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敷料性能检测,特别涉及一种模拟感染后创口动态变化过程中抗菌敷料抗菌性能的评价系统。
技术介绍
1、敷料是覆盖于创面,为创面提供机械保护屏障,用于吸收或引流创口分泌物,从而控制创面的微生物环境,能直接或间接促进创口愈合的医疗器械。医用敷料种类繁多,早期有纱布、棉垫等传统敷料。近年来随着对“湿润创口愈合”理论的认可,以及各类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快速发展,各类合成敷料、生物敷料等多种功能化、多样化的新型敷料得到广泛应用。
2、完整的皮肤自然呈酸性,ph值在4 - 6之间。皮肤损伤时,由于微血管的渗漏,创面的ph值增加,接近于有利于细菌感染的生理ph值(7.4)。发生感染后,ph值进一步升高,通常在7.5- 8.9之间,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长。创面环境中的ph值在创伤愈合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伤口微环境的基本参数之一,细胞内和细胞外的ph值在四个阶段内强烈影响细胞过程(酶活性、大分子合成、代谢物运输)和细胞周期过程(炎症、胶原形成和血管生成)。在临床上,不同的创面类型以及创面愈合的不同时期,创面感染的微生物类型及感染程度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敷料在动态模拟创口下的抗菌性能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通过微导管(4)连接在一起的注射模块和抗菌性能测试模块;所述抗菌性能测试模块包括覆盖于待测敷料(10)之上用于传导注射液的微流控传导芯片(7)、用于放置待测敷料(10)的培养皿(6)、箱体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孔(5)的恒温箱(9)和用于控制恒温箱(9)温湿度的恒温箱控制面板(8);所述注射模块包括多通道注射泵(1)、安装在多通道注射泵(1)的卡槽(14)中,用于载装不同pH值的测试液的注射器(3)和用于控制注射液流速及灌注量的注射泵控制面板(2);所述微流控传导芯片(7)与微导管(4)、注射器(3)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敷料在动态模拟创口下的抗菌性能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通过微导管(4)连接在一起的注射模块和抗菌性能测试模块;所述抗菌性能测试模块包括覆盖于待测敷料(10)之上用于传导注射液的微流控传导芯片(7)、用于放置待测敷料(10)的培养皿(6)、箱体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孔(5)的恒温箱(9)和用于控制恒温箱(9)温湿度的恒温箱控制面板(8);所述注射模块包括多通道注射泵(1)、安装在多通道注射泵(1)的卡槽(14)中,用于载装不同ph值的测试液的注射器(3)和用于控制注射液流速及灌注量的注射泵控制面板(2);所述微流控传导芯片(7)与微导管(4)、注射器(3)和培养皿(6)根据待测敷料(10)的数量进行配置,且成套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传导芯片(7)为长度和宽度分别是3cm和3cm,厚度为2mm的正方形薄片;所述正方形薄片的正中心位置开设有直径为2mm,深度为0.5mm的圆形凹槽状测试液入口(11);所述测试液入口(11)与所述微导管(4)的一端通过ab胶粘接紧密配合,并通过传导通道(12)与测试液出口(13)贯通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通道(12)为宽度为1mm,深度为1mm的液流通道,包括6条长度为1cm的长通道(12-1)和6条长度为0.5cm的短通道(12-2);所述长通道(12-1)和短通道(12-2)的头端与测试液入口(11)连接一体,并以测试液入口(11)为中心,呈辐射交叉状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长通道(12-1)的末端分裂为两路长度为0.25cm的微通道(12-3);每条所述微通道(12-3)和每条所述短通道(12-2)的尾端均贯通连接一个测试液出口(13);所述测试液出口(13)为开口朝向待测敷料(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胜娜,宋二然,丁阳阳,孟洁,赵盼,李丹杰,李菲,纪光前,程杰,白丹丹,王国锋,崔景强,吴灵,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驼人贝斯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