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617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微氧生物反应堆、先驱厌氧生物反应堆、亚硝化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A/O反应池、芬顿流化床反应器和混凝沉淀池。本技术将微氧生物反应堆、先驱厌氧生物反应堆、亚硝化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A/O反应池、芬顿流化床反应器和混凝沉淀池依次连接,可以处理高浓度发酵废水,改善了污水的可生化性,极大提升了系统的净化效率,最终实现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酵废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分子结构中具有12-16碳内酯环的抗菌药物的总称,属于快速抑菌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经过发酵而得,其发酵废水成分复杂,含有较高的cod、盐分和氨氮,生物难降解,污染性强,进入环境对生物可造成深远的影响。目前常用的方法为生化处理,然而传统生化处理一般需要长期驯化微生物,且效果不稳定,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

2、cn110342745a公开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产废水生物处理方法,通过emo复合菌微生物技术和专有生物载体及abr1+sbr1+abr2+sbr2组成的emo生化处理系统的生化处理,其针对进水cod控制在10000mg/l以内,凯氏氮控制在300mg/l以内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针对cod高于10000mg/l,总氮大于350mg/l的高浓度的废水,其处理效果不理想。为此需要研发一种可以处理高浓度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废水的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发酵废水的处理系统。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微氧生物反应堆、先驱厌氧生物反应堆、亚硝化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a/o反应池、芬顿流化床反应器和混凝沉淀池。

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微氧生物反应堆内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均流沉淀区、第一反应区和曝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设有复合菌种,所述曝气区设有曝气装置。

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均流沉淀区设有均流出水装置,所述均流出水装置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所述均流出水装置自上而下分为依次连接的进水区和沉泥区,所述进水区的侧壁的上部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进水区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堰;所述沉泥区设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呈倒v形且斜向阵列设置。

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先驱厌氧生物反应堆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沉淀区、第二反应区和布水区。

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沉淀区内水平设有多个倾斜板,所述沉淀区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水堰,所述沉淀区的底部呈倒三角形,且底端设有条形的通孔。

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布水区自上而下设有相互连通的多层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呈环形,多层所述布水管自上而下的直径依次增大。

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mbr池,所述mbr池位于a/o反应池和芬顿流化床反应器之间,且与混凝沉淀池和芬顿流化床反应器连通。

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ph调节池,所述ph调节池位于芬顿流化床反应器和混凝沉淀池之间,其与芬顿流化床反应器和混凝沉淀池连通。

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a/o反应池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厌氧池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连接,所述沉淀池连接芬顿流化床反应器。

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好氧池的出水管路与厌氧池之间设有第一回流系统,所述沉池池的出水管路和厌氧池之间设有第二回流系统。

12、本技术的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技术将微氧生物反应堆、先驱厌氧生物反应堆、亚硝化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a/o反应池、芬顿流化床反应器和混凝沉淀池依次连接,可以处理高浓度发酵废水,改善了污水的可生化性,极大提升了系统的净化效率,最终实现达标排放。

14、(2)本技术的微氧生物反应堆中的均流沉淀区具有澄清出水,防止污泥反流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微氧生物反应堆(1)、先驱厌氧生物反应堆(2)、亚硝化反应器(3)、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A/O反应池(5)、芬顿流化床反应器(6)和混凝沉淀池(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氧生物反应堆(1)内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均流沉淀区(11)、第一反应区(12)和曝气区(13),所述第一反应区(12)设有复合菌种,所述曝气区(13)设有曝气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沉淀区(11)设有均流出水装置(111),所述均流出水装置(111)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所述均流出水装置(111)自上而下分为依次连接的进水区(1111)和沉泥区(1112),所述进水区(1111)的侧壁的上部设有多个进水孔(1113),所述进水区(1111)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堰(1114);所述沉泥区(1112)设有多个挡板(1115),所述挡板(1115)呈倒V形且斜向阵列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驱厌氧生物反应堆(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沉淀区(21)、第二反应区(22)和布水区(2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21)内水平设有多个倾斜板(211),所述沉淀区(21)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水堰(212),所述沉淀区(21)的底部呈倒三角形,且底端设有条形的通孔(21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区(23)自上而下设有相互连通的多层布水管(231),所述布水管(231)呈环形,多层所述布水管(231)自上而下的直径依次增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BR池(8),所述MBR池(8)位于A/O反应池(5)和芬顿流化床反应器(6)之间,且与混凝沉淀池(7)和芬顿流化床反应器(6)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H调节池(9),所述pH调节池(9)位于芬顿流化床反应器(6)和混凝沉淀池(7)之间,其与芬顿流化床反应器(6)和混凝沉淀池(7)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O反应池(5)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51)、好氧池(52)和沉淀池(53),所述厌氧池(51)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连接,所述沉淀池(53)连接芬顿流化床反应器(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52)的出水管路与厌氧池(51)之间设有第一回流系统(510),所述沉淀池(53)的出水管路和厌氧池(51)之间设有第二回流系统(5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微氧生物反应堆(1)、先驱厌氧生物反应堆(2)、亚硝化反应器(3)、厌氧氨氧化反应器(4)、a/o反应池(5)、芬顿流化床反应器(6)和混凝沉淀池(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氧生物反应堆(1)内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均流沉淀区(11)、第一反应区(12)和曝气区(13),所述第一反应区(12)设有复合菌种,所述曝气区(13)设有曝气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沉淀区(11)设有均流出水装置(111),所述均流出水装置(111)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所述均流出水装置(111)自上而下分为依次连接的进水区(1111)和沉泥区(1112),所述进水区(1111)的侧壁的上部设有多个进水孔(1113),所述进水区(1111)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堰(1114);所述沉泥区(1112)设有多个挡板(1115),所述挡板(1115)呈倒v形且斜向阵列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驱厌氧生物反应堆(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沉淀区(21)、第二反应区(22)和布水区(2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21)内水平设有多个倾斜板(211),所述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银安李均卓王金琼张成罗开传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研长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