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910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0
本技术涉及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包括第一模座组件、刻印机构和第二模座组件;第一模座组件包括第一模板和产品定位部件,产品定位部件设置在第一模板的上端面上;刻印机构包括刻印组件,刻印组件设置在第一模板上,刻印组件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产品定位部件,刻印组件包括刻印字模和第一接触斜面;第二模座组件包括第二模板、刻印驱动部件和刻印限位部件,第二模板设置在第一模板上方,第二模板能够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模板;刻印驱动部件设置在第二模板的下端面上、用于抵接第一接触斜面并带动刻印组件靠近产品定位部件;刻印限位部件设置在第二模板的下端面上、用于压紧刻印时的产品。本技术能够保证产品刻印良率、空间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材工艺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管材侧壁刻印装置


技术介绍

1、一种管材,其内部开设有容纳腔,在其一个端面上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开口。根据生产需求,需要在其侧壁上刻印。

2、传统的刻印方式,通常为在将管材固定后,直接将刻印字模与管材的侧壁抵接,以实现刻印。然而,由于管材自身条件因素的影响,例如材料、结构等,会使得使用传统刻印方式加工管材时,管材受力而产生轻微的变形、刻印深浅不均匀等问题。这些生产缺陷的存在,使产品无法满足对于外观的要求。

3、综上所述,亟需一种新的刻印装置以解决管材受力轻微变形、刻印深浅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管材刻印时受力轻微变形、刻印深浅不均,提供一种管材侧壁刻印装置,通过产品定位部件和刻印限位部件配合形成限位、支撑,避免产品变形、保证良率,空间利用率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包括第一模座组件,所述第一模座组件包括第一模板和产品定位部件,所述第一模板固定设置,所述产品定位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的上端面上,所述产品定位部件用于安装产品,所述产品定位部件适配所述产品的容纳腔;刻印机构,所述刻印机构包括刻印组件,所述刻印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上、且位于所述产品定位部件的一侧,所述刻印组件能够相对靠近或者相对远离所述产品定位部件,所述刻印组件包括刻印字模和第一接触斜面,所述刻印字模用于在接触所述产品时进行刻印;第二模座组件,所述第二模座组件包括第二模板、刻印驱动部件和刻印限位部件,所述第二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上方,所述第二模板能够相对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模板;所述刻印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模板的下端面上,所述刻印驱动部件用于抵接所述第一接触斜面、并带动所述刻印组件相对靠近所述产品定位部件;所述刻印限位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模板的下端面上,所述刻印限位部件用于压紧刻印时的所述产品。

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刻印机构还包括刻印复位组件,所述刻印复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刻印组件相对远离所述产品定位部件。

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刻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复位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一复位杆,所述第一复位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上,所述第一复位杆能沿自身轴向移动的与所述第一复位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刻印组件相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部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复位杆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抵接部件和所述第一复位块。

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刻印驱动部件能够拆卸的与所述第二模板相连接。

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刻印机构还包括抵接组件,所述抵接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上,所述抵接组件设置在所述产品定位部件设置有所述刻印组件的另一侧,所述抵接组件能够相对靠近或者相对远离所述产品定位部件,所述抵接组件包括抵接面和第二接触斜面,所述抵接面用于压紧刻印时的所述产品;所述第二模座组件还包括抵接驱动部件,所述抵接驱动部件用于抵接所述第二接触斜面、并带动所述抵接组件相对靠近所述产品定位部件;其中,在所述刻印字模与所述产品定位部件上安装的所述产品接触前,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产品定位部件上安装的所述产品相抵接。

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述抵接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模板的下端面上;所述抵接驱动部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抵接斜面、缓冲面和第二抵接斜面;当所述第一抵接斜面与所述第二接触斜面抵接时,所述抵接驱动部件带动所述抵接组件相对靠近所述产品定位部件;当所述第一抵接斜面与所述第二接触斜面分离后,所述缓冲面与所述抵接组件相抵接、并使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产品定位部件上安装的所述产品相抵接;当所述第二抵接斜面与所述第二接触斜面抵接时,所述刻印字模与所述产品定位部件上安装的所述产品相抵接。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刻印机构还包括抵接复位组件,所述抵接复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抵接组件相对远离所述产品定位部件;所述抵接复位组件包括第二复位块、第二弹性件和第二复位杆,所述第二复位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模板上,所述第二复位杆能沿自身轴向移动的与所述第二复位块相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杆的一端与所述抵接组件相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抵接部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复位杆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件和所述第二复位块。

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刻印组件还包括刻印滑块和刻印滑槽,所述刻印滑槽固定设置,所述刻印滑块能够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刻印滑槽上,所述刻印滑块沿自身移动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接触斜面、另一端能够拆卸的设置有所述刻印字模。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座组件还包括第一模座本体和第一垫板,所述第一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垫板上,所述第一垫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座本体上。

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刻印限位部件接触所述产品的端面上设置有柔性部件。

1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通过本技术所述的管材侧壁刻印装置进行刻印,能够通过产品定位部件和刻印限位部件相互配合形成对产品的限位、支撑,避免产品因自身材料因素和结构因素而变形,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良率。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刻印组件和刻印驱动部件的设置,能够将第二模板下降的动力转化为刻印组件刻印的动力,节省了一个驱动源,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印机构还包括刻印复位组件,所述刻印复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刻印组件相对远离所述产品定位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复位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一复位杆,所述第一复位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上,所述第一复位杆能沿自身轴向移动的与所述第一复位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刻印组件相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部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复位杆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抵接部件和所述第一复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印驱动部件能够拆卸的与所述第二模板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印机构还包括抵接组件,所述抵接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上,所述抵接组件设置在所述产品定位部件设置有所述刻印组件的另一侧,所述抵接组件能够相对靠近或者相对远离所述产品定位部件,所述抵接组件包括抵接面和第二接触斜面,所述抵接面用于压紧刻印时的所述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模板的下端面上;所述抵接驱动部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抵接斜面、缓冲面和第二抵接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印机构还包括抵接复位组件,所述抵接复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抵接组件相对远离所述产品定位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印组件还包括刻印滑块和刻印滑槽,所述刻印滑槽固定设置,所述刻印滑块能够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刻印滑槽上,所述刻印滑块沿自身移动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接触斜面、另一端能够拆卸的设置有所述刻印字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座组件还包括第一模座本体和第一垫板,所述第一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垫板上,所述第一垫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座本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印限位部件接触所述产品的端面上设置有柔性部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印机构还包括刻印复位组件,所述刻印复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刻印组件相对远离所述产品定位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复位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一复位杆,所述第一复位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上,所述第一复位杆能沿自身轴向移动的与所述第一复位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刻印组件相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部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复位杆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抵接部件和所述第一复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印驱动部件能够拆卸的与所述第二模板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侧壁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印机构还包括抵接组件,所述抵接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上,所述抵接组件设置在所述产品定位部件设置有所述刻印组件的另一侧,所述抵接组件能够相对靠近或者相对远离所述产品定位部件,所述抵接组件包括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得良徐腾飞高祖富
申请(专利权)人: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