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924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梯系统。电梯系统具有沿着导轨(2)、(102)升降的轿厢(3)及平衡锤、安装在升降路径(1)中的限速器(9)、从限速器(9)垂下的限速器绳(8)、连结在限速器绳(8)上的限速器绳头(7)、安装在轿厢上、当限速器绳(8)以比规定的速度大的速度上升或下降时被相对于轿厢相对地驱动、分别被推压在第1及第2导轨上而产生制动力的第1及第2楔子、和联动于限速器绳(7)而驱动第1及第2楔子的第1及第2杠杆。限速器绳头(7)与第2杠杆经由柔性的张力传递部件联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系统,特别涉及具备将楔子推压在导轨上而产生制动 力的紧急停止装置的电梯系统。
技术介绍
在通常的电梯的轿厢或平衡锤中,设有当因某种原因而轿厢或平衡锤 以异常的高速度上升或下降时、检测该异常的动作而使安全装置动作的装置。例如有日本的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1-122551号公报(以下称作专 利文献l)、或特开2007-238226号公报(以下称作专利文献2)。该安全装 置对应于两根导轨而有两个,各个安全装置具有夹着各导轨而得到制动力 的两个楔子。通过限速器绳的异常高速移动,经由限速器绳头将各安全连 杆拉起,由此将楔子拉起,推压楔子以使其夹着导轨。在以往的电梯中,在相互离开的位置上配置有两根导轨以使其夹着轿 厢或平衡锤,配置两个安全装置,以分别用1对楔子夹着这些导轨。为了 使两个安全装置同时动作,以往采用使用了杆的安全连杆机构。但是,两 个安全装置间的距离取决于轿厢的宽度或锤的宽度、以及两根导轨的间隔, 根据电梯系统的规格而各式各样。因此,在制造各种电梯的工厂中需要准 备多种部件,在成本上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是即使电梯系统的规格不同也 能够使部件共通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轿厢及平 衡锤,在升降路径内相互联动而升降;第1及第2导轨,在上述升降路径 内沿上下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沿上下方向导引上述轿厢或平衡锤;限速 器,安装在上述升降路径中;限速器绳,从上述限速器垂下;限速器绳头,连结在上述限速器绳上;框架,固定在上述轿厢及平衡锤的至少一个上; 第1及第2楔子,安装在上述框架上,当上述限速器绳以比规定的速度大 的速度上升或下降时,相对于上述框架相对地沿上下任一方向被驱动,分 别被推压到上述第1及第2导轨上,从而产生制动力;第1杠杆,联动于 上述限速器绳头而驱动上述第1楔子;以及第2杠杆,联动于上述限速器 绳头而驱动上述第2楔子;构成为,上述限速器绳头与第2杠杆经由柔性 的张力传递部件联动。 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电梯系统的规格不同也能够将一部分部件共通地使 用。由此,使部件的调配及在库的管理简单化,能够有利于成本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的安全连杆机构的正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的紧急停止装置的示意 正视图。图3是图1的III-III线向视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安全装置的第1 杠杆及第1提升杆附近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第2实施方式的安全连杆机构的正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第3实施方式的安全连杆机构的正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第4实施方式的安全连杆机构的正视图。标号说明 1升降路径 2、 102导轨 3轿厢3a地板承接框3b轿厢室3c下梁(框架)4、 104导引装置5、 105安全装置6安全连杆7限速器绳头7a提拉力传递杠杆7b连结部8限速器绳9限速器9a限速器绳抓握部9b限速器张紧器10提升杆11、 111轴13、 113杠杆14楔子15弹簧16钢丝绳17弯曲绳轮18弹簧19张力传感器21电动机30销60止动销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里,对相互相同或类似的部分赋予共通的标号而省略重复说明。[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里,6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的安全连杆机构的正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的紧急停止装置的示意正视图,图3是图i的in-in线向视侧视图,图4是表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的第i实施方式的第i安全装置的第i杠杆及第i提升杆附近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沿着升降路径l的壁,在夹着轿厢3的位置上,上下延伸而配置有第1导轨2及第2导轨102。轿厢3能够经由第1导引装置4、第2导引装置104、分别受第1导轨2、第2导轨102导引而升降。轿厢3为在地板承接框3a之上设置有轿厢室3b的结构,在地板承接框3a的下部的下梁(框架)3c上设有第1安全装置5及第2安全装置105。安全装置5、 105是用来在紧急时使轿厢停止的装置,为了使该安全装置5、 105同时动作而设有转动自如的安全连杆6。安全连杆6的一端部经由包括提拉力传递杠杆7a及连结部7b的限速器绳头(governor rope hitch)7连结在限速器绳8上。限速器绳8架设在设于升降路径1的上部的限速器9及设于下部的底坑附近的限速器张紧器9b上。由于限速器绳头7及安全连杆6连结在轿厢3上,所以限速器绳8联动于轿厢3的升降而上下运动。图2表示轿厢3下降到底坑附近的限速器张紧器9b的高度位置的状态。如图1至图4所示,安全连杆6安装在轿厢3的下梁3c上,连结在限速器绳头7的提拉力传递杠杆7a上。在下梁3c的下部的两端附近,配置有第1安全装置5及第2安全装置105。第1安全装置5及第2安全装置105分别包括第1轴11及第2轴111,第1轴11及第2轴111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分别相对于下梁3c可转动地安装。提拉力传递杠杆7a固定在第l轴ll上。在第1轴11上,还固定有1对(两个)相互平行的第1杠杆13。第1杠杆13是L字形,在其弯曲部以垂直于其弯曲的方向的方向固定在第1轴11上。在各第1杠杆13的一端上分别固定有第1销30,相对于这些第1销30可转动地安装有1对第1提升杆10。各第1提升杆10沿铅直方向延伸,其上端与第1杠杆13卡合,第1提升杆10的下端经由第1止动销60与各个第1楔子14卡合。1对第1楔子14朝向下方变得宽度宽,夹着第1导轨2而配置。此外,在第1楔子14的横向配置有第1弹簧15,构成为,当第l楔子14被提拉时,第1弹簧15将第1楔子14朝向第1导轨2沿水平方向施力。在第1杠杆13的与第1销30相反侧的端部上安装有钢丝绳16,钢丝绳16经由两个弯曲绳轮17连接在第2杠杆113上。在第2轴111上固定着相互平行的1对第2杠杆113。第2杠杆113是L字形,在其弯曲部以垂直于其弯曲的方向的方向固定在第2轴111上。在各第2杠杆113的一端上,与第1杠杆13的情况同样地固定有第2销(未图示),相对于该第2销可移动地安装有第2提升杆(未图示)。该第2提升杆沿铅直方向延伸,其上端与第2杠杆113卡合,第2提升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第2楔子上。这些第2楔子夹着第2导轨102而配置。如图1所示,配置有将第1杠杆13向与第1提升杆10的上升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的弹簧18。此外,配置有用来检测钢丝绳16的张力的张力传感器19。在因某种异常而轿厢3以高速度上升或下降的情况下,限速器绳8随之以高速度移动,限速器9基于该旋转而检测到异常,使限速器绳抓握部9a动作。由此抑制限速器绳8的移动。此时,由于轿厢3继续上升或下降,所以通过该相对的运动,限速器绳头7相对于轿厢3被提拉。此时,由于提拉力传递杠杆7a被提拉,所以第1轴11向图1中逆时针方向转动,随之两片第1杠杆13也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两根第1提升杆10被提拉,由此两个第1楔子14被拉起。此时,第1弹簧15发挥作用,第1楔子14被朝向第1导轨2推压,产生制动力。此外,通过第1杠杆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 轿厢及平衡锤,在升降路径内相互联动而升降; 第1及第2导轨,在上述升降路径内沿上下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沿上下方向导引上述轿厢或平衡锤; 限速器,安装在上述升降路径中; 限速器绳,从上述限速器垂下 ; 限速器绳头,连结在上述限速器绳上; 框架,固定在上述轿厢及平衡锤的至少一个上; 第1及第2楔子,安装在上述框架上,当上述限速器绳以比规定的速度大的速度上升或下降时,相对于上述框架相对地沿上下任一方向被驱动,分别被推压到上述第1及第 2导轨上,从而产生制动力; 第1杠杆,联动于上述限速器绳头而驱动上述第1楔子;以及 第2杠杆,联动于上述限速器绳头而驱动上述第2楔子; 构成为,上述限速器绳头与第2杠杆经由柔性的张力传递部件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8-5 202245/20081、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轿厢及平衡锤,在升降路径内相互联动而升降;第1及第2导轨,在上述升降路径内沿上下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沿上下方向导引上述轿厢或平衡锤;限速器,安装在上述升降路径中;限速器绳,从上述限速器垂下;限速器绳头,连结在上述限速器绳上;框架,固定在上述轿厢及平衡锤的至少一个上;第1及第2楔子,安装在上述框架上,当上述限速器绳以比规定的速度大的速度上升或下降时,相对于上述框架相对地沿上下任一方向被驱动,分别被推压到上述第1及第2导轨上,从而产生制动力;第1杠杆,联动于上述限速器绳头而驱动上述第1楔子;以及第2杠杆,联动于上述限速器绳头而驱动上述第2楔子;构成为,上述限速器绳头与第2杠杆经由柔性的张力传递部件联动。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固定在上述框 架上、用来改变上述张力传递部件的方向的至少一个弯曲绳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田尚纪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