比的调控解决单排汇流机构难以实现多段无级变速的问题;通过优选变量泵排量的正负变化以及变化范围即通过限定液压传动部分对应输入的转速以及转向,避免汇流机构循环功率现象,提高汇流机构输出功率以及变速系统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型车辆变速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关键产业的机械化和智能化,工程、农业以及军用等领域的重型车辆种类愈加丰富、运用愈加广泛、技术需求愈加先进。

2、不同种类的重型车辆对于变速系统的要求不尽相同。为了满足重型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驾驶员的操作便利性,目前应用于重型车辆的先进变速器主要有: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有级式)、动力换挡变速器(pst,有级式)、双态逻辑变速器(blt,有级式)、静液压传动变速器(hst,无级式)以及液压机械无级分流式变速器(hmcvt,无级式)。其余类型变速器例如全自动液力变速器(a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以及金属带式无级自动变速器(cvt)等,由于自身的传动特性、负载、成本、可靠性、尺寸以及结构复杂度等原因无法满足各种类重型车辆的使用需求。

3、在目前重型车辆使用的变速器中,amt段位数较少且无法实现无级变速及动力换挡;pst段位数多且可以实现动力换挡但同样无法实现无级变速;blt挡位数多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换挡顿挫,提高换挡平顺性,但结构复杂无法实现无级变速;hst具有传动转矩大,体积较小,启动快等优势,但由于高效率区窄,传动效率不高。

4、目前经典的hmcvt可以实现无级变速,其通过齿轮对将动力源输出的动力分为两路,一路通过静液压传动实现无级变速,另一路则通过齿轮对以及行星齿轮机构与之汇流,最终通过行星齿轮机构或者齿轮对将动力输出,在动力传递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湿式离合器实现不同段位的无级变速,以及不同段位之间的动力换段。汇流机构将机械传动部分与液压传动部分进行功率流的耦合,在拥有液压传动部分无级调速与承受大负载特性的同时,通过与机械传动部分的耦合提高了变速系统整体的传动效率。

5、经典的hmcvt汇流机构大多采用双排行星齿轮机构,单排汇流机构难以实现多段位之间的配合。双排汇流机构通过前架后圈(即将前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与后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固结)或前圈后架的结构,实现了功率的耦合,但同时该结构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以及行星齿轮机构的加工难度。

6、经典hmcvt通过变量泵斜盘倾角的变化改变排量比实现速比的无级变化,后续通过对应的换段执行器进行换段,其中一个段位对应了一个换段执行器,为了获取较大的传动比范围,往往导致变速器换段执行器较多使系统结构变的复杂,并且后续增加段位不便。

7、经典的hmcvt变量泵的排量比的变化往往从ε2(所选最大排量比)至ε1(所选最小排量比),再由ε1变至ε2。汇流机构是一个含有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差动轮系,当差动轮系中的两个输入部件输入特定的转速、转向时会出现循环功率现象,降低汇流机构输出功率以及变速系统整体效率。

8、有鉴于此,如何减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复杂度、实现单排汇流机构实现多段位配合、在增加段位以获得大范围传动比的同时减少系统复杂度、解决汇流机构存在循环功率问题,进一步提高变速系统整体效率的变速器,是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包括:

3、汇流行星排,所述汇流行星排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啮合连接的汇流行星排中心轮、汇流行星排行星架和汇流行星排齿圈;

4、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分别通过第一齿轮对、第一传动轴和第二齿轮对与所述汇流行星排行星架传动连接;通过泵前齿轮对、变量泵、定量马达、马达后齿轮对和第二传动轴与所述汇流行星排中心轮传动连接;

5、第一行星排,所述汇流行星排齿圈通过第三传动轴与第一行星排传动连接;

6、第二行星排,所述第一行星排与第二行星排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排与至少两个离合器传动连接,所述离合器与输出轴传动连接;

7、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子系统的传动比为ihm:

8、

9、式中:k0=汇流行星排齿圈齿数÷汇流行星排中心轮齿数;

10、i01为第一齿轮对传动比;

11、i02为第二齿轮对传动比;

12、ip为泵前齿轮对传动比;

13、im为马达后齿轮对传动比;

14、ε为变量泵排量比;

15、k0、i01、i02、ip、im为定量,ε为变量且变化范围为[-1,0],ihm能够无级变化。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啮合连接第一行星排中心轮,第一行星排行星架和第一行星排齿圈;

17、所述第一行星排中心轮与所述第三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排中心轮通过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一行星排齿圈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排齿圈与第一制动器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能够制动所述第一行星排齿圈。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啮合连接第二行星排中心轮,第二行星排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排齿圈;

19、所述第一行星排行星架通过第四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行星排中心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排中心轮通过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行星排齿圈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排齿圈与第二制动器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能够制动所述第二行星排齿圈。

20、进一步的,还包括:

21、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二行星排行星架通过第五传动轴与所述第三离合器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离合器通过第三齿轮对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

22、第四离合器,所述第二行星排行星架通过第五传动轴与所述第四离合器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离合器通过第四齿轮对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

23、进一步的,当第一制动器分离、第一离合器结合、第二制动器结合、第二离合器分离、第三离合器结合、第四离合器分离时,变速器处于前进段位的前进段一;

24、当第一制动器分离、第一离合器结合、第二制动器结合、第二离合器分离、第三离合器分离、第四离合器结合时,变速器处于前进段位的前进段二;

25、当第一制动器分离、第一离合器结合、第二制动器分离、第二离合器结合、第三离合器结合、第四离合器分离时,变速器处于前进段位的前进段三;

26、当第一制动器分离、第一离合器结合、第二制动器分离、第二离合器结合、第三离合器分离、第四离合器结合时,变速器处于前进段位的前进段四;

27、当第一制动器结合、第一离合器分离、第二制动器结合、第二离合器分离、第三离合器结合、第四离合器分离时,变速器处于后退段位的后退段一;

28、当第一制动器结合、第一离合器分离、第二制动器结合、第二离合器分离、第三离合器分离、第四离合器结合时,变速器处于后退段位的后退段二;

29、当第一制动器结合、第一离合器分离、第二制动器分离、第二离合器结合、第三离合器结合、第四离合器分离时,变速器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啮合连接第一行星排中心轮(22),第一行星排行星架(9)和第一行星排齿圈(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啮合连接第二行星排中心轮(13),第二行星排行星架(12)和第二行星排齿圈(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段位中,最大变速器传动比和最小变速器传动比之间的比值为q,在同一段位、相邻的段位中,同样的变量泵排量比对应的变速器传动比之间的比值q1=q。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啮合连接第一行星排中心轮(22),第一行星排行星架(9)和第一行星排齿圈(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8段式双态逻辑-功率分流组合式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啮合连接第二行星排中心轮(13),第二行星排行星架(12)和第二行星排齿圈(20);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准李文杰杨梦晨邢杰塔米拉刘伟强叶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