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726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属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该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在运输巷内超前综采工作面煤壁一段距离以内施工切顶眼,综采工作面顶板垮落充实采空区时,综采工作面的顶板与运输巷的顶板之间出现沿各切顶眼的连线延伸的切缝线,在运输巷超前综采工作面一段距离以内的顶部打设注浆锚杆和/或注浆锚索,并利用注浆锚杆和/或注浆锚索对运输巷的顶板注浆,使浆料渗入到运输巷顶部的松散岩体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运输巷的顶部顶板注浆,使运输巷顶部的岩体连接成为整体,避免切缝线向运输巷的方向歪斜,保证较好的切顶效果及较好的留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巷道支护,特别是涉及一种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煤矿掘进巷道施工多采用沿巷道顶板掘进、锚网索支护的方式。但为了提高回采率,厚煤层矿井回采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多采用沿巷道底板掘进、并架设拱形棚架抬顶煤支护的方式进行沿空留巷。

2、例如,《厚煤层构带切顶卸压巷内复合支护沿空留巷技术研究》(张健,能源与环保,2018,40(8);182-185,190)的论文中介绍了一种沿空留巷的方法,该方法先将巷道原支护36拱形棚架替换为12号矿用工字钢加锚索梁支护,然后采取切顶卸压、铺网上绳、留巷补架工字钢棚腿支护、沿空留巷辅助加强支护等措施进行沿空留巷。其中切顶卸压是通过在顶板位于巷道与综采工作面的交界处开设切顶眼,综采工作面顶板垮落充实巷旁采空区时,综采工作面的顶板与巷道的顶板之间会出现切缝线且切缝线沿各切顶眼的连线延伸,以使综采工作面的顶板与巷道的顶板分离。

3、但综采工作面的顶板垮落的过程中,切缝线难以有效控制,切缝线容易歪斜特别是偏向巷道方向歪斜,影响最终的切缝效果,进而影响后期留巷的效果;并且综采工作面的顶板垮落会对巷道的顶板产生较大的作用力,由于巷道顶板并非完整的岩体,而是本身存在较多的裂隙,因此巷道的顶板受到冲击后稳定性较差,影响后期的留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综采工作面的顶板垮落时切缝线容易歪斜而影响切缝和留巷效果的技术问题以及运输巷的顶板稳定性较差而影响留巷效果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在运输巷内超前综采工作面煤壁一段距离以内施工切顶眼,综采工作面顶板垮落充实采空区时,综采工作面的顶板与运输巷的顶板之间出现沿各切顶眼的连线延伸的切缝线,在运输巷超前综采工作面一段距离以内的顶部打设注浆锚杆和/或注浆锚索,并利用注浆锚杆和/或注浆锚索对运输巷的顶板注浆,使浆料渗入到运输巷顶部的松散岩体之间,且通过控制注浆参数使浆料沿运输巷宽度方向渗透的边界与切顶眼的位置对应。

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注浆操作超前切顶眼的施工且超前的距离作为注浆凝固段,以使切顶眼施工时顶板内的浆料已经初步凝固。

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注浆凝固段不小于10m并不大于50m。

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在注浆锚杆和/或注浆锚索打设后并在进行注浆操作前对运输巷的顶部进行喷浆施工,以使顶板的表面形成用于防止注浆渗漏的喷浆层。

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注浆操作前,喷浆层的凝固时间不少于24小时。

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注浆操作的位置超前综采工作面煤壁不少于60m并不大于100m。

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在运输巷内将原拱形棚架支护替换为普通锚杆和/或普通锚索加阻拦件的支护形式,在此基础上架设支护梁和支柱以对运输巷进行加强支护,喷浆施工先于支护梁和支柱的架设施工。

1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在运输巷内将原拱形棚架支护替换为普通锚杆和/或普通锚索加阻拦件的支护形式,在此基础上架设支护梁和支柱以对运输巷进行加强支护,喷浆施工地点滞后替换拱形棚架施工地点不超过20m。

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注浆锚杆初次预紧扭矩不小于100n·m,注浆后再次预紧且预紧扭矩不低于150n·m;注浆锚索初次张紧后张拉机具压力表数值不低于20mpa,注浆后再次张紧且压力表数值不低于35mpa。

1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注浆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注浆锚杆列间距、排间距为1600mm×1600mm,注浆锚索列间距、排间距为3200mm×3200mm,注浆材料水灰比为1:2,注浆锚杆注浆压力1~1.5mpa,注浆锚索注浆压力2.5~3mpa。

1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该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对运输巷的顶部顶板注浆后,浆料渗入到运输巷顶板的松散岩体之间,浆料凝固后能够使运输巷顶部的岩体连接成为整体,使运输巷的顶板成为一体顶板。浆料渗入到运输巷顶部的松散岩体之间且浆料沿运输巷宽度方向渗透的边界与切顶眼的位置对应,因此一体顶板的边界也与切顶眼的位置对应。一体顶板中的各岩体之间不易发生剥离,因此能够保证切缝线沿着一体顶板的边界也即各切顶眼的连线更加平直地延伸,防止切缝线歪斜,特别是防止切缝线向运输巷的方向歪斜,保证较好的切顶效果以及较好的留巷效果。一体顶板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均更好,因此即便是受到综采工作面垮落时的冲击,也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保证较好的留巷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在运输巷内超前综采工作面煤壁一段距离以内施工切顶眼,综采工作面顶板垮落充实采空区时,综采工作面的顶板与运输巷的顶板之间出现沿各切顶眼的连线延伸的切缝线,其特征是,在运输巷超前综采工作面一段距离以内的顶部打设注浆锚杆和/或注浆锚索,并利用注浆锚杆和/或注浆锚索对运输巷的顶板注浆,使浆料渗入到运输巷顶部的松散岩体之间,且通过控制注浆参数使浆料沿运输巷宽度方向渗透的边界与切顶眼的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注浆操作超前切顶眼的施工且超前的距离作为注浆凝固段,以使切顶眼施工时顶板内的浆料已经初步凝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注浆凝固段不小于10m并不大于50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注浆锚杆和/或注浆锚索打设后并在进行注浆操作前对运输巷的顶部进行喷浆施工,以使顶板的表面形成用于防止注浆渗漏的喷浆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注浆操作前,喷浆层的凝固时间不少于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注浆操作的位置超前综采工作面煤壁不少于60m并不大于100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运输巷内将原拱形棚架支护替换为普通锚杆和/或普通锚索加阻拦件的支护形式,在此基础上架设支护梁和支柱以对运输巷进行加强支护,喷浆施工先于支护梁和支柱的架设施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运输巷内将原拱形棚架支护替换为普通锚杆和/或普通锚索加阻拦件的支护形式,在此基础上架设支护梁和支柱以对运输巷进行加强支护,喷浆施工地点滞后替换拱形棚架施工地点不超过20m。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注浆锚杆初次预紧扭矩不小于100N·m,注浆后再次预紧且预紧扭矩不低于150N·m;注浆锚索初次张紧后张拉机具压力表数值不低于20MPa,注浆后再次张紧且压力表数值不低于35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注浆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注浆锚杆列间距、排间距为1600mm×1600mm,注浆锚索列间距、排间距为3200mm×3200mm,注浆材料水灰比为1:2,注浆锚杆注浆压力1~1.5MPa,注浆锚索注浆压力2.5~3MP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在运输巷内超前综采工作面煤壁一段距离以内施工切顶眼,综采工作面顶板垮落充实采空区时,综采工作面的顶板与运输巷的顶板之间出现沿各切顶眼的连线延伸的切缝线,其特征是,在运输巷超前综采工作面一段距离以内的顶部打设注浆锚杆和/或注浆锚索,并利用注浆锚杆和/或注浆锚索对运输巷的顶板注浆,使浆料渗入到运输巷顶部的松散岩体之间,且通过控制注浆参数使浆料沿运输巷宽度方向渗透的边界与切顶眼的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注浆操作超前切顶眼的施工且超前的距离作为注浆凝固段,以使切顶眼施工时顶板内的浆料已经初步凝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注浆凝固段不小于10m并不大于50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注浆锚杆和/或注浆锚索打设后并在进行注浆操作前对运输巷的顶部进行喷浆施工,以使顶板的表面形成用于防止注浆渗漏的喷浆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注浆操作前,喷浆层的凝固时间不少于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厚煤层切顶卸压巷内沿空留巷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注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王辉李波刘国林郭亚涛刘海峰王蓓蓓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云盖山煤矿一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