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557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污水预处理机构、人工湿地系统和出水蓄水池,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与人工湿地系统进水的一侧连接,所述出水蓄水池与所述人工湿地系统排水的一侧连接,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的一端设置污水进水口,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内设置大颗粒拦截网栅和污水处理填料,所述污水处理填料的两端通过第一隔流板和第二隔流板固定,所述第一隔流板的开口位于上方,所述第二隔流板的开口位于下方。本技术将污水预处理以及人工湿地系统结合到一起并且优化了整体的结构,使得预处理不仅可以对污水中的大颗粒进行拦截处理,还可以对污水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理,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1、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2、专利号为cn201920969972.x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人工湿地,包括:湿地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水池与出水池;所述进水池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挡水板,挡水板相对且错列设置,进水池内被挡水板分割形成弓字型回路,弓字型回路内填设有砾石填料;所述湿地本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植物种植层、布水层、碎石层、微生物层、滤料层、砂石层及集水层;所述布水层内设置有布水管道;所述集水层内布置有开有集水孔的集水管道;所述微生物层包括对称的支撑网格与微生物固定板,支撑网格分别支撑在碎石层下方、滤料层上方,支撑网格间空间被多个纵隔板分割成若干反应槽,反应槽内设置有微生物固定板。该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人工湿地,水净化处理效果好且不易发生堵塞。

3、但是上述结构并未有设置前置的污水处理机构,需要先将污水进行前置的处理后才能排入到该结构内进行污水处理,十分不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污水预处理机构、人工湿地系统和出水蓄水池,其中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所述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对污水进行二次处理,所述出水蓄水池用于对净化后的水进行收集,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与人工湿地系统进水的一侧连接,所述出水蓄水池与所述人工湿地系统排水的一侧连接,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的一端设置污水进水口,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内设置大颗粒拦截网栅和污水处理填料,所述大颗粒拦截网栅用于对污水中的大颗粒硬物进行拦截,所述污水处理填料的两端通过第一隔流板和第二隔流板固定,所述第一隔流板的开口位于上方,所述第二隔流板的开口位于下方,一上一下开口的设置使得污水必须经溢流后才能进行到污水处理填料内进行处理,降低了污水直接排入而造成的冲击,同时还降低了污水的流速,提高了污水在填料中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了净化效果。

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人工湿地系统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植物培育种植层、碎石过滤层、微生物过滤层、滤料过滤层和碎石过滤层,所述植物培育种植层上设置有植物。

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人工湿地系统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分别与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以及出水蓄水池隔开,两侧的保温板能够对所述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有效保温。

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人工湿地系统和污水预处理机构之间设置出水管线,所述出水管线的一端伸入到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内设置,所述出水管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植物培育种植层上方,所述出水管线上设置出水泵,因此,由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预处理后的污水可以通过出水泵由出水管线排入到所述人工湿地系统上侧,所述人工湿地系统底部的一端设置排水管线,所述排水管线伸入到所述出水蓄水池内设置,由此,经过人工湿地系统二次处理后的污水可以通过排水管线排入到出水蓄水池内。

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水蓄水池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排出口。

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水蓄水池的底部与所述排出口相对的一侧与冲洗管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冲洗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底部的侧壁连接,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与该侧壁相对的一侧设置排污口,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以直接将出水蓄水池内的水对被大颗粒拦截网栅拦截的杂质进行冲洗并由排污口排出。

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冲洗管线上设置冲洗泵和冲洗阀。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将污水预处理以及人工湿地系统结合到一起并且优化了整体的结构,使得预处理不仅可以对污水中的大颗粒进行拦截处理,还可以对污水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理,十分方便,此外,冲洗管线的设置使得本技术还能对污水预处理机构进行冲洗,达到了能够进行循环使用的效果。

10、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预处理机构、人工湿地系统和出水蓄水池,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与人工湿地系统进水的一侧连接,所述出水蓄水池与所述人工湿地系统排水的一侧连接,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的一端设置污水进水口,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内设置大颗粒拦截网栅和污水处理填料,所述污水处理填料的两端通过第一隔流板和第二隔流板固定,所述第一隔流板的开口位于上方,所述第二隔流板的开口位于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系统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植物培育种植层、碎石过滤层、微生物过滤层、滤料过滤层和碎石过滤层,所述植物培育种植层上设置有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系统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分别与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以及出水蓄水池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系统和污水预处理机构之间设置出水管线,所述出水管线的一端伸入到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内设置,所述出水管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植物培育种植层上方,所述出水管线上设置出水泵,所述人工湿地系统底部的一端设置排水管线,所述排水管线伸入到所述出水蓄水池内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蓄水池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排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蓄水池的底部与所述排出口相对的一侧与冲洗管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冲洗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底部的侧壁连接,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与该侧壁相对的一侧设置排污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线上设置冲洗泵和冲洗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预处理机构、人工湿地系统和出水蓄水池,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与人工湿地系统进水的一侧连接,所述出水蓄水池与所述人工湿地系统排水的一侧连接,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的一端设置污水进水口,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内设置大颗粒拦截网栅和污水处理填料,所述污水处理填料的两端通过第一隔流板和第二隔流板固定,所述第一隔流板的开口位于上方,所述第二隔流板的开口位于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系统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植物培育种植层、碎石过滤层、微生物过滤层、滤料过滤层和碎石过滤层,所述植物培育种植层上设置有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系统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分别与所述污水预处理机构以及出水蓄水池隔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渤袁云飞程丽辛小民冯敏宋增强靳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滨恒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