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及其制备方法、车辆内饰件技术_技高网

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及其制备方法、车辆内饰件技术

技术编号:412881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及其制备方法、车辆内饰件,该模具包括前模、后模、以及共同设置在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的其中之一上的第一特征部和第二特征部,所述第一特征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特征部凸起或凹陷,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一特征部用于在车辆内饰件上形成对应的凹陷或凸起,所述第一特征部或所述第二特征部上设有纹理。该模具能生产出不同位置具有不同光泽度的车辆内饰件,提升车辆内饰件的整体科技感和立体感,给乘客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增强使用该车辆内饰件的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及其制备方法、车辆内饰件


技术介绍

1、人们在选购车辆时,一般能直观感受到的只有车辆价格、车辆内部空间和车辆外观这三个方面,当车辆价格和车辆内部空间几乎相等时,车辆外观会成为顾客选择某款车型的决定性因素。车辆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车辆内饰件,在某些车辆内饰件的表面,例如覆盖在乘员舱表面的汽车革表面,多具有单一的皮质感纹理;从肉眼的感官看来,这种皮质感纹理会使得整个车辆内饰件无论在哪个位置均具有相同的光泽度,缺少科技感和立体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及其制备方法、车辆内饰件,该模具能使经其生产得到的车辆内饰件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光泽度。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具包括前模、后模、以及共同设置在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的其中之一上的第一特征部和第二特征部,所述第一特征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特征部凸起或凹陷,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一特征部用于在车辆内饰件上形成对应的凹陷或凸起,所述第一特征部或所述第二特征部上设有纹理。

3、可选地,所述第一特征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特征部凸起,所述第二特征部上设有所述纹理。

4、可选地,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包括如下步骤:

5、s10,在前模的毛坯或后模的毛坯上加工出第一特征部和第二特征部,所述第一特征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特征部凸起或凹陷;

6、s20,在第一特征部或第二特征部上雕刻纹理。

7、可选地,在步骤s10中,使用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的方法加工出所述第一特征部,在步骤s10与步骤s20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8、s11,对模具进行喷砂,该喷砂操作的参数被配置为能消除模具表面的接刀痕,并确保所述第一特征部的形状不被破坏。

9、可选地,所述步骤s10包括:

10、使用第一刀具在前模的毛坯或后模的毛坯上加工出所述第一特征部和所述第二特征部,其中所述第一刀具的直径为2mm;

11、使用第二刀具在所述第一特征部和所述第二特征部的交界处加工出0.2mm的r角,其中所述第二刀具的直径为0.4mm。

12、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11中,喷砂气压为0.6mpa,喷砂深度为5~10μ。

13、可选地,在步骤s20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14、s21,对前模的毛坯或后模的毛坯进行喷砂处理。

15、可选地,在步骤s21中,喷砂气压为0.3mpa,所述喷砂处理用于将所述第二特征部的光泽度形成为1.2~1.4。

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内饰件,由如上所述的模具生产得到。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内饰件,其特征在于,由如上所述的模具生产得到,所述车辆内饰件具有由所述第一特征部和所述第二特征部分别对应形成的第三特征部和第四特征部,所述车辆内饰件的厚度t与所述第三特征部和所述第四特征部之间的高度差h具有如下关系:

18、h:t=1:4,或

19、h:t=1:5。

20、综上所述,通过在模具上设置第一特征部和第二特征部,使第一特征部为几何形状,第一特征部相对于第二特征部凸起或凹陷,再在第一特征部或第二特征部上雕刻纹理,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及其制备方法、车辆内饰件,该模具能生产出不同位置具有不同光泽度的车辆内饰件,提升车辆内饰件的整体科技感和立体感,给乘客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增强使用该车辆内饰件的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21、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1)、后模(2)、以及共同设置在所述前模(1)和所述后模(2)的其中之一上的第一特征部(3)和第二特征部(4),所述第一特征部(3)相对于所述第二特征部(4)凸起或凹陷,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一特征部(3)用于在车辆内饰件上形成对应的凹陷或凸起,所述第一特征部(3)或所述第二特征部(4)上设有纹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部(3)相对于所述第二特征部(4)凸起,所述第二特征部(4)上设有所述纹理。

3.一种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使用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的方法加工出所述第一特征部(3),在步骤S10与步骤S20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中,喷砂气压为0.6MPa,喷砂深度为5~10μ。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1中,喷砂气压为0.3MPa,所述喷砂处理用于将所述第二特征部(4)的光泽度形成为1.2~1.4。

9.一种车辆内饰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生产得到。

10.一种车辆内饰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生产得到,所述车辆内饰件具有由所述第一特征部(3)和所述第二特征部(4)分别对应形成的第三特征部(5)和第四特征部(6),所述车辆内饰件的厚度t与所述第三特征部(5)和所述第四特征部(6)之间的高度差h具有如下关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1)、后模(2)、以及共同设置在所述前模(1)和所述后模(2)的其中之一上的第一特征部(3)和第二特征部(4),所述第一特征部(3)相对于所述第二特征部(4)凸起或凹陷,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第一特征部(3)用于在车辆内饰件上形成对应的凹陷或凸起,所述第一特征部(3)或所述第二特征部(4)上设有纹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部(3)相对于所述第二特征部(4)凸起,所述第二特征部(4)上设有所述纹理。

3.一种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车辆内饰件的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使用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的方法加工出所述第一特征部(3),在步骤s10与步骤s20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迎婷裴孝镇李斯博张金香张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