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35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技术涉及小鼠缺血再灌注实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包括台体,所述台体的顶部开设有盛放槽,所述盛放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部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清洗管,所述台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的两侧分别插接有出水管和抽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插接有导水管,所述清洗管与所述导水管相连通,所述台体的内部设置有清水腔,所述抽水管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清水腔的内部。本技术中,能够实现对台体顶部盛放槽的自动清洁消毒,保证了盛放槽表面的洁净,避免后续放置小鼠肠道血管时出现污染或损伤,使得小鼠的缺血再灌注实验能够稳定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小鼠缺血再灌注实验,具体为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


技术介绍

1、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组织缺血缺氧到达一定时间及程度后引起细胞发生病理变化,在恢复血液供应后,损伤的组织非但没有恢复功能,反而出现进一步加重的病理现象。不论人和动物,在出血性休克及局部肠管缺血后出现肠粘膜损伤,因此,建立实验动物的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在建立损伤模型时,实验动物一般采用的是大鼠,将大鼠整个肠道和血管取出,大鼠的肠道以及血管都由肠系膜连接在一起呈一个平面,由一条主动脉供血,采用微型动脉夹夹住主动脉即可使肠道缺血,在进行上述操作时盛放平台则是必不可少的器械之一。

3、目前,大多数的盛放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均不具有自冲洗清洁功能,容易导致盛放平台的表面有较多的污垢,当工作人员将肠道血管放置在该平台表面时,容易导致肠道血管受到污染甚至损伤,从而影响了工作人员后续的实验工作。因此,亟需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

2、本技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3、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包括台体,所述台体的顶部开设有盛放槽,所述盛放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部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清洗管,所述台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的两侧分别插接有出水管和抽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插接有导水管,所述清洗管与所述导水管相连通;

4、所述台体的内部设置有清水腔,所述抽水管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清水腔的内部,所述台体的一侧外壁插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清水腔相连通;

5、所述盛放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排水槽,所述台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台体的一侧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台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搅拌棒。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圆周外壁啮合有涡轮。

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涡轮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

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丝杆。

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丝杆的圆周外壁啮合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清洁辊。

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台体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一端与所述螺纹套筒固定连接。

15、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能够实现对台体顶部盛放槽的自动清洁消毒,保证了盛放槽表面的洁净,避免后续放置小鼠肠道血管时出现污染或损伤,使得小鼠的缺血再灌注实验能够稳定进行,具体是通过设置有电机、转动杆、搅拌棒和清洁辊,在工作人员对一组肠道血管的缺血再灌注实验完成后可以同时启动电机和泵体,通过泵体能够将清水腔内部的消毒水抽入至导水管中,并由导水管一侧的清洗管喷出,能够实现对盛放槽表面的初步冲洗工作;

16、在清洗管对盛放槽冲洗的同时电机会带动转动杆转动,通过转动杆的转动能够带动搅拌棒一同转动,从而实现消毒水与清水能够充分混合,且在转动杆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蜗杆转动,在蜗杆转动的过程中与其相互啮合的涡轮也会一同转动,通过涡轮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转动柱转动,此时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的相互啮合,可以实现螺纹丝杆的圆周转动,通过螺纹丝杆的转动可以使啮合在其外壁上的螺纹套筒带动清洁辊沿z轴方向运动,实现对盛放槽的刷洗工作,进一步保证了盛放槽的洁净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包括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顶部开设有盛放槽(2),所述盛放槽(2)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部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清洗管(3),所述台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泵体(9),所述泵体(9)的两侧分别插接有出水管(10)和抽水管(11),所述出水管(10)的一端插接有导水管,所述清洗管(3)与所述导水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柜门(6),所述柜门(6)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4)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搅拌棒(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20),所述蜗杆(20)的圆周外壁啮合有涡轮(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17)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柱(18),所述第一转动柱(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25)啮合有第二齿轮(24),所述第二齿轮(24)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柱(19),所述第二齿轮(24)啮合有第一齿轮(23),所述第一齿轮(23)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丝杆(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丝杆(16)的圆周外壁啮合有螺纹套筒(22),所述螺纹套筒(2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架(13),所述转动架(13)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清洁辊(1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一端与所述螺纹套筒(22)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包括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顶部开设有盛放槽(2),所述盛放槽(2)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部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清洗管(3),所述台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泵体(9),所述泵体(9)的两侧分别插接有出水管(10)和抽水管(11),所述出水管(10)的一端插接有导水管,所述清洗管(3)与所述导水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柜门(6),所述柜门(6)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4)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搅拌棒(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肠道血管盛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20),所述蜗杆(20)的圆周外壁啮合有涡轮(1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万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