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303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其包括第一盖板,与第一盖板相对设置的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并位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减振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盖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可相互配合,以使减震器可任一测取X、Y、Z方向的减振能力;设置在第一盖板上的第一限位结构和设置在第二盖板上的第二限位结构可以限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相对振动的方向,从而使减振器可任一测取X、Y、Z方向的减振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器,特别涉及一种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


技术介绍

1、由于车辆行驶路面坎坷不平,车载设备行进间伴随着颠簸,且抖动随机不可预测,所承载的设备工作时经常由于抖动使信号中断,造成信号丢失。传统减振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设备的工作稳定性,但减振能力相对有限。车载设备欲突破平台振动等因素影响,迫切需要开展不同减振器的振动试验,以研发适用范围广、减振能力强的减振材料及型式,例如4d打印智能减振等。通过对减振新方法、新材料和新器件的应用研究,有望满足未来高精度设备的发展趋势,提升车载设备的效能。

2、现有减振器的减振模块不便于替换,每次更换均需要根据减振上下接口设计减振的型式。而随着车载设备对减振需求的提升,减振试验量大大增加。每种减振单独设计接口使得设计工作量增大,也会导致材料的浪费。并且,由于现有的减振器没有限位装置,安装后单独测取某方向的减振能力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减振器没有限位装置,安装后单独测取某方向的减振能力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该减震器设置在振源与需要减振的设备之间,其包括:第一盖板,与第一盖板相对设置的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并位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减振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盖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可相互配合,以使减震器可任一测取x、y、z方向的减振能力。

3、进一步,减振模块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可拆卸连接。

4、进一步,减振模块靠近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均开设有与螺纹孔对应的通孔,减振模块通过螺栓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可拆卸连接。

5、进一步,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盖板上的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可沿z方向进行滑动,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之间形成有夹角,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与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对应的插槽。

6、进一步,插槽为一字槽,插槽的长度大于对应的第一插板或第二插板的长度。

7、进一步,还包括可在第一盖板上沿z方向进行滑动的第三插板,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与第三插板对应的一字插槽且该一字插槽的长度大于第三插板的长度,第三插板与第一插板相互平行。

8、进一步,还包括可在第一盖板上沿z方向进行滑动的第四插板,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与第四插板对应的一字插槽且该一字插槽的长度大于第四插板的长度,第四插板与第二插板相互平行。

9、进一步,第一盖板上设置有导向部件,导向部件为第一、二、三、四插板提供导向作用,以使第一、二、三、四插板沿z方向进行移动。

10、进一步,导向部件为设置在第一盖板上与第一二、三、四插板对应的四个导向块,导向块均开设有在z方向上延伸的导向通槽,第一、二、三、四插板通过导向通槽与导向块滑动连接。

11、进一步,导向块与第一盖板可拆卸连接,第一、二、三、四插板通过导向块与第一盖板可拆卸连接。

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置在第一盖板上的第一限位结构和设置在第二盖板上的第二限位结构可以限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相对振动的方向,从而使减振器可任一测取x、y、z方向的减振能力。

1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该减震器设置在振源与需要减振的设备之间,包括第一盖板,与第一盖板相对设置的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并位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减振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盖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可相互配合,以使减震器可任一测取X、Y、Z方向的减振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减振模块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减振模块靠近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均开设有与螺纹孔对应的通孔,减振模块通过螺栓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盖板上的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可沿Z方向进行滑动,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之间形成有夹角,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与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对应的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插槽为一字槽,插槽的长度大于对应的第一插板或第二插板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在第一盖板上沿Z方向进行滑动的第三插板,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与第三插板对应的一字插槽且该一字插槽的长度大于第三插板的长度,第三插板与第一插板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在第一盖板上沿Z方向进行滑动的第四插板,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与第四插板对应的一字插槽且该一字插槽的长度大于第四插板的长度,第四插板与第二插板相互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盖板上设置有导向部件,导向部件为第一、二、三、四插板提供导向作用,以使第一、二、三、四插板沿Z方向进行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导向部件为设置在第一盖板上与第一二、三、四插板对应的四个导向块,导向块均开设有在Z方向上延伸的导向通槽,第一、二、三、四插板通过导向通槽与导向块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导向块与第一盖板可拆卸连接,第一、二、三、四插板通过导向块与第一盖板可拆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该减震器设置在振源与需要减振的设备之间,包括第一盖板,与第一盖板相对设置的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并位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减振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盖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可相互配合,以使减震器可任一测取x、y、z方向的减振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减振模块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减振模块靠近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均开设有与螺纹孔对应的通孔,减振模块通过螺栓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盖板上的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可沿z方向进行滑动,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之间形成有夹角,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与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对应的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用可限位的4d减振模块化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插槽为一字槽,插槽的长度大于对应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遇超薛向尧黄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