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移动能源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303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技术涉及移动能源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移动能源站,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含能源箱和液压杆,所述能源箱一侧设置有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内开设有散热口且散热口内安装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模块外侧设置有密封槽且密封槽内转动设有若干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一侧设置有蜗轮,若干所述蜗轮一侧同步啮合有蜗杆且蜗杆转动安装在散热模块内,所述能源箱上端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内侧固定有安装座,由此,能够实现对能源箱的主动散热和密封保护,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在非使用期间能够提高密封性,能够实现对活动板的伸展控制,便于对使用者进行防雨保护和辅助照明,增加了装置的多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能源站,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移动能源站


技术介绍

1、移动能源是以可移动的分布式发电技术为基础,通过储能、控制、信息通信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能源的可移动、全天候、高效率供应,是分布式发电进一步小型化、分散化的应用形式,随着设备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移动能源站的需求也逐渐体现,而现有的移动能源站功能较少,无法实现不同需求。

2、现有技术中的移动能源站基本具备良好的散热制冷能力,但是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其散热窗口大多处于常开状态,需要散热时开启散热扇即可,但是散热窗口常开也会导致其密封性能变差,在面对雨雪等恶劣天气环境时,无法对能源箱内部提供保护,易使得雨雪或沙尘等顺着散热口进入能源箱内部,影响能源箱内设备的安全运行,容易引发短路等风险,同时其也不具备外部伸展能力和辅助照明能力,工人在夜间使用装置或雨天使用装置时受到限制,操作起来不够方便,影响视线,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其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含能源箱(2)和液压杆(19),所述能源箱(2)一侧设置有散热模块(4),所述散热模块(4)内开设有散热口(5)且散热口(5)内安装有散热扇(6),所述散热模块(4)外侧设置有密封槽(9)且密封槽(9)内转动设有若干散热板(10),所述散热板(10)一侧设置有蜗轮(12),若干所述蜗轮(12)一侧同步啮合有蜗杆(13)且蜗杆(13)转动安装在散热模块(4)内,所述能源箱(2)上端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内侧固定有安装座(16)且安装座(16)上导通安装有照明灯(17),所述液压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含能源箱(2)和液压杆(19),所述能源箱(2)一侧设置有散热模块(4),所述散热模块(4)内开设有散热口(5)且散热口(5)内安装有散热扇(6),所述散热模块(4)外侧设置有密封槽(9)且密封槽(9)内转动设有若干散热板(10),所述散热板(10)一侧设置有蜗轮(12),若干所述蜗轮(12)一侧同步啮合有蜗杆(13)且蜗杆(13)转动安装在散热模块(4)内,所述能源箱(2)上端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内侧固定有安装座(16)且安装座(16)上导通安装有照明灯(17),所述液压杆(19)后端设有转动轴(21)且转动轴(21)转动安装在能源箱(2)内部,所述活动板(15)内表面固定有铰接座(20),所述液压杆(19)伸缩端与铰接座(20)之间转动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齐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墨热能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