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薄壁回转体舱焊接装置及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12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一种大尺寸薄壁回转体舱焊接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包括芯轴、前端盖板、后端盖板、第一内撑和第二内撑,其中芯轴为中心定位轴,前端盖板、第一内撑、第二内撑和后端盖板依次通过间隙配合装配在芯轴上与回转体舱各部件径向定位,芯轴上、前端盖板的前端和后端盖板的后端分别设有对回转体舱各部件的轴向锁紧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通过该装置实现大尺寸战斗部舱部件的一次紧固定位,保证舱体焊接质量。还公开了装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焊接装置结构合理、装配工艺方便、定位精准、稳定可靠,能满足大尺寸薄壁回转体舱多部件的焊接定位,有效解决了大尺寸薄壁回转体舱焊接困难的难题,突破了多组件薄壁壳体焊接难控制问题,满足小批量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涉及一种大尺寸薄壁回转体舱焊接装置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战斗部是弹箭武器实现毁伤威力的终点效应部分,是各类导弹、航弹、火箭弹等弹箭武器的重要分系统,一般由薄壁回转体舱体及其他内容物组成。薄壁舱体作为战斗部的重要组件,主要起到承力和连接作用,但是从飞行和毁伤角度分析,舱体又属于消极重量,因此,战斗部舱体设计一般是在满足结构承力及连接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重量,多为大尺寸薄壁金属壳体,主要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

2、作为结构承力件,战斗部舱体对焊接接头的焊接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同时满足力学、质量及尺寸的要求。对于大尺寸薄壁多组件复杂工件的焊接,焊接工装设计是一项关键技术,既要确保焊前各工件组件准确定位、紧密配合,又要满足焊后工装顺利脱模取出,同时要保证焊接后产品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等。目前需要焊接的结构如图1所示,4组部件通过3条环焊缝焊接而成,其中第一部件1和第四部件4带内法兰,第二部件2与第三部件3均为具有曲母线外形的薄壁筒,在实际焊接过程中存在以下难点:

3、1、各组件不容易夹持固定,且对接接头易发生分离,导致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尺寸薄壁回转体舱焊接装置,回转体舱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前端盖板、后端盖板、作为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连接焊缝支撑盘的第一内撑和作为第二部件与第三部件的连接焊缝支撑盘的第二内撑,其中芯轴为中心定位轴,前端盖板、第一内撑、第二内撑和后端盖板依次通过间隙配合装配在芯轴上与回转体舱各部件径向定位,芯轴上、前端盖板的前端和后端盖板的后端分别设有对回转体舱各部件的轴向锁紧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薄壁回转体舱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为具有不同直径的台阶轴,第一内撑和第二内撑分别为具有中心孔的圆盘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尺寸薄壁回转体舱焊接装置,回转体舱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前端盖板、后端盖板、作为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连接焊缝支撑盘的第一内撑和作为第二部件与第三部件的连接焊缝支撑盘的第二内撑,其中芯轴为中心定位轴,前端盖板、第一内撑、第二内撑和后端盖板依次通过间隙配合装配在芯轴上与回转体舱各部件径向定位,芯轴上、前端盖板的前端和后端盖板的后端分别设有对回转体舱各部件的轴向锁紧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薄壁回转体舱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为具有不同直径的台阶轴,第一内撑和第二内撑分别为具有中心孔的圆盘状结构,芯轴与第一内撑配合的位置设有一台阶,第一内撑套设在芯轴上通过该台阶轴向锁紧,芯轴与第二内撑配合的位置后侧设有用于支撑第二内撑的环形凸台,在前端盖板与第二内撑之间连接设有长螺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尺寸薄壁回转体舱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撑的外周盘面一侧为与第一部件径向定位配合的圆柱段,另一侧为与第二部件内腔定位配合的圆锥段,在圆柱段靠近圆锥段的位置、支撑焊缝位置处嵌套紫铜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尺寸薄壁回转体舱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撑的外周盘面一侧为与第二部件径向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黄魁东石磊李亚哲陈展宏刘桂涛刘奕彤赵孔勋张跃梁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