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定位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277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技术涉及下料定位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包括传送带机构和换向定位机构;传送带机构设置有第一导向部件,第一导向部件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用于使产品轴向与传送组件传送方向平行;换向定位机构包括调整驱动部件、换向调整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换向调整部件开设有换向槽,第二导向部件固定设置,第二导向部件设置在换向调整部件下方、且设置有导向斜面;调整驱动部件驱动端与换向调整部件连接,调整驱动部件用于带动换向调整部件相对靠近或者远离导向斜面,当换向调整部件相对靠近导向斜面时,换向槽内的产品沿导向斜面移动并定位。本技术通过导向槽、换向槽和导向斜面的配合实现对产品轴向的切换、定位,高效、不会损伤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尤其涉及下料定位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


技术介绍

1、一种产品,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均设置为类圆柱体状结构,两部位同轴设置,第一部位的直径小于第二部位的直径,第二部位的重量小于第一部位的重量。在该产品通过加工设备完成生产加工后,需要将其摆盘。

2、完成加工后的产品通常是无序的,面对无序来料的产品,现有摆盘设备需要设置多个不同功能的装置,以定位产品。以一种常规摆盘设备为例,其设置振动盘将无序的产品进行振动、整理定位后,再将产品运至取料机械臂处、进行夹取摆盘。

3、然而,通过振动盘实现对无序产品的整理定位,往往对于产品自身强度存在一定要求,否则在振动盘的振动下,产品易产生损伤。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产品的前提下,对产品进行整理定位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振动盘定位对产品存在损伤,提供下料定位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通过导向槽、换向槽和导向斜面的配合实现对产品轴向的切换、定位,高效、不会损伤产品。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料定位装置,用于产品的下料摆盘,所述产品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均设置为类圆柱体状结构、且两者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部位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部位的直径,所述第二部位的重量小于所述第一部位的重量,该下料定位装置包括传送带机构,所述传送带机构用于所述产品的运输,所述传送带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导向部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沿所述传送带机构的传送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导向所述产品、并使所述产品的轴向与所述传送带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换向定位机构,所述换向定位机构包括调整驱动部件、换向调整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所述换向调整部件上开设有换向槽,所述换向槽用于接收所述导向槽导向后的所述产品,所述换向槽的贯通所述换向调整部件,所述换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传送带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换向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部位的直径,所述第一部位的直径小于所述换向槽的宽度,所述产品的长度小于所述换向槽的长度;所述第二导向部件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部件设置在所述换向调整部件下方,所述第二导向部件上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调整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换向调整部件连接,所述调整驱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换向调整部件相对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导向斜面,当所述换向调整部件相对靠近所述导向斜面时,所述换向槽内的所述产品沿所述导向斜面移动并定位。

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向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带机构的径向一侧;所述传送带机构还包括分料组件,所述分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导向槽的出料端,所述分料组件包括分料驱动部件和分料部件,所述分料部件上开设有分料槽,所述分料槽适配所述产品,所述分料槽贯通所述分料部件;所述分料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分料部件相连接,所述分料驱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分料部件于所述导向槽的出料端和所述换向槽之间移动。

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料组件还包括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分料槽中的所述产品后、发出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分料驱动部件的驱动端移动。

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向槽的上端面凹陷并形成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适配所述第二部位。

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向调整部件的下端面上沿自身移动方向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导向部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机构还包括挡料组件,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挡料部件和挡料驱动部件,所述挡料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挡料部件相连接,所述挡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挡料部件移动、并封堵所述导向槽。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机构上设置有保护油。

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油槽,所述接油槽设置在所述传送带机构下方。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部件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导向斜面,两个所述导向斜面组成v型槽状结构。

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下料摆盘设备,包括取料装置、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所述取料装置用于被定位后的所述产品的搬运。

1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在使用时首先通过传送带机构配合第一导向部件,使得无序来料的产品在导向槽的作用下实现第一次定位,在定位后,产品的轴向与传送带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接着,从导向槽末端伸出的产品进入换向定位机构的换向槽,在重力的作用下,产品的第一部位会穿过换向槽、而第二部位无法穿过换向槽,即实现了产品由轴向水平状态变为轴向竖直状态的切换。最后,调整驱动部件驱动换向调整部件相对靠近导向斜面,使得完成换向后的产品在导线斜面的作用下定位。通过本技术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对无序来料的产品进行定位,能够在不损伤产品的前提下,快速、高效的将产品的轴向变为竖直状态、从而便于后续搬运时的定位夹取。减少了对于视觉识别设备的需求,降低了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料定位装置,用于产品的下料摆盘,所述产品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均设置为类圆柱体状结构、且两者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部位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部位的直径,所述第二部位的重量小于所述第一部位的重量,其特征在于,该下料定位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带机构的径向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组件还包括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分料槽中的所述产品后、发出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分料驱动部件的驱动端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槽的上端面凹陷并形成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适配所述第二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调整部件的下端面上沿自身移动方向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导向部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机构还包括挡料组件,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挡料部件和挡料驱动部件,所述挡料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挡料部件相连接,所述挡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挡料部件移动、并封堵所述导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机构上设置有保护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油槽,所述接油槽设置在所述传送带机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部件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导向斜面,两个所述导向斜面组成V型槽状结构。

10.一种下料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料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所述取料装置用于被定位后的所述产品的搬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定位装置,用于产品的下料摆盘,所述产品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均设置为类圆柱体状结构、且两者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部位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部位的直径,所述第二部位的重量小于所述第一部位的重量,其特征在于,该下料定位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带机构的径向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组件还包括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分料槽中的所述产品后、发出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分料驱动部件的驱动端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槽的上端面凹陷并形成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适配所述第二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调整部件的下端面上沿自身移动方向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宏伟林育正陆椅洋
申请(专利权)人: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