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533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架结构和遮挡结构,所述的支架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座,支撑座上设有支撑套筒和第一升降结构,支撑套筒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升降臂和定位槽,升降臂上设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头,定位头与第一升降结构的输出端连接,升降臂的顶部与支撑臂连接,支撑臂与遮挡结构相配合。采用上述结构,依托预制的架体结构,通过高度调节适应不同地下层高建筑施工的需求,更加灵活方便;遮挡面积灵活调节,装置整体移动便利,支撑稳定牢靠,极大提升工程速度;装置整体结构稳定牢靠,操作使用方便灵活,实用性极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建筑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地下施工的情况,为了避免坍塌等事故的发生,通常需要使用防塌方支撑装置加以防护。目前现有的防护装置大多需要现场进行手工搭建,但是在诸如地下室这样的地下结构施工中,现场搭建不仅耗时费力,而且需要根据施工位置变化不断拆卸搭设,从而加大了工程量,非常不方便,存在诸多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依托预制的架体结构,通过高度调节适应不同地下层高建筑施工的需求,更加灵活方便;遮挡面积灵活调节,装置整体移动便利,支撑稳定牢靠,极大提升工程速度;装置整体结构稳定牢靠,操作使用方便灵活,实用性极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架结构和遮挡结构,所述的支架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座,支撑座上设有支撑套筒和第一升降结构,支撑套筒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升降臂和定位槽,升降臂上设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头,定位头与第一升降结构的输出端连接,升降臂的顶部与支撑臂连接,支撑臂与遮挡结构相配合;

3、所述的遮挡结构包括主遮挡结构和对称设置并与主遮挡结构配合的移动遮挡结构,主遮挡结构包括第二遮挡板,第二遮挡板上对称设置的多组限位滑槽;

4、所述的移动遮挡结构包括第一遮挡板,第一遮挡板上设有与限位滑槽配合的限位滑条,第一遮挡板通过固定套与支撑臂连接。

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升降臂和支撑臂上设有加强臂。

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套筒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第二升降结构,第二升降结构的输出端设有万向滚轮。

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遮挡板上设有配合槽和移动架,第二遮挡板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侧的输出端分别与调节螺杆的一端连接,调节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座与第二遮挡板连接,连接座与配合槽相配合,移动架与调节螺杆螺纹配合。

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双轴电机的两侧输出端上设置的调节螺杆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9、本技术所提供的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依托预制的架体结构,通过高度调节适应不同地下层高建筑施工的需求,更加灵活方便;

11、(2)遮挡面积灵活调节,装置整体移动便利,支撑稳定牢靠,极大提升工程速度;

12、(3)装置整体结构稳定牢靠,操作使用方便灵活,实用性极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架结构(1)和遮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结构(1)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座(4),支撑座(4)上设有支撑套筒(5)和第一升降结构(11),支撑套筒(5)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升降臂(6)和定位槽(9),升降臂(6)上设有与定位槽(9)配合的定位头(10),定位头(10)与第一升降结构(11)的输出端连接,升降臂(6)的顶部与支撑臂(7)连接,支撑臂(7)与遮挡结构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臂(6)和支撑臂(7)上设有加强臂(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套筒(5)上设有安装座(12),安装座(12)上设有第二升降结构(13),第二升降结构(13)的输出端设有万向滚轮(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遮挡板(15)上设有配合槽(17)和移动架(19),第二遮挡板(20)上设有固定座(22),固定座(22)上设有双轴电机(23),双轴电机(23)的两侧的输出端分别与调节螺杆(24)的一端连接,调节螺杆(2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座(25)与第二遮挡板(20)连接,连接座(25)与配合槽(17)相配合,移动架(19)与调节螺杆(24)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轴电机(23)的两侧输出端上设置的调节螺杆(24)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架结构(1)和遮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结构(1)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座(4),支撑座(4)上设有支撑套筒(5)和第一升降结构(11),支撑套筒(5)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升降臂(6)和定位槽(9),升降臂(6)上设有与定位槽(9)配合的定位头(10),定位头(10)与第一升降结构(11)的输出端连接,升降臂(6)的顶部与支撑臂(7)连接,支撑臂(7)与遮挡结构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臂(6)和支撑臂(7)上设有加强臂(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套筒(5)上设有安装座(12),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恒进刘东夏锐王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广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