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以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换热装置通过换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周围环境进行换热,例如:与周围空气、周围液体等,制冷剂进入流路时的干度低,流速小,在流动过程中,干度逐渐提高,流速逐渐升高,会导致换热管内制冷剂的流速过快,导致换热管内压降大,难以兼顾换热效率与压降过大问题。
2、同时,制冷剂需要在循环布设的多根换热管内流动,会出现跨管现象,提高布置难度,加剧换热装置的空间占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内部无需跨管,空间占用合理,布置难度低,且可以兼顾换热效率与压降过大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装置,包括:前换热器和后换热器,所述后换热器自上向下倾斜向后延伸,所述后换热器为第一换热部,所述前换热器包括前上换热段和前下换热段,所述前上换热段自上向下倾斜向前延伸且所述前上换热段的上端与所述后换热器的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2.17≤A1/A2≤5.67,2.5≤A3/A2≤3.33,0.75≤A3/A4≤2,0.8≤/≤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任一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过流面积相同;和/或,任一所述第三换热流道与任一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过流面积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为管翅式换热器以由换热管限定出对应的换热流道,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规格相同或不同且直径取值均为5mm-7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2.17≤a1/a2≤5.67,2.5≤a3/a2≤3.33,0.75≤a3/a4≤2,0.8≤/≤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任一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过流面积相同;和/或,任一所述第三换热流道与任一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过流面积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为管翅式换热器以由换热管限定出对应的换热流道,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规格相同或不同且直径取值均为5mm-7mm,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规格相同或不同且直径取值均为5mm-7mm,多个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的规格相同或不同且直径取值均为4mm-6.5mm,多个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规格相同或不同且直径取值均为4mm-6.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部与所述第四换热部通过曲线段平滑连接,在所述换热装置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换热部的长度方向沿直线延伸且长度为l1,所述第二换热部的长度方向沿直线延伸且长度为l2,所述第三换热部的长度方向沿直线延伸的长度为l31且沿曲线延伸的长度为l32,所述第四换热部的长度方向沿直线延伸的长度为l41且沿曲线延伸的长度为l42,其中,1.85≤l1/l2≤3.56,1.1≤(l31+l32)/l2≤2.2,0.7≤(l31+l32)/(l41+l42)≤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装置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换热部的宽度为b1,所述第二换热部的宽度为b2,所述第三换热部的宽度为b3,2.85≤l1/b1≤5.14,1.23≤l2/b2≤1.94,1.5≤l41/b3≤2.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b1=b2=b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为管翅式换热器,所述前上换热段的翅片与所述前下换热段的翅片为同一翅片的不同部分,所述后换热器的翅片与所述前换热器的翅片为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夫峰,苏明泽,唐华,李日新,杜顺开,李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