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788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6
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属于光纤拉丝技术领域,为了解决过小的牵引角度会导致光纤丝在卷绕过程中不稳定,而过大的角度则会增加光纤丝的弯曲半径,影响光纤丝品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收丝过程中,光纤丝穿过驱动转辊和挤压辊之间,并在外套管表面进行收丝,装置在收卷的过程中,下料组装件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完成自转,使光纤丝均匀且规则地卷绕在下料组装件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摩擦力F、正压力N、接触应力σ以及牵引角度θ等计算公式,后台得出光纤丝的牵引角度,即可控制外套管的位置进行调整,促使光纤丝的牵引保持在一个合适的牵引角度,使光纤丝顺利完成收丝操作,避免光纤丝在收丝过程中出现过度弯曲、应力集中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拉丝,特别涉及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


技术介绍

1、气吹微缆等产品出现以下快速的发展方向,外径尺寸小型化、光纤超高芯数等,小直径光缆在市场上具有较大优势,小直径光缆不仅可以节约光缆成本,且易于搬运和安装,尤其可以节约敷设管道资源,目前成熟商业化光纤外涂尺寸已经从242μm降到200μm,光纤拉丝工艺的具体步骤包括预制棒的制备、加热、拉丝、涂覆和收丝等,其中预制棒的制备是关键环节之一,需要保证其质量和尺寸精度,加热环节是将预制棒加热到软化温度,以便进行拉丝,拉丝是将软化的玻璃棒拉制成细丝,这一过程中需要控制拉丝速度和温度,以避免光纤断裂或变形,涂覆环节是在光纤表面涂覆一层保护层,以增强其强度和耐久性,最后是收丝环节,即将连续光纤缠绕在收丝轮上,形成成品光纤。由公开专利号cn108383371b可知,公开了一种的光纤拉丝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熔融拉丝工序:预制棒在2200℃-2300℃熔融,依靠自身重力下垂拉丝;(2)定型冷却工序:预制棒熔融下垂的丝线在定型管中降温至500℃-600℃;(3)拉丝冷却工序:丝线通过冷却装置中的氦气进一步降温至30℃-80℃;步骤(3)中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由结构相同的第一侧管和第二侧管组成;金属壁与保温罩之间具有安装腔,金属壁背向保温罩一侧凹陷形成凹槽;一对侧管的凹槽拼接形成冷却腔室,凹槽包括折槽,折槽内装有导片。

2、光纤丝的直径和材质对卷绕牵引角度有重要影响,较小的光纤丝直径需要较大的牵引角度,而较软的光纤丝则需要较小的角度,牵引角度同样影响了牵引速度和张力,过快的牵引速度或过大的张力可能导致光纤丝的损坏或质量下降,进一步考虑,过小的牵引角度会导致光纤丝在卷绕过程中不稳定,而过大的角度则会增加光纤丝的弯曲半径,影响光纤丝的品质。

3、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过小的牵引角度会导致光纤丝在卷绕过程中不稳定,而过大的角度则会增加光纤丝的弯曲半径,影响光纤丝品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3、s1:预制棒送棒,根据拉丝塔的生产需求,确定所需预制棒的规格和数量,确保与拉丝塔的规格相匹配,对预制棒进行外观检查,并对预制棒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采用输送带将预制棒从存放位置输送到拉丝塔的入口,确保输送过程中预制棒不发生晃动,在预制棒进入拉丝塔之前,对其进行定位和调整,根据拉丝塔的入口位置和预制棒的规格,调整输送装置的位置和角度,确保预制棒能够准确、稳定地送入拉丝塔中;

4、s2: 预制棒加热,通过电热使预制棒在拉丝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温度,在加热之前,通过干燥对预制棒进行预热处理,以去除预制棒中的水分和杂质,并采用温度控制系统,对加热炉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设定加热炉的温度曲线,确保预制棒在整个加热过程中温度均匀、稳定,控制加热速度,避免预制棒过快或过慢地升温,在加热完成后,通过强制风冷对预制棒进行适当的冷却处理,以防止预制棒在拉丝过程中因过热而产生缺陷;

5、s3:丝径测量,将丝径测量设备安装在拉丝塔内侧,在拉丝过程中,丝径测量设备会实时监测光纤的直径,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直径范围对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光纤直径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若实测光纤直径不符合要求,控制系统会发出警报,并自动调整拉丝参数,以使光纤直径达到预设范围;

6、s4: 涂覆固化,选择合适的涂覆材料,确保涂覆材料具有足够的粘附力,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光纤表面,根据涂覆材料的特点和光纤的形状,设计合适的涂覆装置,涂覆装置应能够均匀地将涂覆材料涂敷在光纤表面,并能够控制涂覆厚度和涂覆质量,将涂覆装置安装在拉丝塔中,在涂覆过程中,控制涂覆装置的运行速度和涂覆材料的流量,控制涂覆温度,避免光纤表面过热或温度过低导致涂覆材料无法固化,涂覆完成后,对光纤进行适当的冷却处理;

7、s5:光纤收丝,选择合适的收线箱,根据光纤的特性和生产需求,将收线箱安装在拉丝塔的合适位置,确保能够方便地收集光纤,将拉制完成的光纤引导至收线箱的入口,确保光纤能够平滑地进入收线箱,在引导过程中,要避免光纤发生打结、扭曲等情况,以免影响后续处理和使用,根据生产需求和光纤的性质,控制收线箱的收线速度,控制绕丝的圈数和张力。

8、进一步地,收线箱设置在拉丝塔的一侧,拉丝塔的底部设置有牵引箱,收线箱包括封盖以及设置在封盖内侧的容纳柜,封盖的上表面开设有上露槽,容纳柜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内背板,安装内背板的侧表面安装有第一滑轨道,容纳柜的内底面设置有收丝组装件,安装内背板通过第一滑轨道与收丝组装件相对接。

9、进一步地,收丝组装件包括位于容纳柜内底面的l型滑移板以及设置在l型滑移板内表面的轮廓组装架,轮廓组装架一内侧端设置有自转组件,轮廓组装架的另一内侧端安装有导引组件,自转组件的表面套接有下料组装件,且下料组装件位于导引组件的一侧。

10、进一步地,l型滑移板包括第一l形板体以及开设在第一l形板体外侧立面的第一滑轨槽,第一l形板体的内底面安装有第二滑轨道,轮廓组装架通过第二滑轨道沿着第一l形板体的内底面相滑移,第一l形板体的内侧立面设置有控位套转杆。

11、进一步地,自转组件包括套接在控位套转杆表面的内套管以及分散安装在内套管一端的锁定转条,锁定转条设置有四组,内套管的另一端安装有转盘,且转盘套接在控位套转杆的表面,锁定转条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转轴,锁定转条通过活动转轴与内套管的侧端表面相连接,转盘的下端安装有第一驱动盘,转盘和第一驱动盘的圆周面均开设有环形套槽,转盘和第一驱动盘处于同一垂直面,两组环形套槽的表面套接有传送套带。

12、进一步地,下料组装件包括套接在内套管表面的外套管以及安装在外套管两端的法兰盘,法兰盘的内侧与内套管的外径相匹配,外套管用于收卷光纤丝。

13、进一步地,轮廓组装架包括安装在l型滑移板内底面的第二l形板体以及设置在第二l形板体一侧端的托立板,第二l形板体的一端侧表面与转盘外侧表面的下端相连接,第一驱动盘安装在第二l形板体的内侧立面,托立板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容纳圆槽,托立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敞槽,弧形敞槽和容纳圆槽相连通,容纳圆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盘。

14、进一步地,导引组件包括套接在法兰盘外表面的调节外转环以及设置在调节外转环圆周面的环形齿面,调节外转环与弧形敞槽相匹配,调节外转环通过环形齿面与第二驱动盘啮合连接,调节外转环的侧表面设置有驱动转辊,驱动转辊的中央安装有驱动转轴,驱动转辊通过驱动转轴与调节外转环的侧表面相连接,驱动转辊的一侧设置有挤压辊,挤压辊为空心结构。

15、进一步地,调节外转环的侧表面开设有弧形开槽,弧形开槽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滑移杆,限位滑移杆的侧表面安装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箱(2)设置在拉丝塔(1)的一侧,拉丝塔(1)的底部设置有牵引箱,收线箱(2)包括封盖(21)以及设置在封盖(21)内侧的容纳柜(22),封盖(21)的上表面开设有上露槽(211),容纳柜(2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内背板(23),安装内背板(23)的侧表面安装有第一滑轨道(24),容纳柜(22)的内底面设置有收丝组装件(25),安装内背板(23)通过第一滑轨道(24)与收丝组装件(25)相对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收丝组装件(25)包括位于容纳柜(22)内底面的L型滑移板(251)以及设置在L型滑移板(251)内表面的轮廓组装架(252),轮廓组装架(252)一内侧端设置有自转组件(253),轮廓组装架(252)的另一内侧端安装有导引组件(255),自转组件(253)的表面套接有下料组装件(254),且下料组装件(254)位于导引组件(255)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其特征在于:L型滑移板(251)包括第一L形板体(2511)以及开设在第一L形板体(2511)外侧立面的第一滑轨槽(2512),第一L形板体(2511)的内底面安装有第二滑轨道(2513),轮廓组装架(252)通过第二滑轨道(2513)沿着第一L形板体(2511)的内底面相滑移,第一L形板体(2511)的内侧立面设置有控位套转杆(25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其特征在于:自转组件(253)包括套接在控位套转杆(2514)表面的内套管(2531)以及分散安装在内套管(2531)一端的锁定转条(2532),锁定转条(2532)设置有四组,内套管(2531)的另一端安装有转盘(2534),且转盘(2534)套接在控位套转杆(2514)的表面,锁定转条(2532)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转轴(2533),锁定转条(2532)通过活动转轴(2533)与内套管(2531)的侧端表面相连接,转盘(2534)的下端安装有第一驱动盘(2535),转盘(2534)和第一驱动盘(2535)的圆周面均开设有环形套槽(2536),转盘(2534)和第一驱动盘(2535)处于同一垂直面,两组环形套槽(2536)的表面套接有传送套带(253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料组装件(254)包括套接在内套管(2531)表面的外套管(2541)以及安装在外套管(2541)两端的法兰盘(2542),法兰盘(2542)的内侧与内套管(2531)的外径相匹配,外套管(2541)用于收卷光纤丝。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其特征在于:轮廓组装架(252)包括安装在L型滑移板(251)内底面的第二L形板体(2521)以及设置在第二L形板体(2521)一侧端的托立板(2522),第二L形板体(2521)的一端侧表面与转盘(2534)外侧表面的下端相连接,第一驱动盘(2535)安装在第二L形板体(2521)的内侧立面,托立板(2522)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容纳圆槽(2523),托立板(2522)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敞槽(2524),弧形敞槽(2524)和容纳圆槽(2523)相连通,容纳圆槽(2523)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盘(252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引组件(255)包括套接在法兰盘(2542)外表面的调节外转环(2551)以及设置在调节外转环(2551)圆周面的环形齿面(2552),调节外转环(2551)与弧形敞槽(2524)相匹配,调节外转环(2551)通过环形齿面(2552)与第二驱动盘(2525)啮合连接,调节外转环(2551)的侧表面设置有驱动转辊(2553),驱动转辊(2553)的中央安装有驱动转轴(2554),驱动转辊(2553)通过驱动转轴(2554)与调节外转环(2551)的侧表面相连接,驱动转辊(2553)的一侧设置有挤压辊(2555),挤压辊(2555)为空心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外转环(2551)的侧表面开设有弧形开槽(2556),弧形开槽(2556)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滑移杆(2557),限位滑移杆(2557)的侧表面安装有连接弹簧(2558),连接弹簧(2558)的一端与弧形开槽(2556)的一内侧端相连接,限位滑移杆(2557)的一端与挤压辊(2555)的一端面固定连接,限位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箱(2)设置在拉丝塔(1)的一侧,拉丝塔(1)的底部设置有牵引箱,收线箱(2)包括封盖(21)以及设置在封盖(21)内侧的容纳柜(22),封盖(21)的上表面开设有上露槽(211),容纳柜(2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内背板(23),安装内背板(23)的侧表面安装有第一滑轨道(24),容纳柜(22)的内底面设置有收丝组装件(25),安装内背板(23)通过第一滑轨道(24)与收丝组装件(25)相对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收丝组装件(25)包括位于容纳柜(22)内底面的l型滑移板(251)以及设置在l型滑移板(251)内表面的轮廓组装架(252),轮廓组装架(252)一内侧端设置有自转组件(253),轮廓组装架(252)的另一内侧端安装有导引组件(255),自转组件(253)的表面套接有下料组装件(254),且下料组装件(254)位于导引组件(255)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其特征在于:l型滑移板(251)包括第一l形板体(2511)以及开设在第一l形板体(2511)外侧立面的第一滑轨槽(2512),第一l形板体(2511)的内底面安装有第二滑轨道(2513),轮廓组装架(252)通过第二滑轨道(2513)沿着第一l形板体(2511)的内底面相滑移,第一l形板体(2511)的内侧立面设置有控位套转杆(25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光纤的高速拉丝方法,其特征在于:自转组件(253)包括套接在控位套转杆(2514)表面的内套管(2531)以及分散安装在内套管(2531)一端的锁定转条(2532),锁定转条(2532)设置有四组,内套管(2531)的另一端安装有转盘(2534),且转盘(2534)套接在控位套转杆(2514)的表面,锁定转条(2532)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转轴(2533),锁定转条(2532)通过活动转轴(2533)与内套管(2531)的侧端表面相连接,转盘(2534)的下端安装有第一驱动盘(2535),转盘(2534)和第一驱动盘(2535)的圆周面均开设有环形套槽(2536),转盘(2534)和第一驱动盘(2535)处于同一垂直面,两组环形套槽(2536)的表面套接有传送套带(253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胡泽勇王世林
申请(专利权)人:特恩驰南京光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