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质稳定的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355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技术涉及电池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解质稳定的电池结构,包括电池主壳体,所述电池主壳体的内部套装有内壳体,且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解质型腔并承接电解质,所述电池主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正电极、负电极,所述内壳体的表面与电池主壳体的内壁之间套设有防漏隔膜。本技术以设置的电池主壳体、正电极、负电极、内壳体、防漏隔膜组成电池本体,以设置的外保护壳体、密封盖板、第一联动缓冲组件、第二联动缓冲组件、复合加强板件以及电解质吸收颗粒组成复合性辅助装置,而后将电池本体与复合性辅助装置综合使用后,复合性辅助装置客面对不同情况的冲击并对电池本体进行充分保护,提升电池本体内部电解质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结构,具体为一种电解质稳定的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而随着使用环境的增加,现使用的电池内部电解质就需面对稳定性的考验。

2、现公告号为cn213583917u的授权专利,其公开的一种结构稳定的碱性电池在具体实施时,当稳定壳受到挤压时,压力直接作用在稳定壳上,稳定壳发生形变时,利用缓冲组件缓冲稳定壳产生的形变,以此降低压力向壳体传递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壳体受到挤压的可能性,以此提高整体的稳定性,降低电解空腔内的电解液发生泄漏而污染环境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性。

3、从上述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可知,现有技术对于电池内部电解质稳定性改进方案是在电池内部增加缓冲组件,继而电池受到外界挤压后缓冲保护,降低电池结构破损,电解质流出的几率,这从理论来说是可行的,但是,实际使用时,电池不仅会面对大面积的挤压,还有可能会遭受突刺类的冲击,现有技术使用的缓冲组件虽有缓冲效果,但是对于突刺类的冲击需恰好对准后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质稳定的电池结构,包括电池主壳体(1),所述电池主壳体(1)的内部套装有内壳体(4),且内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电解质型腔并承接电解质,所述电池主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正电极(2)、负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4)的表面与电池主壳体(1)的内壁之间套设有防漏隔膜(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质稳定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缓冲组件(7)包括有七个梯形弹簧板,且七个梯形弹簧板以圆周阵列的方式卡接或固定套接在外保护壳体(6)的内壁与电池主壳体(1)的表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质稳定的电池结构,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质稳定的电池结构,包括电池主壳体(1),所述电池主壳体(1)的内部套装有内壳体(4),且内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电解质型腔并承接电解质,所述电池主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正电极(2)、负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4)的表面与电池主壳体(1)的内壁之间套设有防漏隔膜(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质稳定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缓冲组件(7)包括有七个梯形弹簧板,且七个梯形弹簧板以圆周阵列的方式卡接或固定套接在外保护壳体(6)的内壁与电池主壳体(1)的表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质稳定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缓冲组件(9)包括七个折叠弹簧板,且七个折叠弹簧板分别安装七个梯形弹簧板两两相对形成的七个三角空间内,加强第一联动缓冲组件(7)的结构强度和弹性复位性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质稳定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壳体(6)的底部外开口结构,且外保护壳体(6)底部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腾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