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转动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转动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559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申请涉及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动装置和电子设备。转动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门板结构,沿第一方向,门板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表面,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表面,第三部分包括第三表面。沿第二方向,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或第三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低于第二表面,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本申请提供的转动装置与柔性屏之间的间隙足够大,在电子设备跌落时,转动装置的门板结构不会撞击和挤压柔性屏,从而有效降低了柔性屏的失效概率,增加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折叠电子设备备受广大用户欢迎。随着折叠电子设备的开合,折叠电子设备中的柔性屏能够通过转动装置产生弯折,柔性屏的弯折区域比较脆弱,当手机跌落时,柔性屏受到冲击,柔性屏的内部结构会受到损伤(例如出现裂纹、分层),从而导致导致柔性屏的弯折区域失效,例如柔性屏的弯折区域出现黑斑,使得折叠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短,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转动装置和电子设备,以下从多个方面介绍本申请,以下多个方面的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可互相参考。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动装置,该转动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门板结构,沿第一方向,门板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表面,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表面,第三部分包括第三表面。沿第二方向,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或第三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低于第二表面,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3、例如,上述第一方向可以为后文实施例中提及的x轴方向,上述第二方向可以为后文实施例中提及的z轴方向,上述第三方向可以为后文实施例中提及的y轴方向。

4、示例性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5、可以理解,上述转动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折叠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电子书阅读器、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notebook)、车载设备、穿戴设备(例如手表)、盒子等需要同步开合的电子设备。

6、上述转动装置中,门板结构与柔性屏之间的间隙足够大,因此,在电子设备跌落时,转动装置的门板结构不会与柔性屏之间互相撞击和挤压,从而有效降低了柔性屏的失效(例如产生黑斑、裂纹)概率,增加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7、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表面的边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或第三表面的边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低于第二表面,以增加第一表面和/或第三表面与柔性屏之间的间隙,同时也确保门板结构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避免门板结构因过薄而断裂。

8、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表面的边缘区域包括第三方向两侧的边缘区域和第一方向一侧的边缘区域,第三表面的边缘区域包括第三方向两侧的边缘区域和第一方向另一侧的边缘区域。

9、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部分的第二表面是平面。

10、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是斜面,第一部分的斜面与第二部分的第二表面连接,并呈钝角设置。

11、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斜面沿着远离柔性屏的方向倾斜。斜面能够确保第二部分的第二表面平缓过渡到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沿第一方向,越靠近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的边缘处,第一表面与柔性屏之间的间隙越大,从而避免柔性屏从边缘处开始失效。

12、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部分的斜面至少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部分的第二表面连接;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处于同一平面;或者,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呈钝角设置,沿第二方向,第二斜面低于第一斜面。

13、第一表面的斜面通过设置多个相连的子斜面,例如斜面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能够增加中间门板的第一表面的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转动装置为柔性屏提供的形变空间,降低了柔性屏的失效概率。

14、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包括下沉区域。

15、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下沉区域呈台阶状。该下沉区域在确保第一部分具有一定厚度的同时,也能够增加第一表面与柔性屏之间的间隙。

16、下沉区域还可以包括相连的多个子下沉区域,相邻的子下沉区域通过过渡段连接。例如,下沉区域包括第一子下沉区域和第二子下沉区域,第一子下沉区域和第二子下沉区域通过过渡段连接。示例性地,过渡段为垂直于第一子下沉区域和第二子下沉区域所在平面的平面。或者,在可替代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过渡段为相对于第一子下沉区域和第二子下沉区域所在平面倾斜的斜面。

17、通过设置多个子下沉区域,进一步增加了柔性屏的形变空间,同时也避免了第一部分的厚度突变,确保了门板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支撑能力。

18、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三部分的第三表面是斜面,第三部分的斜面与第二部分的第二表面连接,并呈钝角设置。

19、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斜面沿着远离柔性屏的方向倾斜。该斜面能够确保第二部分的第二表面平缓过渡到第三部分的第三表面。沿第一方向,越靠近第三部分的第三表面的边缘处,第三表面与柔性屏之间的间隙越大,从而避免柔性屏从边缘处开始失效。

20、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三部分的斜面至少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部分的第二表面连接;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处于同一平面;或者,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呈钝角设置,沿第二方向,第二斜面低于第一斜面。

21、第三表面通过设置多个相连的子斜面,例如第三表面的斜面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能够增加中间门板的第三表面的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转动装置为柔性屏提供的形变空间,降低了柔性屏的失效概率。

22、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三部分的第三表面包括下沉区域。

23、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下沉区域呈台阶状。该下沉区域在确保第三部分具有一定厚度的同时,也能够增加第三表面与柔性屏之间的间隙。

24、下沉区域还可以包括相连的多个子下沉区域,相邻的子下沉区域通过过渡段连接。例如,下沉区域包括第一子下沉区域和第二子下沉区域,第一子下沉区域和第二子下沉区域通过过渡段连接。示例性地,过渡段为垂直于第一子下沉区域和第二子下沉区域所在平面的平面。或者,在可替代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过渡段为相对于第一子下沉区域和第二子下沉区域所在平面倾斜的斜面。

25、通过设置多个子下沉区域,进一步增加了第三表面与柔性屏之间的间隙,同时也避免了第三部分的厚度突变,确保了门板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支撑能力。

26、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沿第二方向,下沉区域的投影呈三角形。

27、三角形状的下沉区域能够确保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具有一定的强度,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不会因过薄而断裂。同时,三角形状的下沉区域能够避免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在运动时与柔性屏产生干涉。

28、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沿第二方向,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具有第一投影,第二部分的第二表面具有第二投影,第三部分的第三表面具有第三投影,第一投影沿第三方向具有第一尺寸,第二投影沿第三方向具有第二尺寸,第三投影沿第三方向具有第三尺寸,第一尺寸和/或第三尺寸小于第二尺寸,第三方向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门板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门板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三表面的边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低于所述第二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区域包括第三方向两侧的边缘区域和所述第一方向一侧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三表面的边缘区域包括所述第三方向两侧的边缘区域和所述第一方向另一侧的边缘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是平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是斜面,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并呈钝角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斜面至少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处于同一平面;或者,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呈钝角设置,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斜面低于所述第一斜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包括下沉区域。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第三表面是斜面,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并呈钝角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斜面至少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处于同一平面;或者,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呈钝角设置,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斜面低于所述第一斜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第三表面包括下沉区域。

11.如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下沉区域的投影呈三角形。

12.如权利要求5至11任一项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投影,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第三表面具有第三投影,所述第一投影沿第三方向具有第一尺寸,所述第二投影沿所述第三方向具有第二尺寸,所述第三投影沿所述第三方向具有第三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和/或所述第三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3.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的两侧的边缘为斜面,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4.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第三表面的两侧的边缘为斜面,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5.如权利要求1至11、13至14任一项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结构包括中间门板、第一侧门板和第二侧门板,所述第一侧门板和所述第二侧门板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门板的第三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侧门板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侧门板的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中间门板的所述第一部分的两侧,所述第一侧门板的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侧门板的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中间门板的所述第三部分的两侧。

17.如权利要求1至11、13至14任一项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结构包括第一侧门板和第二侧门板,所述第一侧门板和所述第二侧门板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侧门板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侧门板的所述第一部分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门板的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侧门板的所述第三部分相对设置。

19.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结构包括中间门板、第一侧门板和第二侧门板,所述第一侧门板和所述第二侧门板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门板的第三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转动装置和柔性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门板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门板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三表面的边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低于所述第二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区域包括第三方向两侧的边缘区域和所述第一方向一侧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三表面的边缘区域包括所述第三方向两侧的边缘区域和所述第一方向另一侧的边缘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是平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是斜面,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并呈钝角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斜面至少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处于同一平面;或者,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呈钝角设置,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斜面低于所述第一斜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包括下沉区域。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第三表面是斜面,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并呈钝角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斜面至少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处于同一平面;或者,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呈钝角设置,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斜面低于所述第一斜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第三表面包括下沉区域。

11.如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下沉区域的投影呈三角形。

12.如权利要求5至11任一项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投影,所述第二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仁黄波毛维华周海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