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料理机,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持料理机及食材料理设备。
技术介绍
1、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烹饪需求,手持料理机能够搭配不同的搅拌棒来使用,可以制作果汁、豆浆、果酱、干粉、刨冰、肉馅等食品,现有的手持料理机通过变速机构能够实现自动变速,该变速机构一般有两组行星变速机构组成,如中国专利cn203000636u所述的搅拌头,利用行星变速机构的原理实现两种转动方向相反、速度不同的输出转速,以使两种搅拌组件输出两种相应的工作转速,如今市场上的搅拌组件种类多样,手持料理机输出两种不同的转速无法满足多种搅拌组件的使用,不满足人们日常使用,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2、本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的料理机输出两种不同的转速无法满足多种搅拌组件的使用,不满足人们日常使用,用户使用体验较低的问题。
2、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手持料理机,包括手持机体,所述手持机体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驱动装置及与驱动装置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连接的输入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变速传动组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输入轴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部并与所述变速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部并与所述变速传动组件连接,通过所述输入轴使所述变速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以不同的转速转动。
3、由上所述的多功能手持料
4、由上所述的多功能手持料理机,所述第一行星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下部的第一齿座、与所述第一齿座啮合连接的第一行星轮组、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啮合连接的太阳轮及固定连接在第一行星轮组上的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二传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一行星轮组的下部,所述第一传动件位于所述太阳轮的下方且通过输入轴进行轴向移动并与太阳轮连接或分离,所述太阳轮下部设有周向间隔排列的限位块,第一传动件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卡接的卡块;通过所述输入轴带动第一传动件朝太阳轮方向移动并与太阳轮卡接,从而驱动太阳轮转动以使第一行星轮组转动并带动第一行星架转动,从而通过第二传动件带动第二连接部转动,使所述第二连接部输出第二工作转速。
5、由上所述的多功能手持料理机,所述第二行星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传动件外部的第二行星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行星架下部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啮合连接的第二行星轮组、及连接在所述壳体下部并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组啮合连接的第二齿座,所述变速传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齿座内的第三齿座,所述第三齿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行星架和第二行星轮组的下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三齿座内壁,第二传动件通过第一行星组件转动使得第二行星轮组转动,第二行星架跟随第二行星轮组转动并带动第三齿座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连接部转动,使第三连接部输出第三工作转速。
6、由上所述的多功能手持料理机,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轮组均包括多个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轮组中的行星轮分别等角分布在所述太阳轮和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外部。
7、由上所述的多功能手持料理机,所述变速传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下部的第三传动件及设于所述第三传动件下部的第四传动件,第四传动件设有位于上部的第一内腔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内腔,第三传动件置于第一内腔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二内腔中,所述第一传动件、第三传动件和第四传动件通过输入轴转动且能够沿输入轴进行轴向移动;所述第一行星组件与第一传动件之间设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使第一传动件复位。
8、本技术还公开了食材料理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手持料理机及与所述传动机构可拆卸连接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棒、第二搅拌棒、搅拌杯、第一搅蛋器和第二搅蛋器。
9、由上所述的食材料理设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外壁均设有间隔均匀分布的外齿牙,所述第三连接部内壁设有间隔均匀分布的内齿牙,所述第一搅拌棒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传动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所述第二搅拌棒通过第三连接部传动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所述搅拌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传动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所述第一搅蛋器和第二搅蛋器均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传动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
10、由上所述的食材料理设备,所述第一搅蛋器为单轴搅蛋器并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啮合的第二齿牙部,所述第二搅蛋器为双轴搅蛋器并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啮合连接的第三齿牙部,所述第二齿牙部中的齿牙数量少于所述第三齿牙部中的齿牙数量。
11、由上所述的食材料理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传动机构之间的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下部的按键、与所述按键连接的弹性件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按键下部并伸出外部的卡接部,各个搅拌组件的上部均设有与所述卡接部相配合卡接的卡槽,按压所述按键使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槽卡接固定或分离。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3、通过与所述输入轴连接的所述变速传动组件实现所述多功能手持料理机的自动变速,输出到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上形成多种输出转速,以匹配不同的搅拌组件所需的工作转速来使用,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既增加了手持料理机的功能性,还能够令人们使用更加便利,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手持料理机,包括手持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机体(1)包括壳体(11)、设于所述壳体(11)内的驱动装置(2)及与驱动装置(2)连接的传动机构(3),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电机(21)和与所述电机(21)连接的输入轴(22),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和变速传动组件(34),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输入轴(22)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外部并与所述变速传动组件(34)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33)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外部并与所述变速传动组件(34)连接,通过所述输入轴(22)使所述变速传动组件(34)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32)和所述第三连接部(33)分别以不同的转速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持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组件(341)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21)下部的第一齿座(3411)、与所述第一齿座(3411)啮合连接的第一行星轮组(3412)、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组(3412)啮合连接的太阳轮(3413)及固定连接在第一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手持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组件(342)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传动件(344)外部的第二行星架(342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行星架(3421)下部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344)啮合连接的第二行星轮组(3422)、及连接在所述壳体(11)下部并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组(3422)啮合连接的第二齿座(3423),所述变速传动组件(34)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齿座(3423)内的第三齿座(345),所述第三齿座(34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行星架(3421)和第二行星轮组(3422)的下部,所述第三连接部(33)设于所述第三齿座(345)内壁,第二传动件(344)通过第一行星组件(341)转动使得第二行星轮组(3422)转动,第二行星架(3421)跟随第二行星轮组(3422)转动并带动第三齿座(345)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连接部(33)转动,使第三连接部(33)输出第三工作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手持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组(3412)和所述第二行星轮组(3422)均包括多个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轮组(3412)和所述第二行星轮组(3422)中的行星轮分别等角分布在所述太阳轮(3413)和所述第二传动件(344)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持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传动组件(34)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传动件(343)下部的第三传动件(346)及设于所述第三传动件(346)下部的第四传动件(347),第四传动件(347)设有位于上部的第一内腔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内腔,第三传动件(346)置于第一内腔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1)位于第二内腔中,所述第一传动件(343)、第三传动件(346)和第四传动件(347)通过输入轴(22)转动且能够沿输入轴(22)进行轴向移动;所述第一行星组件(341)与第一传动件(343)之间设有复位件(348),所述复位件(348)用于使第一传动件(343)复位。
6.食材料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持料理机及与所述传动机构(3)可拆卸连接的搅拌组件(4),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第一搅拌棒(41)、第二搅拌棒(42)、搅拌杯(43)、第一搅蛋器(44)和第二搅蛋器(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材料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外壁均设有间隔均匀分布的外齿牙,所述第三连接部(33)内壁设有间隔均匀分布的内齿牙,所述第一搅拌棒(4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31)传动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3)上,所述第二搅拌棒(42)通过第三连接部(33)传动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手持料理机,包括手持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机体(1)包括壳体(11)、设于所述壳体(11)内的驱动装置(2)及与驱动装置(2)连接的传动机构(3),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电机(21)和与所述电机(21)连接的输入轴(22),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和变速传动组件(34),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输入轴(22)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外部并与所述变速传动组件(34)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33)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外部并与所述变速传动组件(34)连接,通过所述输入轴(22)使所述变速传动组件(34)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32)和所述第三连接部(33)分别以不同的转速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持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组件(341)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21)下部的第一齿座(3411)、与所述第一齿座(3411)啮合连接的第一行星轮组(3412)、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组(3412)啮合连接的太阳轮(3413)及固定连接在第一行星轮组(3412)上的第一行星架(3414),所述第二传动件(34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行星架(3414)和所述第一行星轮组(3412)的下部,所述第一传动件(343)位于所述太阳轮(3413)的下方且通过输入轴(22)进行轴向移动并与太阳轮(3413)连接或分离,所述太阳轮(3413)下部设有周向间隔排列的限位块(34131),第一传动件(343)设有与所述限位块(34131)配合卡接的卡块(3431);通过所述输入轴(22)带动第一传动件(343)朝太阳轮(3413)方向移动并与太阳轮(3413)卡接,从而驱动太阳轮(3413)转动以使第一行星轮组(3412)转动并带动第一行星架(3414)转动,从而通过第二传动件(344)带动第二连接部(32)转动,使所述第二连接部(32)输出第二工作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手持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组件(342)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传动件(344)外部的第二行星架(342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行星架(3421)下部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344)啮合连接的第二行星轮组(3422)、及连接在所述壳体(11)下部并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组(3422)啮合连接的第二齿座(3423),所述变速传动组件(34)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齿座(3423)内的第三齿座(345),所述第三齿座(34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行星架(3421)和第二行星轮组(3422)的下部,所述第三连接部(33)设于所述第三齿座(345)内壁,第二传动件(344)通过第一行星组件(341)转动使得第二行星轮组(3422)转动,第二行星架(3421)跟随第二行星轮组(3422)转动并带动第三齿座(345)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连接部(33)转动,使第三连接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