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饰面刨花板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287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饰面刨花板的制备工艺,通过将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酰胺聚合乳化,得到改性乳液,再将刨花与改性乳液混合并热压成型,将有机抗菌和无机抗菌结合,在细菌接触到饰面刨花板时,能够迅速吸附细菌,并破坏细菌细胞膜,使得细菌细胞内部的蛋白质泄露,达到细菌死亡效果,同时表面的二氧化钛受到光照,电子就可从价带激发到导带,同时在价带产生相应的空穴,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与空穴发生分离,迁移到表面的不同位置发生反应,生成的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能与细菌内的有机物反应杀死细菌,与传统的有机抗菌剂相比不会出现析出,保证了抗菌效果的持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刨花板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饰面刨花板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时代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并且对于木材以及木制品的需求从数量到品质都在不断增加,木制品生产面临着木材资源紧张的困境,刨花板是一种非结构化的板材,由木材加工剩余物、小直径木材或来自非木质植物的纤维材料,经加工成碎片或刨花,并与粘合剂混合热压而成的板材,刨花板以抗弯强度高不易产生形变,使用性能优越、表面耐磨、耐高温、易打理、耐酸碱腐蚀、耐污渍、附加值高及纹理多样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具、地板、门、装饰墙板、台面等领域。刨花板的广泛使用降低了天然材的消耗,提升了木材的综合价值,但现有的刨花板无抗菌性,导致刨花板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饰面刨花板的制备工艺,解决了现阶段饰面刨花板抗菌效果差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抗菌饰面刨花板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将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饰面刨花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饰面刨花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酰胺的用量比为3:13.28:7.55:2.68,乳化剂OP-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去离子水和单体悬浮液的用量比为1.2g:0.5g:100mL:26.51g,过硫酸钾的用量为单体悬浮液质量分数的0.1-0.3%,刨花和改性乳液的质量比为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饰面刨花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饰面刨花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饰面刨花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酰胺的用量比为3:13.28:7.55:2.68,乳化剂op-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去离子水和单体悬浮液的用量比为1.2g:0.5g:100ml:26.51g,过硫酸钾的用量为单体悬浮液质量分数的0.1-0.3%,刨花和改性乳液的质量比为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饰面刨花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饰面刨花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1所述的钛酸四丁酯、乙酸和正丙醇的体积比为1:1:7,改性壳聚糖、去离子水和混合液的用量比为1g:7ml:9m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饰面刨花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2所述的改性基体、乙醇和kh570的用量比为2g:50ml:0.05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明亮葛立军杨忠华苏小营张兰芬霍子微李晓升单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寿光市鲁丽木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