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柔性支架及光伏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柔性支架及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328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支架及光伏系统,所述柔性支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相邻两所述支撑件之间安装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钢绞索,所述钢绞索形成承载光伏板的承载面;传导件,所述传导件与所述钢绞索接触并与所述钢绞索进行热传递;降温结构,与所述传导件连接并调节所述传导件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柔性支架通过对钢绞索体的降温来提高钢绞索的内应力,从而减少其在大风条件下的振幅,提高柔性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和降低索的挠度变形,进一步的,通过设置风速开关,实现降温结构的自动控制;当光伏系统使用该柔性支架时,光伏组件为降温结构提供电源,实现自发自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支架及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柔性支架的迅猛发展,土地利用率的问题是后期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不同场景的场地条件限制,对于柔性支架的跨度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当柔性支架在大风荷载作用的情况下。柔性支架整体稳定性以及组件索和承重索的挠度要求是限制了柔性支架实现超大跨度的主要因素。

2、现有的钢索通过千斤顶或者液压杆来施加外力改变钢索应力,以提高索挠度要求并保证在大风情况下达到使用功能。通过千斤顶施加外力存在的问题:千斤顶的压力是很难控制,因为索在运行状态下应力是一直存在;千斤顶施加张力时,由于索应力会随着长度的增加预应力会损失,索应力的提高量是未知的。通过液压杆来施加外力存在的问题:当采用液压杆对索体进行张拉,由于柔性支架的项目地场景都是比较恶劣,液压杆的供电相对较困难。同时,无论是采用千斤顶还是液压杆施加外力,索体的长度都会增长,但是索两端的锚具都是固定不变的,市面上常用的锚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叉耳式锚具,还有一种是夹片锚具,当采用叉耳式锚具时,多出的长度只可通过套筒调节,但是由于索的应力较大且目前没有很好的拧紧套筒的工艺,则可能会造成工人的生命财产的损失;而当采用夹片锚具时,拉伸多出的长度会使夹片锚松动。从而会导致夹片锚具的失效。

3、我们通过计算得出,在大跨中模型计算中,往往只有组件的自重荷载的时候是能满足要求的。但是在风雪荷载的工况下就不能通过计算要求。因此在保证土地利用率的场景下,专利技术一种大风情况下增强索内力及挠度的系统。来增强柔性支架的整体稳定性。也能让柔性支架实现超大跨度。

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支架及光伏系统,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支架,所述柔性支架包括:

3、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相邻两所述支撑件之间安装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钢绞索,其中所述钢绞索形成承载光伏板的承载面;

4、多个传导件,所述传导件与所述钢绞索接触并与所述钢绞索进行热传递;

5、降温结构,与所述传导件连接并调节所述传导件的温度。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降温结构包括压缩制冷器以及与所述压缩制冷器的导管,所述压缩制冷器的制冷液在所述导管的通道中流动;

7、所述导管与所述传导件连接。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传导件呈条状,且其截面呈u型。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传导件为中空结构,其中空部分与所述导管的通道连通。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传导件为铜铸件。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柔性支架还包括第一风速开关单元,设置于所述压缩制冷器与电源之间,所述第一风速开关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柔性支架所在的环境的风速控制所述压缩制冷器的工作状态;

12、当所述柔性支架所在的环境的风速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阈值时,所述压缩制冷器分别处于工作状态;

13、当所述柔性支架所在的环境的风速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所述压缩制冷器停机状态。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第一风速开关单元包括风速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制冷器电连接并控制所述压缩制冷器的运行状态;

15、所述风速传感器获取所述柔性支架所在的环境的风速;

16、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风速传感器的风速并根据所述风速控制所述压缩制冷器的运行状态。

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包括所述的柔性支架和若干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光伏板安装于所述承载面。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的储能蓄电池和逆变器;

19、所述储能蓄电池通过所述逆变器为所述降温结构提供电源。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柔性支架还包括第二风速开关单元,设置于所述储能蓄电池和所述逆变器之间,所述第二风速开关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柔性支架所在的环境的风速控制所述储能蓄电池和所述逆变器之间线路的通断状态。

21、本专利技术的柔性支架通过对钢绞索体的降温来提高钢绞索的内应力,从而减少其在大风条件下的振幅,提高柔性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和降低索的挠度变形,进一步的,通过设置风速开关,实现降温结构的自动控制;当光伏系统使用该柔性支架时,光伏组件为降温结构提供电源,实现自发自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结构包括压缩制冷器以及与所述压缩制冷器的导管,所述压缩制冷器的制冷液在所述导管的通道中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件呈条状,且其截面呈U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件为中空结构,其中空部分与所述导管的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件为铜铸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架还包括第一风速开关单元,设置于所述压缩制冷器与电源之间,所述第一风速开关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柔性支架所在的环境的风速控制所述压缩制冷器的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速开关单元包括风速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制冷器电连接并控制所述压缩制冷器的运行状态;

8.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架和若干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光伏板安装于所述承载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的储能蓄电池和逆变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架还包括第二风速开关单元,设置于所述储能蓄电池和所述逆变器之间,所述第二风速开关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柔性支架所在的环境的风速控制所述储能蓄电池和所述逆变器之间线路的通断状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结构包括压缩制冷器以及与所述压缩制冷器的导管,所述压缩制冷器的制冷液在所述导管的通道中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件呈条状,且其截面呈u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件为中空结构,其中空部分与所述导管的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件为铜铸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架还包括第一风速开关单元,设置于所述压缩制冷器与电源之间,所述第一风速开关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柔性支架所在的环境的风速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雨笠徐舟汝强庞悦文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