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131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涉及可控震源振动泵维修技术领域,所述拆卸工具包括套管和设置在套管内部的内杆;所述套管包括主体部和膨胀部;所述内杆包括杆本体和膨胀头,所述膨胀头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杆本体的直径;所述拆卸工具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膨胀头伸出所述膨胀部,所述膨胀部的内径大于所述杆本体的直径且小于所述膨胀头的最大直径;在第二状态下,所述膨胀头位于所述膨胀部内且所述膨胀头与所述膨胀部的内壁抵紧,以使所述膨胀部沿径向向外扩张;本申请提供的拆卸工具有效降低了补油泵的拆卸难度,同时规避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尖嘴钳拆卸对补油泵造成的损伤,提高了维修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可控震源振动泵维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


技术介绍

1、可控震源是地震勘探中的一种地震信号激发源,由于其相对于井炮炸药施工具有安全、环保、高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等特性,受到广大地震勘探人员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公司“两宽一高”计划的进行,可控震源使用频率和负荷逐渐增大,可控震源振动泵的故障率也随之升高。

2、振动泵是可控震源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和能量来源,随着振动泵工作负荷的加大,振动泵泵头密封垫损坏越加频繁。在进行振动泵密封垫更换时,需要先拆卸振动泵补油泵。补油泵通常是一个内啮合齿轮组,拆卸中由于野外维修没有条件对振动泵进行长时间搁置控油,致使补油泵内部液压油不能沥干,振动泵补油泵加工精度很高加之内部液压油的存在,造成了振动泵补油泵拆卸困难,常常需要尖嘴钳用力夹住内啮合齿轮组的内齿轮强行拽出,由此往往造成补油泵外沿断面划痕,严重的造成补油泵内泄,流量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补油泵拆卸困难、容易造成补油泵内啮合齿轮组端面磨损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包括:

3、套管和设置在套管内部的内杆;

4、所述套管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置有膨胀部;

5、所述内杆包括杆本体和设置在杆本体一端的膨胀头,所述膨胀头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杆本体的直径;

6、所述拆卸工具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7、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膨胀头伸出所述膨胀部,所述膨胀部的内径大

8、于所述杆本体的直径且小于所述膨胀头的最大直径;

9、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膨胀头位于所述膨胀部内,且所述膨胀头与所述膨胀部的内壁抵紧,以使所述膨胀部沿径向向外扩张。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拆卸工具在使用时,将膨胀部放入补油泵的内外齿轮的间隙中,通过控制内杆的移动使膨胀头抵紧在膨胀部内,使膨胀部受到挤压发生形变向外扩张,从而涨紧在内外齿轮之间,方便施力将补油泵取出。

11、可选地,所述膨胀头的直径从靠近所述杆本体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杆本体的一端逐渐增大。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膨胀头的直径沿着远离杆本体的方向逐渐增大,使膨胀头的侧壁形成斜面,能够对膨胀头的移动进行导向,避免膨胀头在进入膨胀部的过程中发生卡塞。

13、可选地,所述主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膨胀部的外径,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膨胀部之间通过过渡部连接;所述过渡部的外径从靠近所述主体部一端向靠近所述膨胀部一端逐渐减小。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渡部,在拆卸工具使用时,过渡部可以抵靠在内啮合齿轮组的端面,实现对拆卸工具的定位,避免操作过程中拆卸工具来回晃动影响拆卸效率。

15、可选地,所述膨胀部包括多个沿所述过渡部周向间隔分布的膨胀片。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膨胀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力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当膨胀头进入膨胀部时,膨胀头会从中间向外周挤压膨胀片,使膨胀片发生形变向外扩张,进而使膨胀部的径向尺寸扩大,能够涨紧在补油泵的内啮合齿轮组的间隙中,方便施力将补油泵取出。

17、所述膨胀部包括三个膨胀片,三个所述膨胀片沿所述过渡部周向均匀分布。

18、可选地,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膨胀部的一端与所述杆本体远离所述膨胀头的一端螺纹连接。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拧动的方式可以实现内杆在套管内的轴向移动,进而通过调节内杆移动的距离可以方便调节膨胀头进入膨胀部的深度,

20、进而调节膨胀部向外扩张的幅度,确保膨胀部抵紧在内外齿轮的间隙中,使整个拆卸过程方便可控。

21、可选地,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膨胀部的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中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杆本体远离所述膨胀头的一端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杆部与所述杆本体同轴连接,所述螺栓与所述内螺纹孔尺寸匹配。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拧动螺栓即可带动杆本体在套管内沿轴向移动,从而可以调节膨胀头进入膨胀部的深度,实现对膨胀部膨胀幅度的控制,确保膨胀部抵紧在内外齿轮的间隙中,使整个拆卸过程方便可控。

23、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膨胀部的内径为8.65~9.15mm。

24、有益效果:

25、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包括套管和设置在套管内部的内杆;所述套管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置有膨胀部;所述内杆包括杆本体和设置在杆本体一端的膨胀头,所述膨胀头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杆本体的直径;所述拆卸工具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膨胀头伸出所述膨胀部,所述膨胀部的内径大于所述杆本体的直径且小于所述膨胀头的最大直径;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膨胀头位于所述膨胀部内,且所述膨胀头与所述膨胀部的内壁抵紧,以使所述膨胀部沿径向向外扩张。本申请提供的拆卸工具在使用时,将膨胀部放入补油泵的内外齿轮的间隙中,通过控制内杆的移动使膨胀头抵紧在膨胀部内,使膨胀部受到挤压发生形变向外扩张,从而涨紧在内外齿轮之间,方便施力将补油泵取出,降低了补油泵的拆卸难度,同时规避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尖嘴钳拆卸对补油泵造成的损伤,提高了维修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头的直径从靠近所述杆本体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杆本体的一端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膨胀部的外径,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膨胀部之间通过过渡部连接;所述过渡部的外径从靠近所述主体部一端向靠近所述膨胀部一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包括多个沿所述过渡部周向间隔分布的膨胀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包括三个膨胀片,三个所述膨胀片沿所述过渡部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膨胀部的一端与所述杆本体远离所述膨胀头的一端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膨胀部的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中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杆本体远离所述膨胀头的一端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杆部与所述杆本体同轴连接,所述螺栓与所述内螺纹孔尺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膨胀部的内径为8.65~9.15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头的直径从靠近所述杆本体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杆本体的一端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膨胀部的外径,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膨胀部之间通过过渡部连接;所述过渡部的外径从靠近所述主体部一端向靠近所述膨胀部一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包括多个沿所述过渡部周向间隔分布的膨胀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震源补油泵拆卸工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亮刘金中王津倪波马铁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