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56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上基体和下基体,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的外壁通过钢带连接,所述钢带能够随着上基体晃动,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之间设有能够消除水平变形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部固定在下基体的表面,顶部固定在上基体的底面;该建筑隔震装置在使用时能够提供竖向承载力,还具有优良的水平变形缓冲能力;且整体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满足建筑减震缓冲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减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板房建筑施工中,一般采用传统的建筑柱与地基相结合,使地基与上层建筑之间硬连接;当遇到地震时,地震波在岩土中引起地质土体震动,尤其是水平方向的震动将更加剧烈,给人们生命与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2、公告号为cn21202631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设置在地基上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腔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移动座一和移动座二,所述移动座一上设有凹槽一,所述安装筒的内腔设有减震板一,所述减震板一的侧端面位于凹槽一内设置,所述减震板一的侧端面设有与凹槽一内壁连接的减震弹簧一,所述减震板一上贯穿设有减震柱,所述减震柱的下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设有套在减震柱上的减震弹簧三,述限位板的底部设有减震橡胶垫一,所述减震橡胶垫与安装筒内腔底部连接,所述减震柱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房基柱;具有减轻房基晃动和损坏的技术效果。

3、上述减震装置通过减震弹簧一和减震弹簧二弹力作用下,对地震产生的剪切力进行抵消,从而减轻房基柱的左右晃动;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上基体和下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的外壁通过钢带连接,所述钢带能够随着上基体晃动,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之间设有能够消除水平变形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部固定在下基体的表面,顶部固定在上基体的底面;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和橡胶保护筒,所述上连接钢板与上基体的底面固定连接,下连接钢板与下基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保护筒设在上连接钢板与下连接钢板之间,所述橡胶保护筒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设有封板,所述橡胶保护筒内设有铅芯、橡胶板和钢板,所述铅芯穿过橡胶板和钢板竖直设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上基体和下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的外壁通过钢带连接,所述钢带能够随着上基体晃动,所述上基体与下基体之间设有能够消除水平变形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部固定在下基体的表面,顶部固定在上基体的底面;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和橡胶保护筒,所述上连接钢板与上基体的底面固定连接,下连接钢板与下基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保护筒设在上连接钢板与下连接钢板之间,所述橡胶保护筒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设有封板,所述橡胶保护筒内设有铅芯、橡胶板和钢板,所述铅芯穿过橡胶板和钢板竖直设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的两端设有腰孔,所述钢带通过销轴在腰孔处与上基体、下基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传波丁楠王子祥冯传锋郭高磊李韦玄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联合创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