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蚕丝被生产的摘茧机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25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摘茧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蚕丝被生产的摘茧机及使用方法,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为U型结构。该种基于蚕丝被生产的摘茧机及使用方法,高压气体沿进气孔、出气孔从推茧柱与方格簇格子内壁的间隙中喷出,从而对蚕茧与格子内壁的连接处施加压力,使蚕茧与方格簇分离,相较于传统的利用与格子内壁贴合的柱体推出蚕茧,上述小于格子内径的推茧柱能够稳定脱茧,并在此基础下利用高压气体实现非接触式的剥离蚕茧与方格簇连接,以此取代机械施力刮除与方格簇连接的蚕丝,避免了与格壁连接处的蚕丝被夹入间隙中,受到摩擦阻滞而与蚕茧主体断开,而造成的大量碎丝,减少了摘茧过程中无效损耗,保证了蚕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摘茧机,具体为一种基于蚕丝被生产的摘茧机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蚕丝被”又称“丝绵被”,是指含有50%以上桑蚕丝用作填料的被褥类床上用品。其中蚕丝则是由桑蚕生产而来,桑蚕的幼虫在变成蚕蛾之前,将自己保护在蚕茧里,每只蚕茧是一根连续1000-2000米长的蚕丝。

2、具体操作为,将蚕茧放于热水中,蚕茧会变软并慢慢成浆状,脏的表层会脱落,最终露出蚕丝的终端,然后将蚕茧放入第二个大桶,依据丝的粗细程度,可将单个或几个蚕茧缠在一起抽出,即缫丝。

3、目前对于桑蚕的养殖大多是使用专门的方格簇,在缫丝前需要将蚕茧从方格簇内摘出。

4、现有专利(公开号:cn114698605a)公开了一种防蚕丝残留的摘茧机。技术问题如下:蚕茧推出后还会有大量的蚕丝残留在方格簇的格子中,这些蚕丝均是有用的,由于方格簇内的格子数量众多,一般都不会对这些蚕丝进行收集,进而导致资源的浪费。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蚕丝残留的摘茧机,包括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输送单元等;第一安装板上侧与第二安装板上侧连接有输送单元。上述摘茧机主要依靠滚筒上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蚕丝被生产的摘茧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为U型结构,且机架(1)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上滚筒(2)和下滚筒(3),所述机架(1)的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4),且电机(4)的转动轴贯穿机架(1)与上滚筒(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蚕丝被生产的摘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吹摘茧器(5)包括沿上滚筒(2)的轴向固定设置在其表面的若干列矩杯(51),且若干列矩杯(51)沿上滚筒(2)呈环形阵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蚕丝被生产的摘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516)包括开设于推茧柱(56)内部的柱型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蚕丝被生产的摘茧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为u型结构,且机架(1)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上滚筒(2)和下滚筒(3),所述机架(1)的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4),且电机(4)的转动轴贯穿机架(1)与上滚筒(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蚕丝被生产的摘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吹摘茧器(5)包括沿上滚筒(2)的轴向固定设置在其表面的若干列矩杯(51),且若干列矩杯(51)沿上滚筒(2)呈环形阵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蚕丝被生产的摘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516)包括开设于推茧柱(56)内部的柱型腔(5161),且柱型腔(5161)的上下两侧分别与进气孔(514)、出气孔(51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蚕丝被生产的摘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炳华张雪宝周月华蔡卫清倪月根沈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中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