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活性物质以及负电极和可再充电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58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该负极活性物质的负电极和包括该负极活性物质的可再充电锂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硅‑碳复合物,结晶碳、硅颗粒和非晶碳在硅‑碳复合物中成团;以及单壁碳纳米管,涂覆在硅‑碳复合物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以及包括该负极活性物质的负电极和可再充电锂电池。


技术介绍

1、最近,使用电池的电子装置(诸如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和电动车辆)的快速普及要求对具有相对高容量和较轻重量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需求的惊人增加。具体地,因为可再充电锂电池具有较轻的重量和高能量密度,所以可再充电锂电池最近作为用于便携式装置的驱动电源已经引起了关注。因此,正在积极地进行改善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性能的研究和开发。

2、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可以包括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活性物质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及电解质,并且在锂离子嵌入和脱嵌到正电极和负电极中时由于氧化和还原反应而产生电能。

3、作为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主要使用诸如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和锂锰氧化物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主要使用诸如结晶碳类材料(诸如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或非晶碳类材料的碳质材料,但是碳质材料具有360mah/g的低容量,因此,已经积极地进行了具有四倍或更大的容量的硅类活性物质(诸如si)的研究。

>4、然而,在充电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所述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基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总重量的100wt%,所述单壁碳纳米管以0.01wt%至0.5wt%的量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单壁碳纳米管具有0.5μm至10μm的平均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单壁碳纳米管以0.2μm至10μm的厚度涂覆在所述硅-碳复合物的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所述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基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总重量的100wt%,所述单壁碳纳米管以0.01wt%至0.5wt%的量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单壁碳纳米管具有0.5μm至10μm的平均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选一金荣敏金英旭申昌洙吴杜莉元钟民李大赫郑盛元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