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210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桶、集气腔、过滤件、防护件、密封盖、底座和排水管,所述集气腔设置于所述收集桶的顶部,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收集桶的内部,所述防护件设置于所述收集桶的外侧,所述密封盖设置于所述收集桶的顶部。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过滤件,达到对废液中的化学残渣进行过滤的效果,且可对过滤的化学残渣进行处理,通过设置防护件,达到对收集桶进行防护的效果,避免碰撞晃动造成收集桶内部化学废液泄漏的问题,通过设置净化机构,达到对废液中存在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效果,提高了废液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学检验,特别是一种废液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1、化学检验是指以抽样检查的方式,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和理化仪器等设备,对试剂溶剂、日用化工品、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化工产品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及中间过程进行检验、检测、化验、监测,在进行化学检验后需要对废液进行收集,而后经过统一处理合格后排放,但是现有的废液收集装置在使用时依旧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123254265.9的一种化学检验用废液收集装置,其有益效果为:将废液从投放口倒入收集桶内,而后将脚抬起,盖板受到弹簧的弹力而复位,从而盖板将收集桶的开口盖住,盖板可及时合上,有效防止废液的挥发,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时仅通过盖板防止化学废液挥发,废液中的废气异味会聚集在收集桶顶部,不及时对收集桶顶部的废气进行处理,废气泄露会导致化学实验室空气污染,人员长时间吸入会产生不适,且无法对收集桶进行防护,收集桶受到碰撞易造成桶体晃动破裂,造成内部化学废液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废液收集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3、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该装置在使用时仅通过盖板防止化学废液挥发,废液中的废气异味会聚集在收集桶顶部,不及时对收集桶顶部的废气进行处理,废气泄露会导致化学实验室空气污染,人员长时间吸入会产生不适,且无法对收集桶进行防护,收集桶受到碰撞易造成桶体晃动破裂,造成内部化学废液泄漏。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液收集装置,其包括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桶、集气腔、过滤件、防护件、密封盖、底座和排水管,所述集气腔设置于所述收集桶的顶部,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收集桶的内部,所述防护件设置于所述收集桶的外侧,所述密封盖设置于所述收集桶的顶部,所述底座与所述排水管均设置于所述收集桶的底部,以及;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设置于所述收集桶的一侧,包括箱体、净化件、消毒件、盒体、抽风机、密封进料口和出风管,所述净化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消毒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盒体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抽风机设置于所述盒体的顶部,所述密封进料口开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出风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

5、作为本技术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件包括过滤腔和过滤槽,所述过滤腔设置于所述收集桶的内部,所述过滤槽设置于所述过滤腔的外侧。

6、作为本技术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件还包括刮盘和连接杆,所述刮盘设置于所述过滤腔的内部,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刮盘的顶部。

7、作为本技术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件还包括第一过滤板和拉环,所述第一过滤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所述拉环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顶部。

8、作为本技术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件包括支撑套、阻尼器、固定块、防护板和固定杆,所述支撑套固定于所述收集桶的外侧,所述阻尼器固定于所述支撑套的外侧,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阻尼器的一端,所述防护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所述固定杆固定于所述固定块的外侧。

9、作为本技术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件还包括支撑杆、滑杆和弹簧,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支撑套的一侧,所述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内部,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外侧。

10、作为本技术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净化件包括密封门,所述密封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

11、作为本技术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净化件还包括滑槽和第二过滤板,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第二过滤板设置于所述滑槽的内壁。

12、作为本技术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消毒件包括储液箱和进水口,所述储液箱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储液箱的顶部。

13、作为本技术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消毒件还包括水泵、出水管和喷头,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储液箱的顶部,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水泵的一端,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

14、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过滤件,达到对废液中的化学残渣进行过滤的效果,且可对过滤的化学残渣进行处理,通过设置防护件,达到对收集桶进行防护的效果,避免碰撞晃动造成收集桶内部化学废液泄漏的问题,通过设置净化机构,达到对废液中存在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效果,提高了废液处理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103)包括过滤腔(103a)和过滤槽(103b),所述过滤腔(103a)设置于所述收集桶(101)的内部,所述过滤槽(103b)设置于所述过滤腔(103a)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103)还包括刮盘(103c)和连接杆(103d),所述刮盘(103c)设置于所述过滤腔(103a)的内部,所述连接杆(103d)固定于所述刮盘(103c)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103)还包括第一过滤板(103e)和拉环(103f),所述第一过滤板(103e)设置于所述连接杆(103d)的外侧,所述拉环(103f)固定于所述连接杆(103d)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104)包括支撑套(104a)、阻尼器(104b)、固定块(104c)、防护板(104d)和固定杆(104e),所述支撑套(104a)固定于所述收集桶(101)的外侧,所述阻尼器(104b)固定于所述支撑套(104a)的外侧,所述固定块(104c)固定于所述阻尼器(104b)的一端,所述防护板(104d)固定于所述固定块(104c)的一侧,所述固定杆(104e)固定于所述固定块(104c)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104)还包括支撑杆(104f)、滑杆(104g)和弹簧(104h),所述支撑杆(104f)固定于所述支撑套(104a)的一侧,所述滑杆(104g)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04f)的内部,所述弹簧(104h)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04f)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件(202)包括密封门(202a),所述密封门(202a)设置于所述箱体(201)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件(202)还包括滑槽(202b)和第二过滤板(202c),所述滑槽(202b)设置于所述箱体(201)的内壁,所述第二过滤板(202c)设置于所述滑槽(202b)的内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件(203)包括储液箱(203a)和进水口(203b),所述储液箱(203a)设置于所述箱体(201)的一侧,所述进水口(203b)设置于所述储液箱(203a)的顶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件(203)还包括水泵(203c)、出水管(203d)和喷头(203e),所述水泵(203c)设置于所述储液箱(203a)的顶部,所述出水管(203d)设置于所述水泵(203c)的一端,所述喷头(203e)设置于所述出水管(203d)的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103)包括过滤腔(103a)和过滤槽(103b),所述过滤腔(103a)设置于所述收集桶(101)的内部,所述过滤槽(103b)设置于所述过滤腔(103a)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103)还包括刮盘(103c)和连接杆(103d),所述刮盘(103c)设置于所述过滤腔(103a)的内部,所述连接杆(103d)固定于所述刮盘(103c)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103)还包括第一过滤板(103e)和拉环(103f),所述第一过滤板(103e)设置于所述连接杆(103d)的外侧,所述拉环(103f)固定于所述连接杆(103d)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104)包括支撑套(104a)、阻尼器(104b)、固定块(104c)、防护板(104d)和固定杆(104e),所述支撑套(104a)固定于所述收集桶(101)的外侧,所述阻尼器(104b)固定于所述支撑套(104a)的外侧,所述固定块(104c)固定于所述阻尼器(104b)的一端,所述防护板(104d)固定于所述固定块(104c)的一侧,所述固定杆(104e)固定于所述固定块(104c)的外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璞曹本男
申请(专利权)人:运城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