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946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传输及定位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及方法,包括有车辆数据库系统、一个及以上的车主移动终端、车体系统、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库系统,车主移动终端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车辆数据库系统建立信息连接后再与所述车体系统之间产生信息交互连接;在车体系统上设置有车辆感应装置和提醒信号触发装置;车体系统安装在车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及方法,通过车辆数据库系统、车主移动终端、车体系统、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库系统相互之间建立信息交互连接后,解决了在返回找车的过程中浪费过多的时间和忘记停车具体位置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传输及定位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目前,大多数的私家车已成为个人交通必备工具,当外出到达目的地时,车主会将车停在户外或室内的停车场中,在返回停车位置的时候,靠个人根据车体周围的环境记忆户外停车或室内停车场中停车的具体位置,但当户外的环境比较复杂或室内的停车场区域过大时,往往会在返回找车的过程中浪费过多的时间,尤其在室内停车场的区域内,会忘记停车的具体位置,但通过现在一般的导航很难定位停车场中具体的车位置,为解决上述缺陷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及方法,通过车辆数据库系统、车主移动终端、车体系统、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库系统相互之间建立信息交互连接后,解决了在返回找车的过程中浪费过多的时间和忘记停车具体位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及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大数据范围内可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包括有车辆数据库系统、一个及以上的车主移动终端、车体系统、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库系统,所述车主移动终端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车辆数据库系统建立信息连接后再与所述车体系统之间产生信息交互连接;在所述车体系统上设置有车辆感应装置和提醒信号触发装置;所述车辆数据库系统中包括有车体信息模块、车体功能及配置模块;所述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库系统通过车体系统连接车主移动终端;所述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库系统中包括信号地理位置采集与定位模块,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信息分析模块;所述信号地理位置采集与定位模块通过车辆感应装置与车主移动终端建立信息连接;所述车辆感应装置与所述提醒信号触发装置进行连接;所述车感应装置在设定的距离范围内与所述车主移动终端建立信号连接;

4、所述车体系统安装在车体上,在所述车体系统中和车主移动终端中分别设置有第一人体特征录入及分析系统、第二人体特征采集系统;再在车体系统中设置人体特征参数模板系统;所述第一人体特征录入及分析系统中包括有人物特征多次采集模块、人物特征多次比对及分析模块、人物特征参数形成标准模块;所述人物特征多次采集模块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所述人物特征多次比对及分析模块建立信息连接;所述人物特征多次比对及分析模块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所述人物特征参数形成标准模块建立信息连接;所述人物特征参数形成标准模块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一个及以上的车主移动终端建立连接,用于车主移动终端采集的人物特征数据输送在车体的人物特征参数形成标准模块中;所述人物特征参数形成标准模块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所述提醒信号触发装置建立信号连接;

5、所述人物特征多次采集模块中包括有人脸及个体外形采集装置、人体步态采集装置、人体虹膜采集装置;所述人脸及个体外形采集装置、人体步态采集装置和人体虹膜采集装置分别与所述人物特征多次比对及分析模块建立连接;所述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信息分析模块中包括有车体信息录入单元用于录入车体的信息、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分析车体数据信息,所述车体信息录入单元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所述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分析单元建立数据传输连接。

6、进一步得,所述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信息分析模块与所述信号地理位置采集与定位模块建立信号连接;在所述人物特征多次比对及分析模块中还包括有人脸及个体外形储存及分析模块、人体步态储存及分析模块、人体虹膜储存及分析模块;所述人脸及个体外形采集装置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所述人脸及个体外形储存及分析模块建立信号连接;所述人体步态采集装置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所述人体步态储存及分析模块建立信号连接;所述人体虹膜采集装置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所述人体虹膜储存及分析模块建立信号连接。

7、进一步得,所述车体功能及配置模块中包括有导航装置单元,所述导航装置单元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所述车主移动终端建立连接;所述导航装置单元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所述信号地理位置采集与定位模块建立信息交互连接。

8、进一步得,所述第二人体特征采集系统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所述人物特征参数形成标准模块建立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人体特征录入及分析系统与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模板系统之间通过网络通讯端口建立信息交互连接。

9、进一步得,所述第二人体特征采集系统包括有人物特征采集模块;所述人物特征采集模块中包括有人脸及个体外形采集装置二、步态采集装置二、人体虹膜采集装置二;所述人脸及个体外形采集装置二、步态采集装置二、人体虹膜采集装置二分别与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模板系统建立信号连接。

10、进一步得,所述人体步态采集装置及步态采集装置二中均包括有惯性步态采集传感器;所述人体虹膜采集装置及人体虹膜采集装置二中均包括有虹膜图像摄像模块、虹膜图像处理模块、虹膜特征提取模块;所述虹膜图像摄像模块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所述虹膜图像处理模块建立连接,所述虹膜图像处理模块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所述虹膜特征提取模块建立连接;所述人物特征多次比对及分析模块中包括有参数模板特征单元、参数特征比对分析单元、 验证身份信息确认单元;所述人物特征参数形成标准模块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验证身份信息确认单元建立连接,验证身份信息确认单元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车辆感应装置和提醒信号触发装置相连。

11、进一步得,所述参数模板特征单元中包括有人脸及个体外形特征参数模板块38、人体步态特征参数模板块39、人体虹膜特征参数模板块40;参数特征比对分析单元中包括有人脸及个体外形特征分析模块41、人体步态特征分析模块42、人体虹膜特征分析模块43;所述惯性步态采集传感器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所述人体步态特征分析模块42建立通讯连接;所述虹膜特征提取模块通过网络通讯端口与所述人体虹膜特征分析模块43建立通讯连接。

12、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及方法,包括以步骤:

13、s1、在车体系统中通过第一人体特征录入及分析系统录入人物特征信息形成标准的人物特征,并生成人物特征参数形成标准模块;

14、s2、在车主移动终端再次采集人物特征信息;

15、s3、车主移动终端将采集的人物特征信息发送给车体上的人体特征参数模板系统中进行特征信息比对;

16、s4、验证身份成功时,车辆感应装置检测车主在距离车一定的范围内,控制其提醒信号触发装置开启灯光或声音。

17、进一步地,所述s1中包括有:

18、s11、首先通过人物特征多次采集模块中的采集人脸及个体外形采集装置、人体步态采集装置、人体虹膜采集装置分别多次采集人体的人脸及个体外形、人体走路的步态之势和人体眼部的虹膜;

19、s12、人物特征多次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人体特征信息发送给人物特征多次比对及分析模块;

20、s13、人物特征多次比对及分析模块中的人脸及个体外形储存及分析模块、人体步态储存及分析模块、人体虹膜储存及分析模块分别对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车辆数据库系统(1)、一个及以上的车主移动终端(2)、车体系统(3)、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库系统(4),所述车主移动终端(2)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车辆数据库系统(1)建立信息连接后再与所述车体系统(3)之间产生信息交互连接;在所述车体系统(3)上设置有车辆感应装置(6)和提醒信号触发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信息分析模块(11)与所述信号地理位置采集与定位模块(10)建立信号连接;在所述人物特征多次比对及分析模块(16)中还包括有人脸及个体外形储存及分析模块(23)、人体步态储存及分析模块(24)、人体虹膜储存及分析模块(25);所述人脸及个体外形采集装置(18)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所述人脸及个体外形储存及分析模块(23)建立信号连接;所述人体步态采集装置(19)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所述人体步态储存及分析模块(24)建立信号连接;所述人体虹膜采集装置(20)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所述人体虹膜储存及分析模块(25)建立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功能及配置模块(9)中包括有导航装置单元(26),所述导航装置单元(26)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所述车主移动终端(2)建立连接;所述导航装置单元(26)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所述信号地理位置采集与定位模块(10)建立信息交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人体特征采集系统(13)包括有人物特征采集模块(27);所述人物特征采集模块(27)中包括有人脸及个体外形采集装置二(28)、步态采集装置二(29)、人体虹膜采集装置二(30);所述人脸及个体外形采集装置二(28)、步态采集装置二(29)、人体虹膜采集装置二(30)分别与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模板系统(14)建立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步态采集装置(19)及步态采集装置二(29)中均包括有惯性步态采集传感器(31);所述人体虹膜采集装置(20)及人体虹膜采集装置二(30)中均包括有虹膜图像摄像模块(32)、虹膜图像处理模块(33)、虹膜特征提取模块(34);所述虹膜图像摄像模块(32)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所述虹膜图像处理模块(33)建立连接,所述虹膜图像处理模块(33)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所述虹膜特征提取模块(34)建立连接;所述人物特征多次比对及分析模块(16)中包括有参数模板特征单元(35)、参数特征比对分析单元(36)、 验证身份信息确认单元(37);所述人物特征参数形成标准模块(17)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验证身份信息确认单元(37)建立连接,验证身份信息确认单元(37)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车辆感应装置(6)和提醒信号触发装置(7)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模板特征单元(35)中包括有人脸及个体外形特征参数模板块(38)、人体步态特征参数模板块(39)、人体虹膜特征参数模板块(40);参数特征比对分析单元(36)中包括有人脸及个体外形特征分析模块(41)、人体步态特征分析模块(42)、人体虹膜特征分析模块(43);所述惯性步态采集传感器(31)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所述人体步态特征分析模块(42)建立通讯连接;所述虹膜特征提取模块(34)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所述人体虹膜特征分析模块(43)建立通讯连接。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基于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包括有: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包括有: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还包括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车辆数据库系统(1)、一个及以上的车主移动终端(2)、车体系统(3)、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库系统(4),所述车主移动终端(2)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车辆数据库系统(1)建立信息连接后再与所述车体系统(3)之间产生信息交互连接;在所述车体系统(3)上设置有车辆感应装置(6)和提醒信号触发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外或室内场景数据信息分析模块(11)与所述信号地理位置采集与定位模块(10)建立信号连接;在所述人物特征多次比对及分析模块(16)中还包括有人脸及个体外形储存及分析模块(23)、人体步态储存及分析模块(24)、人体虹膜储存及分析模块(25);所述人脸及个体外形采集装置(18)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所述人脸及个体外形储存及分析模块(23)建立信号连接;所述人体步态采集装置(19)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所述人体步态储存及分析模块(24)建立信号连接;所述人体虹膜采集装置(20)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所述人体虹膜储存及分析模块(25)建立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功能及配置模块(9)中包括有导航装置单元(26),所述导航装置单元(26)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所述车主移动终端(2)建立连接;所述导航装置单元(26)通过网络通讯端口(5)与所述信号地理位置采集与定位模块(10)建立信息交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连接车辆装置的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人体特征采集系统(13)包括有人物特征采集模块(27);所述人物特征采集模块(27)中包括有人脸及个体外形采集装置二(28)、步态采集装置二(29)、人体虹膜采集装置二(30);所述人脸及个体外形采集装置二(28)、步态采集装置二(29)、人体虹膜采集装置二(30)分别与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模板系统(14)建立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范围内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俐杉曾学文曾欢赵富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正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