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应用于石墨粉筛分领域的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石墨坩埚回收的过程中,需要对坩埚进行破碎筛分,筛分通常用到震动筛,振动筛的筛网在工作时,石墨颗粒是由筛网的中心向筛网的边缘扩散的,小颗粒通过筛网,大颗粒向筛网的边缘移动,若小颗粒的数量较少,则在筛网的中心处小颗粒就已经筛分完毕,这时边缘处的筛网不起到筛分的作用,导致筛网的筛分效率低,且大颗粒沿着筛网的边缘跳动排出,降低了边缘筛网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导致筛网的筛分效率低,且大颗粒沿着筛网的边缘跳动排出,降低了边缘筛网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粉碎:石墨坩埚废料投入对辊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形成石墨粉;
4、s2、筛分:石墨粉通过筛分装置筛除大颗粒石墨粉,保留小颗粒石墨粉;
5、s3、生产:石墨粉与煅烧石油焦、煤沥青等混料,然后进行焙烧成型;
6、筛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筛箱,筛箱与底座之间通过减震弹簧固定连接,筛箱的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震动电机,筛箱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筛箱顶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上分板,上分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立环,中立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内接圈,内接圈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内滤网,筛箱底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下分板
7、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筛箱靠近外接圈的侧壁开设有上滑槽,外接圈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阻隔圈,阻隔圈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升降条,且升降条贯穿上滑槽并与之滑动连接。
8、作为本申请的再进一步改进,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伸缩杆,电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顶杆,连顶杆的顶端与升降条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电伸缩杆能够通过升降条带动外滤网向下或向上移动。
9、作为本申请的更进一步改进,上分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漏孔,多个漏孔位于外滤网的下侧。
10、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筛箱的外壁开设有下滑槽,下滑槽的内侧贯穿滑动连接有同步条,同步条的一端与连顶杆固定连接,同步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接杆。
11、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竖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外滤网相匹配的环形的堵板,堵板位于漏孔的下侧;当卡圈未与内接圈对接时,堵板与上分板靠近漏孔的底面相贴,此时从内滤网上脱落的大颗粒经过漏孔并通过粗排管排出,当卡圈与内接圈对接时,阻隔圈的底端与上分板相贴且堵板脱离上分板,此时经过外滤网筛分的小颗粒通过漏孔掉落至下分板上并排出。
12、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连顶杆和升降条之间、同步条和竖接杆之间均通过软连块固定连接,软连块为弹性材料制成;通过上述设置,避免升降条和竖接杆将震动传向连顶杆导致电伸缩杆震动,延长了电伸缩杆的使用寿命。
13、作为本申请的再一种改进,卡圈的内圈和内接圈的外圈均设置为锯齿状;通过上述设置,使卡圈和内接圈能更好的卡接在一起。
14、综上所述,通过内滤网和外滤网等装置的设置,筛分时,震动电机带动筛箱和内滤网产生震动,石墨粉通过进料口投放至内滤网的表面,小颗粒通过内滤网掉落至下分板的表面从细排管排出,大颗粒掉落至上分板的表面通过粗排管排出,当石墨粉中的小颗粒较多、内滤网无法完全筛除小颗粒时,卡圈向下移动与内接圈接触,此时石墨粉能够沿着外滤网移动继续筛出小颗粒,同理当小颗粒较少时,卡圈向上移动,避免了大颗粒沿着外滤网跳动对其造成损伤,通过上述设置,不仅提高了筛网的利用率,还降低了筛网因无效筛分带来的损伤,提高了筛网整体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箱(2)靠近外接圈(14)的侧壁开设有上滑槽(17),所述外接圈(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阻隔圈(23),所述阻隔圈(2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升降条(18),且升降条(18)贯穿上滑槽(17)并与之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伸缩杆(19),所述电伸缩杆(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顶杆(20),所述连顶杆(20)的顶端与升降条(18)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板(6)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漏孔(22),多个所述漏孔(22)位于外滤网(16)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箱(2)的外壁开设有下滑槽(24),所述下滑槽(24)的内侧贯穿滑动连接有同步条(25),所述同步条(25)的一端与连顶杆(2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接杆(2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外滤网(16)相匹配的环形的堵板(27),所述堵板(27)位于漏孔(22)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顶杆(20)和升降条(18)之间、同步条(25)和竖接杆(26)之间均通过软连块(21)固定连接,所述软连块(21)为弹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圈(13)的内圈和内接圈(8)的外圈均设置为锯齿状。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箱(2)靠近外接圈(14)的侧壁开设有上滑槽(17),所述外接圈(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阻隔圈(23),所述阻隔圈(2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升降条(18),且升降条(18)贯穿上滑槽(17)并与之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伸缩杆(19),所述电伸缩杆(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顶杆(20),所述连顶杆(20)的顶端与升降条(18)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可再生石墨的坩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板(6)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漏孔(22),多个所述漏孔(22)位于外滤网(16)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桥,王市伟,薛喜利,薛明虎,刘长青,孙跃军,陆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明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